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1979年那些事儿 -- cpcliusi

共:💬1005 🌺3065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 家园 99,关于解放军战前准备是否仓促的历史材料

      中越关系虽然在1975年后开始恶化,但是没有几个人想到真要和越南兵戎相见。对越作战的准备时间是不长的,是仓促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列一些材料请大家自己看,个人不发表任何意见.

      1,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保护我边民的和平劳动,(1978年)11月间,中央军委召开会议,研究中越边境地区的形势,认为有必要进行自卫还击作战。后来,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这个问题,决定进行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张震回忆录》

      2,1978年11月6日,总参作战部谭旌樵部长电话向军区传达:“中央指示,我们要狠狠惩罚一下越南,请你们研究一下,在什么地点、什么时机、使用什么部队……”————《**大事记》

      3,1978年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决定向中越边境集结部队,进行战略展开。————《**大事记》

      4,1978年12月10日,我军受命向中越边境实施战略展开。————《14军保卫边疆史》

      5,1978年12月10日,我军受领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13军简史下》

      6,我军于1979年1月1日至月底,先后分两批将31师、32师由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11军简史》

      7,1978年12月12日,奉军区命令,我军所属部队开始向中越边境开进集结,准备执行作战任务。————《41集团军军史》

      8,第43军于1978年12月10日接到中央军委关于开赴广西准备执行作战任务的命令。————《43军军史》

      9,我军于1979年1月2日接受准备向中越边境执行自卫反击作战的任务。————《54军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基本总结》

      10,突出的是和平麻痹思想,缺乏打仗的思想准备。开始相当一部分同志感到突然,说:“没有想到要到广西,没有想到要打越修,没有想到接受任务这么快。”已经确定第三批转业的1400名干部和准备退伍的5200名超期服役的老战士,更没有打仗的准备。————《43军紧急备战和向桂西南开进总结》

      11,当时突出的是四种情绪:一是麻痹情绪,认为开到边疆,“无非是吓吓越修打不起来,;二是怀疑情绪,“出境作战是否正义?’感到打出去理不直,气不壮;三是耽心情绪,干部耽心战士上不去,战士耽心干部指挥不好,自己耽心自己完不戍任务,还耽心“北极熊”插手,耽心打仗影响

      四化;四是个别人有怯战情绪。————《13军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政治工作总结》

      12,我军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居于战略后方,听到参战的消息,不少同志流露出和平麻痹思想,认为不一定真会打仗,有的猜测是搞长途拉练,有的说部队开到边疆吓唬一下越修,还有的判断是调防。————《13军搞好战前动员,激发战斗热情》

      13,作战对象是我们过去节衣缩食支援的同志加兄弟,作战时机处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时候,部队接受任务后,由平时到战时的弯子转得急,一些干部战士对中央的决心不太理解,思想不适应打仗的要求。————《14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政治工作基本经验总结》

      14,部队刚到广西边境时,开始缺乏打出去的思想准备。————《42军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报告》

      15,这次作战前,有许多同志对越南反动当局的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和反华侵华的罪行,了解不多。仍存在着同志加兄弟和社会主义友好邻邦的印象。————《43军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政治工作总结》

      16,回顾10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的**工作,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要重视对周边国家军队情况的研究,平时要做好准备,为战时打好基础。越南曾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但是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越南变立刻反目成仇。由于平时缺乏准备,所以,当越南在我们家门口疯狂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大肆侵柬反华的时候,**工作部门手头没有任何有关越南和越军的情况资料,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被迫仓促上阵,这个教训应该牢牢记取。————《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工作综述》

      17,因此,战前部队突出的问题是:有些同志对越修的反华罪行知道得不多不具体,恨得不深;有的担心打出国别人说我们是侵略————《55军搞好战前教育的体会》

      18,军需物资准备,从1978年12月中旬开始到1979年2月17日战斗打响为止,共两个月时间;兵员补充多,调动快,任务紧急,所需物资准备时间短;由于作战对象由原来的朋友变成敌人,中越边境由原来的后方变成前方。因此广西南宁以南地区过去既没有仓库,也没有军需储备物资,各项工作都要从头做起。————《广西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军需保障总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仓促与否其实是看大家怎么理解“战前准备”了。

        有些人觉得把部队运到前线,给战士发下枪,弹,把弹药给养备足,大概就算是战前准备充分了。可有些人却认为除以上以外,还要包括对敌方部队的了解(人员,装备,训练情况,部署分布,指挥员特点等等),进攻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我方相应的战略战术安排,等等。。。

        显然“南云北望”和你对于“战前准备”的理解是不一样,所以你们的讨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大家还是各自保持自己的观点吧。呵呵。。。

      • 家园 我找到点资料,请您指正:)

        下面列一些材料请大家自己看,我也个人不发表任何意见.

        陆军第十三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史

        奉中央军委命令,我陆军第十三军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开始,向中越边境河口方向机动,参加自卫还击作战。

        一节 战前准备工作  

        至二月中旬,我军部队通过思想动员,部队扩编,组织调整,武器装备补充,战备开进,以及临战训练等,在短短两个月内,迅速而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作战所需的各项准备。

        第04章 秣马厉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知道军队主动权的重要性,充分准备是掌握主动权的重要一环。作战之前,他们都很懂得并高度重视战前准备工作的重大意义。许世友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名将,他十分清楚准备工作与作战的胜利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他严惩越南侵略者,彻底完成中央军委给他的任务,写好自己战争生活史的最后部分,他对准备工作抓得很紧。

        根据军委的战略意图,按总参谋部规定的时间,他首先把参战部队调到战场附近,进行临战训练。在这期间,各级指挥员和各级领导机关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战前的准备工作,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各总部领导下,在广大群众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援下,经过广西前线广大指战员的万众一心的努力,制定了作战计划,补充了兵员和物资,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战前动员和临战训练,开设了指挥所和后勤补给、修理、救护设施。各项准备工作在战役发起前不能说进行得很充分,但可以说做到了基本就绪

        ----《许世友的最后一战》

        作者:周德礼

        1984年的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他(许世友),又说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事。他说:“老周啊,XXXXXXXXXXXXXXXXXXXXXXX把经验教训写出来,给后人留下点有用的东西。

        • 家园 关于13军的情况和周参谋长的另外几句话

          13军1979年参战实力39627人,其中新兵就占了11874人,战争突然来临,不得不补入大量刚入伍的新兵,占到参战总兵力的30%,这是仓促还是准备充分?

          那么如何理解“迅速而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作战所需的各项准备”这句话,其实也就是在仓促的前提下,通过努力达到了短时间内可以取得的成绩,这并不能否定仓促本身。

          周参谋长这些话你又看过没有呢?

          “高平战区究竟有多少民军?据调查,八万人口的广和县,就有民军一万多人。组成了62个连队。......估计整个高平战区敌民军数也要超过敌正规军与地方军的总和。我们在计算敌我兵力对比时,没有把这样大的一股武装力量计算在内,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事先对敌人研究不够,没有对付敌游击队的计划,这就不能不临时增加兵力,延长作战时间。”

          “三,战前,我们没有认真地研究敌人在这种地形上的防守战术,因而也就谈不到找出我军在这种地形上进攻作战的成套战法。对怎样组织侦察,怎样部署兵力,怎样组织火力,怎样进行战斗编组,怎样组织协同,怎样组织实施现场指挥等等,都研究得不细,搞得不扎实,以致在作战前期的攻坚战中增大了伤亡,浪费了弹药,延长了时间。”

          • 家园 迅速而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作战所需的各项准备。

            不管他说多少困难,使用什么手段,我看的的结论,那个但字后面的东西

            老许那边说的是

            可以说做到了基本就绪。

            世界上那有准备的100%的战争啊

            • 家园 结论由事实而来

              没有扎实的事实,何来令人信服的结论?13军战前补入近三分之一的新兵,直说,是仓促还是不仓促。要把在仓促的前提下努力尽可能完成准备工作等同于准备工作不仓促,卓有成效,那是个人理解的自由。

              东线存在着诸如忽视敌人规模庞大的游击队,没有认真扎实地研究敌人,研究战法这样严重的问题,说个基本就绪都是很勉强的。对了,以前不是口口声声说要警惕“官话”的嘛,怎么现在又不加分析的相信起原来所谓不可信的“官话”来了?不过也可以理解,除了在网上搜大路货,并没有掌握多少对越作战的材料,自然也拿不出详细过硬的证据,只能讲“不管他说多少困难,使用什么手段,我看的的结论,那个但字后面的东西”。世界上确实没有能够100%准备好,把什么都预料到的军队。但是准备充分和准备仓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1979年就是仓促,这是史实。

              观点、结论是否正确,可信不可信,得看证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家园 你不觉得自己是在越庖代俎吗

                东边老许亲点老周写的东西说了做到了基本就绪。

                13军也说:迅速而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作战所需的各项准备。

                你却要帮人说:这是仓促,不充分。

                那你说说,tg军史上那一场战争是准备充分的?

                准备不充分,你知道老许最早什么时候到广西勘测地形的?

                • 家园 现在把“官话”相信得这么严实了?

                  原话奉还:“官话套话你拿出来唬谁。”

                  问老许什么时候去勘测地形,可以看周德礼的回忆。拿这个来问人,太没有技术含量。不过,周德礼的回忆有两本,随处可见的那本的价值不如另外一本大。

                  首长机关准备先于部队准备,这是常识。但是首长机关谋划得再精密再高明,也得通过部队行动去贯彻,否则就是空谈。什么时候才能说部队真正开始准备,那是部队接到作战命令之后。

                  无视历史材料,不讲证据,抱着自己相信的“结论”不放,是个人自由,很正常。

                  要拼材料,光靠在网上搜些大路货啷个要得哦。

        • 家园 周参谋长说得很清楚

          各项准备工作在战役发起前不能说进行得很充分。13军的情况回家后再给你细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