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周老虎、造假及其他——特与cyonghu兄奉和 -- my8883

共:💬55 🌺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和你的想法不一样

          首先,如果愿意在机关里干,那就好好干。如果觉得实在不合适,或者有别的志向,那就赶紧离开,只要有本事,生活比机关里不差。

          考博考研这种事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有能耐谁上。本来这两种招生就是导师说了算,特别是博士。不知你的班主任和导师协调的如何,光靠分数高肯定是不行的。就算那个人不是某处长,你的班主任也是有可能被刷掉的。这里论私,有个人关系问题。论公,有学术选择问题。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我从来没说过领导的整体素质如何如何,我只是说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公、私是个相对的概念,不是说往自己兜里装钱或者为自己增加政绩就是“私”,为自己部门或者单位争利也可以叫“私”。一个处长何一个科长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范围不可能是一样的。

          对上级不要迷信没有错,但是对上级也不要鄙视。领导不写文章很正常,十七大报告也不是胡总一个人搞出来的不是,虽然领导干部不是自己写文章,但是别人写的文章他可以发现错误,把握方向,这才是领导的事情。

          至于你那个师妹的行为,典型的大学生行为,这要说起来可就大了。远到五四、近到网络愤青,那可是大工程,这里就不这么麻烦了。不过这种不考虑环境、不考虑后果、不考虑实际可操作性,单单是为了“仗义执言”、“针砭时弊”甚至是只为了一吐胸中不快,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意义么?

          真话谁都会说,可是怎么说、在哪里说、对谁说、什么时候说、说不说,这都是应该考虑的。同样的,发现问题怎么解决、什么时候解决、从哪里入手、先解决哪个后解决哪个、甚至解决不解决,这也是需要领导考虑的。如果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就上书,领导看到就解决,那还不天下大乱?如此,任何一个单位都要搞垮的。

          冲锋陷阵是最容易的,指挥战斗就要难得多。

          不畏权臣很容易,扳倒权臣就要难得多。

          发现问题很容易,解决问题就要难得多。

          说真话很容易,说有用的话就要难得多。

    • 家园 机关内部有问题是肯定的

      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像那位一样跑到不知道什么网站做民主斗士人民守护神状?

      一些机关里确实是有个中我们所看不惯的现象存在,但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对这个国家感到失望乃至绝望么?请不要忘了,在机关里,还有很多人是在埋头做事的(假如你也算是其中之一的话),尽管他们可能没有钱没有车,乃至连房子都恐怕没有

      弄虚作假的人无论我们跑到哪里都会有,而且可以肯定,历史/人民会给他们一个公道的评注,无论他们生前是怎样“风光”

      所以,也许咬紧牙关忍耐一下,继续做事才是正道

      • 家园 谢谢您的提醒

        很感谢您能耐心看完。我也是国家机关的一员,而且我自己认为,我还是属于那本本分分做事的那一部分的,至少,我拿的每一分钱,都是国家发给我的。

        但就是本本分分做事,所以有些东西就看不惯。不知道您看过“苏共亡党十年祭”这篇文章没有?看看这篇文章,再看看今天,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您可以认为,现在国家机关的问题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但现在的问题是,捞起了一粒老鼠屎,还有更多的老鼠屎前仆后继,而且越来越多。特别是当你在锅里还发现猫屎的时候.....

        我可以继续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坚信国家机关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

        • 家园 这几天见了一个父亲以前的同事/手下,有点想法

          出去吃饭的时候对方谈到当时父亲为了节省经费(或者说不让人通过他敲公家的竹杠)两个人吃了一个多星期方便面的事,语中颇多不谢;不仅如此,还不断提到自己不知什么理由经常出入高档娱乐场所的事情(父亲工作的单位在一些情况下出入高档饭店是正常而必要的,但“娱乐场所”...值得商榷)

          也许您关于粥和鼠X的比喻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吧——至少这个人令我很有些寒心

          也算是一件没办法的事——能做到成天跟“大款”们出入高消费场所而自己“安贫乐道”的人普天之下又能有几多呢?父亲的部门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清水衙门”,面对如此多的诱惑,想要保有自己的操守也算是一件很难的事

          不抱怨了,就在这儿祝您工作顺利了

      • 家园 重点就在这里

        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像那位一样跑到不知道什么网站做民主斗士人民守护神状?

        • 家园 当然不是

          我很瞧不起那些轮子以及之类的东东

          但问题是,现在不是我们认认真真做事就会一切向好的发展的。

          太祖说过,灰尘不扫,是不会自己走的。可没人敢扫。

          • 家园 我鄙视轮子民运和×××,和对社会有信心的原因

            我鄙视轮子民运和×××:

            就是因为丫憎恨现有的体制,不愿意利用现有的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敢对抗体制,更不用提推翻体制,

            也就只能打打手铳,骂一骂政府,远在海外“问责政府”,嘴上爽一下了。

            ================说正事的分隔线====================

            美国看起来很美的制度也不是随随便便搞来的,如果几百年前华盛顿哥(见《性命呼叫转移》)一念之差美国现在也是个集权继承制度的独裁国家,但是黑道大哥就是大哥,人家知道到时候放权,再加上后来的几个宪法修正案(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方权力的明确和细化),才形成了美国现在的体系。

            伟人的一念之差影响大一点,但是小老百姓的一念之差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所有人在有机会得到灰色收益的时候都收摄一下心神,社会自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你我都走后门拉关系,社会风气自然烂透。

            以前和河友的讨论贴,90后从初中就开始愤了(这里愤指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极其不满,我个人取褒义),对比80后基本是高中开始愤,70后末的一帮人一般是上了大学才开始愤,可以看出来民众的教育程度使得平等的意识正在逐渐的深入人心,民众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智慧正在成长,老百姓越来越难糊弄了,斗争多了,顺民少了,体制的效率自然也就被迫提高了。

            看看刚刚颁布的带薪假的法令,可以看出来当今政府的智囊团还是能够考虑底层的声音的。

            不说别人,至少我见到的80后的一代人,跳进体制的染缸的人是少数,而对现状有看法,有见解,甚至有行动的人越来越多(比如说兄台你了 ^_^ ),这也是我对社会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 家园 搞笑啊,二战后美国老百姓强烈要求罗斯福多次连任总统?

              二战还没结束罗斯福就死了啊,美国老百姓要求鬼魂来当总统啊?

              老罗那总统可真是不折不扣连任四届,没见人家主动让贤啊。

              • 家园 改了,罗斯福的事情记错了。

                不过华盛顿的事情是真事sa

                华盛顿被人尊为“美国之父”,为美国的建立立下赫赫功勋。在连任了两届美国总统后,1796年,他却拒绝参加第三次大选了,并于同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说服国会,说服国民,并在其中详细阐述了他关于联邦制的理论。

                华盛顿拒绝竞争第三任总统的原因是什么?国内外许多历史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讨,但迄今意见仍无法统一。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华盛顿担心被卷入激烈的党派斗争,因而不想趟这浑水。当时美国政局出现了第一次激烈的党派斗争,华盛顿本人也感受到了选民们的忧虑,因此在其告别演说中,语重心长地呼吁人民应该团结,拒绝党派斗争,反对其他分裂势力。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A·卡锐蒂将此事说得极为精辟入理。他说:“《告别词》被他当成冷却政治欲望的良剂,而广大人民把它当做一个信号,这个信号预示着竞争即将开始。”

                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在华盛顿拒绝连任第三任总统的事件上,新闻及社会舆论的攻击一直是很主要的原因。而另一位英国历史学家则更透彻地说出了此事的本质。他说:“华盛顿拒绝担任第三任总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要获得身体或精神上的‘空闲’,换句话来说,便是因人们的反对而感到自己能力的有限,信心大打折扣。”

                不管怎样,华盛顿坚决拒绝连任第三任国家总统,从而创立了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届的传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切的意义和影响。华盛顿创立的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连续第三次当选总统为止。但自罗斯福之后,这一传统至今再也没有被打破过。

                • 家园 没觉得这个传统有多伟大

                  好多民主的欧洲国家都没这么一规定或传统,能者多劳嘛,民主是否彻底又不是看领导人换得足够勤快

                  当年华盛顿就是连任一辈子美国民主的基调也不会改变,唯一有可能的改变的是将形成总统这个职务彻底花瓶化的政治制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