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聊大盛魁(之四) -- 老拙

共:💬54 🌺26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是得谢谢啊

            这本书一定找来看看.其实自从某个年龄以后,我对那一段的经济历史突然就非常感兴趣,到处查资料.其实一直到我爷爷这一代,还是往蒙古草原上经商,可惜我爷爷死的太早,留下来的东西不多.

            1929年前后中苏关系恶化,结果所有家族成员损失惨重,以后就各走各的路了.

      • 家园 大盛魁的衰落也是随着清政府的衰落?

        国内有人注册大盛魁这个商标吗?

        美国开拓西部时,也有这样类似的公司,在春天给开拓者送日用品,到秋天去收购毛皮粮食。

      • 家园 大盛魁的官商背景有时代特殊性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公司分两种,一种是franchise,一种是business。

        大盛魁有一定的franchise(特权),也就是说他有定价、政策优待等特权,像后来的胡雪岩一样。当然,在当时的商业环境中,几乎没有法律保护,只能靠官府给特权。官商勾结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资本主义在当时可选择的条件中的最低成本(当时换成现在似乎也可以)。

        巴菲特的公司没有特权(franchise),是business,而且他的公司下面的企业太多,有一些可以说是great,比如see's candy,还有我以前提到的scott feizer,但是有一些就只能是good,比如说专门培训飞行员的flight safety和私人飞机公司Netjets,两者都需要持续大量的投入来更换硬件设备以保持竞争力,基本上每提高一美元利润,需要3-4美元左右的额外投入,(美国大公司平均每提高一美元利润,需要5美元的投入)。而且巴菲特投资的公司除了中石油、美孚等其他很多并没有franchise,只是普通的business。这决定了两者很难放在一起比较。

        至于分红的问题,如果巴菲特的股东能够做到连续4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2%以上,那么他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分红,否则,他们获得了现金分红但实际上是蒙受了损失。资本再投资的威力是巨大的,相差一个百分点,过上20年这个差距就大了去了。但是这里有一个人性的矛盾,因为人们总是看重眼前的利益的,所谓落袋为安,华尔街的说法是你永远不会因为锁定利润而破产,这是人性,无可指摘。我们不可能要求200年前的股东像现在的资本家那样理智冷酷到不近人情,所以他们要求分红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反过来,如果大盛魁一直不分红,那么200年后他们的规模岂不是富甲天下,就算再怎么低调,朝廷又怎能坐视不管,到时候田氏代齐可如何得了?

        我非常欣赏大盛魁的业绩,希望能早日看到这部电视剧。

        • 家园 好文

          大盛魁每三年一次分红,那么它的再投资率并不是很高。那是什么原因使得大盛魁的资产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呢(按前面的计算,除去分红后,增长率为每年6.29%)?

          如果每年都做同样规模的生意,那么除去分红后,资产应该是基本不变的吧?

          • 好文
            家园 大盛魁的这种没有财东的制度

            是不是弱化了principal-agent problem?

            顶身股的那些掌柜的可算做principal,还没有熬够10年或三个账期的那些伙计们可算作agent,但是他们学徒期满,也就可以开始顶身股,成为principal了。

      • 家园 送花
      • 家园 每年4000多只羊的肉馅

        按一只羊出30斤羊肉,一个人一个冬天(有冻饺子馅的时候)吃10斤羊肉馅饺子计算。

        4000只羊可以供应:30*4000/10=12000人。清政府在蒙古的驻军没有多少呀。

        不知道大盛魁是在驻军的当地宰杀的,还是在归化城杀的,如果是在归化城杀的,那不还添上了赶一次羊房子和运一次肉的成本吗?

      • 家园 感觉大盛魁强的一个原因是professional

        做什么生意都做的很专业。专业到别人想做也做不了。比如说领房人,好手大都被大盛魁的‘顶身股’给吸来了。别人再想进来这行,门槛就高了一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