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记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四周年 -- 云台峰上的123

共:💬248 🌺6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31 、辽河的治理

        辽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条大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由于辽河水系年久失修,造成水土流失,风沙干旱,下游土地盐碱化、水旱灾害频繁。建国以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始大规模治理,修建220座大中小型水库,修筑堤岸4500公里,修筑了920多项大中型排灌站,装机客量达到30万马力,灌溉面积63万亩增到1100多万亩。辽河的治理,保证和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发展。

        32、 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三年完成

        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正值我国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精神照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由于两年大跃进全国提前三年完成了原拟定的二五计划主要指标,用二年时间走完了五年的路程。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这是三面红旗的伟大胜利。

        33 、人工单性繁殖小蟾蜍成

        1961年中科院在研究蛙科动物的人工单性生殖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在了法、美、德、比、日等国的前面。其中一只“无父”母蟾蜍于1961年3月产卵,繁殖出800多只蝌蚪,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人工单性生殖的子裔是能够传种接代。

        34 、北京举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61年4月4日-14日,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体育场举行。由32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中国男女队分别名列第一级第一名和第二名。

        35 、1961年9月我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研究所,经过不懈努力于1961年9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激光器,即红宝石激光器。我国激光技术在当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6 、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1962年6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成的我国第一台1.2万吨压力的自由锻造水压机在上海重型机器厂试车,并正式投入生产。该机重量为2200吨,比国外生产的轻800吨,主机有七层楼高,基础深入地下40米,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英、德、捷克能制造这种机械。我国迅速地赶了上去。万吨水压机的制造成功,为我国发展现代工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设备条件。

        37 、第一次断手再植手术成功

        1963年1月2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地施行了一次当时在世界上少见的断手再植手术,把一个工人从腕部被完全轧断的右手重新接了起来。

        这说明,当时我国的医疗水平,部分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8、 第一个火车车轮轮箍厂建成

        我国火车车轮轮箍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进口。60年代初外国突然停止对我国供应。1961年中央决定自建轮箍厂。8个部,21个省市,162个设备制造厂经过通力合作。1963年4 月,轮箍生产系统竣工,1964年7月车轮生产系统峻工,7月29日,轧出我国第一个整体车轮。从此结束了自1876年以来,一直靠进口的历史。

        39 、上海吴泾化工厂建成投产

        1963年9月26日,我国第一座大型氮肥厂建成投产。一期工程从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二季度动工。1962年11月20日该厂试制出第一批合成氮和硫酸铵制品。均达到国家质量标准。 1965年春,我国第一套年产4万吨尿素的设备又在该厂试车成功,制造出第一批高效化肥。1974年,我国又开始设计制造30万吨合成铵装置。

        40 、我国石油基本自给

        1963年,我国原油产量已达到647.7万吨,占国内消费量71.5%,1964年,我国继大庆油田之后,又建成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1965年原油产量达到1131.5万吨,至此,我国使用的原油及石油制品已全部自给。 1973年,我国开始向国外出口原油和石油制品,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国行列。

        41 、广泛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

        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生号召:工业学大庆。 4、5月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大庆,靠两论起家,搞企业革命化。学习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作风,“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大干快上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大庆的六个精神,即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缝补厂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回收队主,修旧利废精神,实际上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精神。 1966年1月全国工业交通会议提出,搞好企业革命化,在三五期间全国争取有20%企业成为大庆式企业。

        42、 三钱建设的伟大成绩

        60年代中期一直到70年代初期,我国对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开展大规模的重工业经济建设。在1964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三线建设。

        首先,把攀枝花钢铁基地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交通、煤、电建设搞好。并将东南沿海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向内地转移。一线主要是指东北及沿海各省,三线是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等广大地区。二线是指界于一、三线之间的广大地区,同时又一二线之间又划分出若干区内“小三线“。1964年下半年,拟定了三线建设的总体布局。1965年,开始了以成昆、湘黔铁路攀枝花、酒泉钢铁厂和重庆工业基地为主的铁路、冶金和国防工业建设。在1965年、1966年初步建设的基础上,1969年至1971年全面铺开,初步建成一批国民经济骨干企业,改善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步局。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

        43、 农业学大寨运动

        大寨大队在山西省昔阳县东南海拔1000多公尺的山区,耕地分散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贫瘠土地,全大队800多亩土地就有4700多块。从1953年至1963年的十年间,大寨大队人民凭着镢头和萝筐,开沟造地,改良土壤,使亩产由100斤增加到700余斤。 大寨大队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战天斗地是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报导了大寨大队的事迹。毛泽东发出号召,全国农业大寨。 大寨精神就是坚持政治挂帅,走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1967年10月召开了全国农业学大寨现场会。 1975年9月15日,又召开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提出198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肥化。

        44、 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创制成功。

        1965年4月28日,我国双水内冷汽轮发电在我国首创成功,为我国发展大容量发电机开辟了道路。 1958年秋,上海电机厂制造成功我国第一台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960年制造容量10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965年春,这种发电机组在17家发电厂正常运行30万小时,发电30亿度,质量良好。 1969年,我国又自行设计制造了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2.5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1976年6月,又建成30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我国的电机制造工业在国际已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45、 我国第一座维尼纶厂建成投产

        1965年4月30日,我国自制第一座维尼纶厂建成投产。这是采用国际先进工艺自行设计,所需1300多台设备是由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地90多家机械工业厂协力制造。这是我国纺织工业原料开源的一次大飞跃,为发展我国新兴合成纤维工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46 、全国工业企业专业化生产道路

        1965年4月,国家经委在天津召开全国专业化生产和协作会议。中央在5月25日批 这次会议纪要。纪要指:走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有利于提高技术、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还能节约投资,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降低成本。这是加快我国工业发展,实现现代化工业的重要途径。这次会议召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47 、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办法合成结晶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全成的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为以后人工合成其它生命高分子开辟了道路。

        48、 兰新铁路建成通车

        兰新铁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全长1892公里,1952年10月动工,1962年建成,1965年交付使用。 这条铁路东段在河西走廊通过。北面沙漠戈壁千里,寸草不生,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祈连山脉。铁路穿过几百公里的无人区,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这条铁路的建成,对开发我国大西北具有重大意义。

        49、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伟大胜利

        从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开始制定三五计划。毛泽东指出:农业和国防是两个拳头,要使拳头有劲,屁股就要坐稳,屁股就是基础工业。三五计划初步设想就是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穿用生活问题。加强国防建设,努力发展尖端技术,加强基础工业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数量,努力发展交通运输、商业、文教科研事业,使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970年,粮食达到4799亿斤。钢产量达到1779万吨,煤3.54亿吨,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6%。 在文化大革命中,顶着走资派的干扰破坏,广大人民群众抓革命,促生产,胜利地完成了三五计划指标。

        • 家园 50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这是继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以来,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飞跃,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1、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

          1966-1967年我国科学院组织了一支有30个学科,100多名科学工作者,来自全国23个科研单位组成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以南,方圆5万多平方公里的珠穆郎玛峰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较完整地掌握了这一地区的地磁与重力分布及特点,并取得了世界地磁史上最高点,海拨6500米的地磁资料。

          52 、“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轮建成

          1968年1月8日,我国第一艘自行研究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建成。该轮总长161.4米,排水量1.88万吨,载货量1.17万余吨,航速每小时17海里。主机8820马力,低速重型增压,柴油机约400吨重,有5万多个零件组成。船上也有电机设备300台,这些设备材料来自全国18个省市300多个工厂。

          53、 日全蚀综合观测取得成果

          1968年9月22日我国北京天文台等10多个单位100多名科学工作者对新疆地区发生的日全蚀现象进行了大规模的观测,获得了大量的日全蚀对大气和地球影响的观测数据,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的日全蚀研究工作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

          54、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1960年1月18日,长江大桥兴建,1968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大桥正桥长1576米,沿铁路桥面全长6772米,沿公路桥面全长4588米,大桥正桥10个孔,铁路引桥159个孔,公路引桥91个孔。由于江面宽,浪高水急,水下地质极为复杂,施工难度高,大桥建成,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修建大桥的新纪元,是三面红旗的伟大胜利。

          55、 塑料版印刷试验成功

          1969年1月31日,我国用塑料板印刷代替铅板印刷获得成功。这是印刷业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56、 河南红旗渠建成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红旗渠1960年2月动工兴建,1966年建成主体工程。1969年7月完成全部配套。总干渠长700公里,宽8米,深4.3米,引水量25秒立米,在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造天河。 红旗渠分成三个干渠,由595条支渠,又修建300多座中小型水库,共形成总长1500公里,沿渠大小建筑物6500座的庞大水利灌溉网。

          57、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1969年9月23日,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1961年开始兴建,把长江、淮河、大运河和里下河连结起来,灌溉面积250多万亩,同时又便利了苏北内河运输。

          58、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

          1965年7月动工兴建。1969年9月建成。10月通车。全长23.6公里,全线17个车站。

          车速每小时80公里,平均每天客运量13万人次,犹如一条宏伟的地下宫殿。

          59、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成功发射。直径为1米,72面体,重量173公斤。轨道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运行周期114分钟。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全球。这是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的巨大进步。

          60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1970年1月,由四川成都至云南昆明全长1085.8公里的成昆铁路通车。 1952年决定兴建,1958年7月局部动工。1964年9月全面展开施工。 成昆铁路经过海拨1900米的滇中高原,高山起伏,地势险峻,地质结构复杂,工程十分艰巨。该铁路建成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意义重大。

          61、 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1970年11月8日,我国运动员倪志钦在男子跳高比赛中创造世界纪录。

          62、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该项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大面积亩产1000斤,高产田可达1500-1600斤。 1974年经过鉴定,1975年在湖南、广西等南方13省试种,面积达5600亩,1976年扩大到208万亩。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

          63、 改造都江堰工程

          1971年1月,都江堰的改造工程完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父子组织四川灌县一带劳动人民所筑,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控制岷江激流,免除了水患,灌溉了农田。建国之后,由于灌溉面积扩大,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1970年春,提出了改造设想,8月做出决定,并组织20万水利大军,仅用一个冬季就基本完成了水利工程。

          64、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伟大胜利

          1971年-1975年的四五计划,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式指引下,集中力量建设三线战略后方,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新的飞跃。在全国建立了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并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西南、西北、中原、华南、华东、东北、山东、闽赣新疆等十大经济协作区。各自有步骤地建设冶金,国防机械,燃料动力,化工体系,初步建立了我国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扭转了北煤南运,南粮北调局面。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7.8%,其中农业4%,工业9.1%。 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社会主义祖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65 、我国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1年3月3日,我国第一颗科学试验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重221公斤。其运行轨道距地球近266公里,最远点1826公里,绕地球一周需106分钟,用20.009兆周频率向地面发回各项科学实验数据。

          66 、集成电路计算机试制成功

          1972年,上海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每秒钟运算11万次。

          1973年,我国又生产出第一台每秒运算00万次的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这标志着我国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67、 我国成套引进国外先进设备

          1973年,经毛泽东批准,我国成套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等,成交金额达39.6亿美元。这些设备引进之后,绝大部分建成投产,加速了我国经济发展。

          68、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取得新成果 

          中科院教授童第周和他的学生牛满江合作研究,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胞质内的信息核糖核酸对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和性状遗传的显著作用。对细胞遗传学理论做出了贡献。

          69 、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在北京举行

          1973年8月26日-9月6日,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在北京举行,中国队获得男女团体冠军。

          7 0 、大庆-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

          1973年9月,大庆-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于1970年冬天工,北起黑龙江,南到河北,全长1152公里,每隔7公里一个泵站。 1973年11月,秦皇岛-北京输油管道也开始动工,于1975年6月建成。以大庆为起点的地下大动脉全长1507公里。输油能力600万吨。

          71 、海河的治理

          海河从1368年-1949年共发生重大水灾367次。建国后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对海河进行了全面治理,共投资70亿元。 到1973年,修筑防洪堤4300公里,新建桥涵,水闸6万多座,在中下游疏通开挖河道270余条,并修建大中型灌溉工程140处;机井80万眼,灌溉面积达9000万亩。不但控制了水害,又增强了抗旱防涝能力,发展了农业生产。

          72 、我国第一艘浮船坞建成投产

          1974年3月20日,我国第一艘2.5万吨级浮船坞“黄山”号在上海建成投产。全长190米,宽38.5米,高15.8米,能抬举载重量2.5-3万吨数的海轮。 工程量大,工艺复杂,从总装到建成仅半年时间,是100多个船厂、设计院及海运局通能协作的成果。

          7 3 、大港油田的建成

          1974年5月15日,大港油田建成。 1964年1月起,开始勘探,上万名大庆工人挥师南下,在一片茫茫的盐碱荒滩上继大庆以后,又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又一座现代化油田。

          74、 胜利油田建成

          1974年9月29日,胜利油田宣布建成。 1961年9月23日,钻出石油。1964年春展开大规模勘探。1973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已达1084万吨。1985年已达2700万吨。 这是我国的第二个大油田。

          75 、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

          1975年6月,国家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1964年国家下达建厂任务。1968年选定厂址;湖北省十堰镇。1969年9月开始大规模施工建设。全国140多个单位的40多项先进成果和技术,4000台新试制设备,300多条生产线,117条自动化流水线集中到二汽使用。 1975年6月建成年产2.5万辆东风越野车,1978年7月建成5吨汽车的第二个车型。现已成为世界三十卡车厂之一。

          76 、花粉单倍体育种成功

          花粉单倍育种改变了传统的二倍体育种方法,只需3-4年就可获得一个新品种。世界上十几个国家都进行研究,但没有一个国家用于生产。1970年我国开始进行研究,1975年用这种方法育种成功。说明我国生物技术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77、 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为整治黄河,国家决定建刘家峡水电站。1964年9月动工兴建。1969年4月1日第一台机组开始发电。1975年全部工程竣工。 装3台国产大型水轮发电组,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57亿度。 大坝截流后蓄水61.2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500多万亩。

          78 、我国第一口6011米超深井钻成

          1976年4月23日,四川省石油钻探队用国产钻头打成了我国第一口6011米超深井。这口超深井钻探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协作,上海、甘肃、陕西等省市 提供了主要设备和配套设备。对我国地质科学研究和石油勘探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79 、中国援助坦、赞建筑国际铁路

          1965年和1967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总统先后访问中国,决定由中国援助建立坦赞国际铁路。1967年9月6日签订协议,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6年7月14日,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国际铁路全线通车。 全部工程完成土石方8887万立方米。

          80、 微波通信干线建成投产

          1976年,我国以北京为中心连通全国20多个省市建成了大规模的微波通信干线。

          81、 鲁棉一号良种培育成功

          1976年,由山东省棉花研究所用辐射育种新技术培育成鲁棉一号良种,并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促进了棉花特大丰收。

          82 、30万吨乙烯工程建成投产

          30万吨乙烯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是解放以来在首都兴建的最大的石化项目,1973年8月29日破土动工,1976年5月试车成功,1976年10月交付使用。

          在建设过程中,国家计委组织全国20多个省市800多个单位赶制各种设备,及时送来了工程需要的近百万吨原料,北京市动员14个工业局和7个区、县300多个单位分别担任配套工程等制造任务。该工程建成,加快了我国石油工为发展的步伐 。

    • 家园 深切缅怀毛主席

      毛泽东思想,是胜利的思想。早理解,早受益。

    • 家园 国父不朽!
    • 家园 不管你是爱他还是恨他。。。。。。。。

      历史不会忘了他!

      很多人可能会欣赏他的才华,可能会羡慕他的功业,但这个世界上只要有穷人,有不认命的穷人,就会有人怀念他,追随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