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覆载万物者·吉光片羽——回yaodao文(下) -- 陈郢客

共:💬134 🌺5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补足一些细节——

      有些细节,因怕冲伤文章主旨,遂舍掉了。

      1.吾尔开希等人聚餐于小餐馆,政府特意放出录像,以示绝食之伪;连小孩子我亦有几分可乐;可见政府在世界媒体轰炸之下,其弱势可掬。

      2.西媒绝非今日第一次撒谎抹黑;当日我听《美国之音》,学生早就死了几千之巨;那时我深信美国之音;后来对政府公报人数多有存疑;直到《天·安·门》,方觉政府公报之人数更近现实。处理改造是另一回事;死伤之重要数据,当为政府澄清一二。

      3.高自联说万里或军队支持学生时,以我一番思量,这批领袖,已知现实走向,亦对跑路有所策划,此时欺谎,以广场学生危险换自家安全,其计已定。不信学生内温和派,不信知识导师温和派,亦不信党内主权温和派,如何会幻想万里或军队支持!——绝非天真可解释,每思于此,不由愤怒暗烧。

      4.当日确有因势趁乱者,崔国政等人,亦殒命于此。邓公后来一语“国外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注定这场变故,不过规模大小差异而已。”

      5.笃信天真者,最过受伤。有一难堪之问一直想问亲历者:当日广场之盒饭,是自家花钱还是集体供应?(古龙《欢乐英雄》提醒痴迷武侠我等,大侠也是要吃饭穿衣的)若是集体供应,当日捐资民众资金、港台资金、米国资金其比例者如何?柴玲等人似以捐款最佳沟通代言而占据高位,此事件之财务记录,足堪发掘。民众愿心可感,并无他想,但各地资金经手人、委员会或对6.4走向有所影响。

      当日港星梅姐,一心捐纳,诚交吾尔开希,后因此放弃为其定做之《阮玲玉》,遂有张曼玉一片上位。阿梅过世,吾尔开希过港,亦有探于过境禁令,令人一叹。反正她天真轻信处,不止这一处。再叹。

      见识一文,不知可有人校正。链接出处

      余生亦晚,不过当日尚有些记忆,亦以为直面历史即对历史最好尊重;我所谬处,诚望诸君指正,不胜感激。

      • 家园 经理运作是常见的
      • 家园 先送花,再谈谈我的个人记忆吧

        楼主的文章很深刻。我虽是运动亲历者,却没有楼主的如椽大笔。仅把我的一点个人记忆附上,好几年前的旧文,算是为楼主的文章做点注解。

        关于六四的回忆

        89年我正在上海读大三,亲身经历了那个特殊时期。

        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我对事件的起源是不了解的。后来听到同学们纷纷议论,才知道北京发生了新的学生运动。大一的时候上海发生过一次学生运动,当年胡耀邦因此下台。我们学校比邻复旦大学,于是同学们经常去复旦看大字报。大字报的用辞,从软到硬,最后发展到要求中共下台等看来非常·厉害·的内容。有一天,同学们从复旦回来,都说看到一片大字报,内蓉很短,很鼓舞人心,只有几个字:多少年了,是我们说话的时候了!

        事态发展迅速。上海各大学学生上街游行,在外滩和人民广场静坐。各大学的校领导,为学生送来食品和饮料。围观的人很多,我记得一个上海人很激动地对别人说:大学生都出来了,政府太腐败了。

        一开始游行的口号是·反腐败·,·反官倒·。这个诉求很合理,得到大多数学生和市民的支持,因为物价上涨实在让百姓吃了苦头。后来,口号和标语愈发激进,后期出现了个人攻击性的标语,如·周妈妈,把你的傻儿子带回家吧·等。对邓小平的个人攻击也进入高潮,·老年痴呆·等标语到处可见。

        在新闻里,当时的总理李鹏接见学生代表时就·官倒·问题说,他也反对官倒,他的儿子们,都没有参与官倒。同学们都很鄙夷,认为一个国家总理说这样的话实在没有水平:总理难道只管理自己的家庭就行吗?

        在我的同学里面,据我观察,投身到运动中的,以农村同学最认真。一位湖北同学很激动地和我说起他们村子里的腐败现象。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随波逐流,或者混水摸鱼。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不用上课,不用学习,没有考试,还有免费火车乘坐,简直又回到了文革时代。每天吃饭睡觉上街游行,回校谈天,还有人偷偷打麻将,幸福极了。

        当中央电视台播出某士兵以身殉职,被火烧焦的尸体的镜头后,我意识到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但是在寝室讨论时,我成为少数派。一个甘肃同学可能是开玩笑,说:把他绑起来,烧死他。有同学响应。我吃惊非小,马上跑出寝室。有些人就有这种本事,可以煽动别人。

        直到中央政府宣布六四运动非法之前,学校领导的态度是支持学生的。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保护本校学生不出事故。因此每天学校都要送食品饮料到外滩和人民广场,·慰问爱国学生·。有许多年轻老师加入了学生游行的行列。还有公开退党退团的学生和老师。绝食活动开始后,各学校还要派校医在现场看护,发现学生不支,立即协同医院人员抢救。我印象最深的一天傍晚,从外滩回来,一大群复旦学生簇拥着一个扎白头巾的学生,边走边吃肉包子。这位男同学手里拿了好几个包子,笑着对其他人说,这是他最后一顿饭了。

        在北京宣布戒严后,上海的运动也进入新阶段。每天上海高自联都要发表消息,号召学生和市民继续运动。各种过激事件也发生了。最恶名昭著的是一次从北京返沪的客运列车,在上海城郊被路障滞停,遭到有组织的石块袭击,多名旅客被击伤。我的一名同学,从北京串联归来,义愤填膺地和我讲述了事情经过。在市区,马路上被放置路障,公交车不得不绕路而行。农村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也不能运进城里,有些菜市场的供应中断了。新闻中出现了某些市区因为有人破坏而停水停电的报道。上海作为一个大型城市,是无法承受这些的。上海市民开始觉醒。

        朱镕基时任上海市长。他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公开讲话,令我佩服。在他的主持下,上海局势迅速好转。我记得他的电视讲话中,有这末几句话,对大学生震撼很大。他先通告市民,有关部门正在迅速抢修停水停电,食品公司也在想办法趁深夜把食物运进市内,这时电视上出现有关人士在工作的镜头。他指出这一切都是由于少数犯罪分子的蓄意破坏,然后棒喝: ·大学生同学们,你们看看和谁站在一起了!犯罪分子,你们不要忘记这里还是社会主义专政!·。

        六四当晚,86统计系的班长,一位来自河南的小伙子,总是笑眯眯的大哥样子,大学生中不多的中共党员,放火把我们宿舍的自行车棚点燃。事后他受到处分。另有一个学生,手持一把椅子,把走廊上的窗户一扇扇击碎。我和同寝室一位湖北同学相当不解其所作为的意义。

        大势平定后,学校开始学习中央指示。这是共产党所习用的办法,但是对人的思想仅仅走过场而已。85届的学生分配是惩罚性的,毕业生必须去工厂,不得去机关工作。86届的学生,也要接受为时一年在工厂基层的劳动锻炼,才能回到机关工作。对于我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资格被取消。教育部的规定,原是要求大学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决定该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但是学校把这个规定简化成每次考试成绩必须80分以上。我平时考试成绩不好,因此被剥夺了资格。

        在运动中真心为国的正义之士受到了惩罚,一些年轻教师和学生受到处分。北京那些煽动阴谋的人却远走高飞。在北京的街道上,有人倒在血泊中。其中有心怀理想的热血青年,也有普通市民。然而这个代价是必要的吗?

        经过这场洗礼,人心开始变化。官倒和腐败在六四之后成为潜规则被普遍接受,直至今天被某些所谓经济学家称谓必须而几乎合法。政治开始远离中国人的生活,金钱成为人生的目标。

        一次全民参与改革中国社会的机会,永远离开我们了。

        通宝推:肥狐,树袋熊毛毛,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85届,86届?是85级,86级吧?
        • 家园 送花。。。写的不错。。。但好象反腐败官倒是一开始的口号

          后来就变了。。。我看到有学生游行时“打着打到TG的标语”呢

          那时的确是上海瘫痪了, 汽车轮胎被扎了, 想上班的都去不了。

          俺也是“不明真相”的。。。起初还天天跑去看游行呢,还自己花钱买橘子水给路过学生。。可能还发给你了呢

          后来,朱镕基的讲话是很有效果的。。。第二天,大部分人就是走着也去上班的。。。其实,上海人还是比较理智的,并且也已对长时间的“混乱”受够了。。。

          还有, 那个“毛估估”(那个造谣说北京死了好多人的)被公审了,在电视上也播了。。。

          其实没那么严重,至少俺在绝食现场(外滩),和大学生一起手拉手的围成圈不让后面的人挤进来。。。倒是从没有人找过我问话。。。

        • 家园 有点我不赞同

          难道没有这场运动,官倒和腐败就不会成为潜规则吗?!一样的

          其实照我看,当年那只是一场闹剧,太傻太天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