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头疼啊头疼 -- 齐眉

共:💬69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RMB10000?......器材还真不是随便能玩的,呵呵

        是啊,D40X的成像风格还是蛮喜欢的,套机的价格勉强也还能承受。还是先找找感觉吧,呵呵。

        • 家园 还有个性价比较好的入门选择,不过要看在哪了

          Sony的a100,价格和40x差不多,但对焦和防抖不错,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用美能达的AF系列头,以后有心大玩,升级有余地。M记AF头胶片机时代有大量积存,包括不少很好的原头及兼容头,价格比N、C同级头明显便宜,赶上有抛售胶片机整机的,有时比单淘一个同样的头都便宜,还白得一机身。

          Sony的DF是来自被其收购的美能达,同级比较不弱于NC,只是机型现在就两个,100和700,但对非专业人士而言,机型再多也意义不大,有合适的就好。

          • 家园 Sony家的坏处

            就是镜头和附件太贵,给人拿平价机身做诱饵的感觉。特别是和蔡丝合作的几个AF定焦,贵啊。

            不过如过能够淘到老的KM头,确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 家园 Sony卡口就是当年美能达的AF卡口

              该卡口设计于1985年,以后的柯美时期和现在的Sony时期完全没有变化,当年胶片时代的大量AF卡口镜头现在都能用,而且美能达的防抖技术与镜头无关,所以现在的Sony数码单反其实才是真正镜头最好配的DSLR,而C记、N记反而在上对下兼容方面因卡口和镜头结构的变化较大而明显不如,只是消费者对非“新镜头”在心理上多少有些“咯应”,总觉新机器配老镜头很不舒服,而Sony又一向执行优质优价的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Sony DSLR的销售。

          • 家园 美能达不错的说

            以前大学里有个老师,五短身材,是当年最早一批去日本的,据说之前是在日本报社工作的,日语那真不是盖的,此君最惬意的就是在讲台上摇头晃脑眯着眼睛朗诵日文诗(虽然真是一句都听不懂,可对那个腔调那个陶醉状还是印象颇深)。没事还指着自己的腿说,唉,日本MM的那个腿啊,跟我的差不多。。。可惜儿子有自闭症,到处求医问药的,也不知道现在好了没。他推荐的就是美能达的机器,当年好像有个A1什么的,评价貌似很不错,而且看中的第一款数码相机就是美能达的Z1,圆圆鼓鼓的样子颇为可爱,不知道为啥后来竟一直走下坡路了,唉。但是上次买索爱手机生了一肚子气,对sony着实没什么好印象,希望美能达的残部能在索尼的手下复生,阿门。

        • 家园 呵呵,玩儿器材也不是不可以

          据说当年C家的50/1.0现在ebay上卖的比当初新的还贵,好镜头其实还是保值的,比一般的机身好得多。

    • 家园 我最近买了D40,带的头是Nikkor的18-135

      一般玩玩够用了。改天有空上几张照片。

    • 家园 称呼老大可不敢当,说是个爱好者都有些惭愧

      因为懂的实在有限,如果你自认是菜鸟,俺就算是个小鸟好了

      摄影器材好像没有一步到位的,这个也要摸索才行,当然银子不是哗哗的,也是淅沥淅沥的

      俺原来也是用傻瓜相机的,最早的是全塑料的,25元人民币,那时上小学,有这个就很牛了;后来的索尼傻瓜和佳能傻瓜很是用了一段时间,直到大学期间,俺自己买的胶卷还是黑白的(没办法,便宜啊);

      参加工作的时候,有过几次帮同事拍婚礼照片,都是用的单位相机,头一天熟悉相机,第二天拍,反正胶卷是新郎官的,咱也不心疼,基本上都清楚,一卷里有几张不错的就可以交差了,如果赶上一两个水平一般的婚庆公司摄影,还能得个不差专业的评语,毕竟咱比人家用心不是?

      再后来(2002年)因为要去四川玩,才在出行的当天买了一个佳能EOS50配一个适马的28-105头,相机3100元,镜头700元,一路上看说明书补课,拍的九寨沟风光自己还觉得挺好看的;

      数码相机俺接触的时间少,2003年LD国生日的时候买了一个佳能G5,当时还伍千多呢,不过数码相机用的一直没有LD多,当然更不好了,倒是端端出生后拍了很多,毕竟这个事后费用低(不像胶片还要冲洗),而且G5还支持3分钟的短录像,端端的新生录像我们也因此保留了好多;

      今年4月份来日本,俺带的还是原来的佳能EOS50,只是发现这里的胶卷和冲洗费用都非常高,实在是不敢下手按快门,所以才买了一个佳能400D,算是自己学习数码相机使用的开始吧。

      看看俺之前的帖子就能发现,俺的些许进步都是晨枫兄、冰茶兄和定远兄以及其他各位老大不厌其烦的指导下取得的,刚开始用的时候,俺连白平衡都不会选呢。

      好的照片是好技术+好设备,以俺现在的技术水平,就是弄个佳能1D也不过现在这样,而且技术也需要自己的消化理解,不是看明白操作说明书就可以了,俺自己有几个心得,供老兄参考:

      1、多看好照片。

      审美观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看的多了,可能摄影基础理论还不充分,但是感觉会多一些,尤其是构图和主题方面,这个也算是速成的一个办法吧;

      2、多拍。

      其实熟悉摄影的基本原理(光圈和速度的关系),熟悉相机的性能,拍静物是个好办法,毕竟它在那里不动,你有时间测试不同情景下的效果,再自己做比较,时间长了就会有些经验;

      3、多请教。

      学习不要怕求人,河里的朋友绝大多数比较诚恳随和,有问必答,这是个难得的好环境,不用就太可惜了;

      4、不要过于追求“唯设备论”。

      三年前俺开始学高尔夫的时候,一套杆才2000元,教练说这个就很好了,现在就算你买2万元一套的,也不会比现在打的更好,什么时候你觉得这个杆在某些方面不适合你了,说明你的水平上去了,能够体会设备的性能了,再换好的也不迟;

      摄影和射击有些像,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更好循序渐进,虽然现在咱的条件好了,不用从弹弓开始了,不过那些从打弹弓起家的,或者还能把弹弓打的很好的,是真的有技术的人;

      还有一个,原来不大用胶卷相机的人,直接用数码相机的最大问题就是随意性,因为没有买胶卷和冲洗放大的压力,所以快门按的过于快了,有点散弹枪打兔子的味道,打上算,经常是清楚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数码相机的快门也是有寿命限制的,如果你在拍照片的时候这么想,我一共就只能按1000次,然后这个相机就费了,你的每张照片的成本一点也不比胶卷费用低,可能你会更认真的取景、构图、调整参数。

      有很多地方的风景非常漂亮,就算闭着眼睛按快门,出来的也是风光照,不过同样的地方,人家拍的就是好看,没有别的,就是专注和认真。

      也许咱一辈子顶多就是个爱好者的水平,但是能向专业人士多学习一些东西不是更好?

      至少,照片拍的好一些,无论是泡妞还是逗孩子,都算是个不错的技巧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