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猪肉价格比非典还难控制吗?——关于结构性通胀的疑问 -- 荷子

共:💬78 🌺7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吧

        现在鸡肉也涨价了,水果蔬菜牛奶食用油无一例外。我的意思是重要的是在出现技术问题的时候怎样控制局面,呵呵。

    • 家园 可别再来一次抢购风
    • 家园 人民币不升值,中国国内的通涨不可避免

      中国的经济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国内用行政手段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方法早就不灵了,但国内高层总是把行政手段当法宝.国内好多问题都是想用行政手段代替经济规律造成的.

      "猪肉价格比非典还难控制吗"和当年老毛说"搞经济建设难到比打三大战役还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跃进后可是"三年自然灾害",但愿这次会好一些.

    • 家园 一个有点邪恶的猜测

        其实,就象高房价符合房产中介的利益一样,在猪肉这个商品的流通过程中,高价格也同样符合各利益方的要求。我不敢说涨价的直接原因是这个。但降价过程会让他们很不舒服。

      • 家园 够邪恶,呵呵

        我还是相信政府比较笨而不是比较坏

        • 家园 这事不光是说政府。

            譬如,满大街的房产中介并不能代表政府,但是因为房产交易他们按一定的百分比收取佣金。所以在这个百分比不能变动的情况下,总价格越高。他们的利润就越大。而成本,除了少量的人工外,没怎么增加。就算人工,也是因为按提成算,所以不影响老板的利润。

            中央放出狠话以来。我的手机天天有7到8条的售房短信。而且随着房价下降,数量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煽情。这显示中介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呵呵

            我不太知道猪肉在流通环节里,是否有类似的一些费用。如果有,那么肯定会成为降价的阻力。

          • 家园 有道理

            兄弟是在哪儿?房价降了么?

            • 家园 在北京,有一点降,不明显。

                主要是靠近经适房和两限房的小区,价格开始松动。我想成交量还是很低的。明眼人都能看出短期内房屋的投资价值不明朗。而且公积金现在越来越难贷了。成交量萎缩,房产商眼下到还不太吃紧。中介们没有成交量就啥也没有。前一阵报道的各地几个大中介老总纷纷携款潜逃。就是这个原因。

              • 家园 中国的刚性需求太大了

                假设北京房价骤然下跌20%,不要说手里没房的老革命,就是刚毕业找到工作的小青年都会想办法人买一套的。北京有多少人还在为第一套房闹心啊。除非中国经济硬着陆,大家都失业了,那房价再便宜也不会买,但是这可能吗?

                • 家园 再过三十年,会不会刚性过剩太大了?

                  现在的独生子女,快要到退休年龄了。

                  老革命们和现在的中坚们,趴在云彩上往下看热闹。

                  快要退休的独生子女们,手里一般应该有:从双方父母手里继承来的二套房子,自己买的一套房子。

                  总共三套房。

                  若是有两个孩子,一人一套,正好。

                  问题:开发商还能继续盖房么?中介找谁卖房啊?

                  三十年,过起来其实还是很快的。

                  • 家园 30年后刚性需求仍然很大

                    1、目前不是所有的适龄独生子女都有房,甚至到他们退休时,根据现在的房价,很多人可能没有自己的房子给子女

                    2、现在中国至少还有8亿以上的农民吧。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能要花上100年。他们进城以后谁给他们房子?还不说小城市往大城市迁的居民。

                    3、不要指望一套房子能住70年。20年前的彩电你还在看吗?20年前一室一厅的房子即使还能住,恐怕也不舒服,有条件都想换更满意的。有钱后想换老婆/老公的都大有人在,何况是换房子。旧房子是要拆地。

                    4、就算30年后刚性需求小了,房价下来了。难道现在的适龄人群会等30年再考虑买房子的吗?

                    • 家园 呵呵,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就现在的房价,确实购得起房子的不多。

                      但是,福利分房,很多人还是得到房子的。而且,房价不可能持久地“刚性”。

                      房地产和股票不同。股票是“过山车”,房地产相对股票要缓和。涨不是一年两年,跌也不止一年两年。

                      现在的独生子女,买不起房。但他们还有至少三十年挣钱的机会,总会等到房地产走下坡的时机。说他们到退休也买不起房,有点过于悲观了。

                      至于八亿农民,很多早就在乡下有自己的房子了。再说,农民不会都进城的。当改革成果向农村和内地扩散的时候,农民就不一定还会死守他们打工的工棚。现在,珠三角的农民工,不少开始回乡就地发展,就算是一个开端吧。

                      进一步,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大城市居民向郊区和中小城市迁徙的趋势。这在发达国家,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大城市的扩展,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盛极而衰”,不会无止境的。特别是经济富裕的人群开始寻找生活质量的时候,大城市的拥挤和喧嚣绝对不是好的选项。

                      20年的彩电没人爱看,20年的房屋还要算是相当新的房屋哟。至于一套房子是否能住70年,这可不是指望不指望的事。住了70年的房子,古今中外,还是很不少地。不错,中国城市近20年来拆迁成风。但是,一旦拆迁过后,就会有相当稳定的长时间保持城市风貌。不能以为,拆迁了20年,今后就一定拆迁不止,有如愚公移山一样。纽约,伦敦,巴黎,等等大城市,除非毁于战火,很多房屋百年来还是大有人居的。即使拆迁有如北京者,现在不也是开始兴起保护四合院了么?

                      当资本积累和工业化达到成熟阶段后,文化,历史,品味,就可能占据比大房子要高一等的境地。到了那个时候,随便拆“老房子”,是和现在挤住小房子一样地不合时宜,不合品位。

                      其实,30年实在是太长久了。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房地产,持续涨价30年的。

                      没有。

                      美国房地产,持续了将近十年膨胀,现在开始“史无前例”地下滑了。中国的房地产,也不会永远高涨。但是,远水不解近渴。对于急于买房结婚的年轻人,实在是等不及的。

                      过剩或者需求,都是相对而言,是指人口和房屋数量的比较。

                      中国人口构成,不是很妙。老年人口今后十年会暴增,总体人口在增长后会有较大下降。

                      30年后,中国人口会比现在少?很可能。这不单是所谓计划生育,更取决于高教育素质的社会,人口出生率低,甚至是负数。

                      但是,也不会出现所谓“鬼城”。那是当笑话说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