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战场上的蒲公英(一) -- 王外马甲

共:💬109 🌺59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最大的地雷?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恭喜216位河友啊,这是第215朵花

    • 家园 又见马甲兄大作,喜悦,一定要花上。

      看蔡家五兄妹的经历,眼泪差点儿掉下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家园 提出的问题很尖锐啊!!

      以我读了这么多年书的见识,我觉得雷先生所说没错,问题是被蒋总裁盗用了!真是再好的理论也会各种各样的实践的人践踏的不成模样。。。所以说普世真理只有一个,努力用实践去改变这个世界、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来想写文章对同人于野兄那篇《读史三境界》一驳的,后来想了想算了。懒了,并且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说来说去当然也没有说错,但其实还是在文人的小圈子里怎么样“看待历史”,还是属于文字游戏,颇为无聊。读史之后真正的境界除了同人兄所说的几条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一种为这个社会去做实事的思想、态度甚至是信念(无论这个实事是指办实业还是改良甚至是革命)、同时在做实事的时候始终怀有一颗兢兢业业、战战兢兢甚至是敬畏的心。在这个基础上读史的确对做事有利,特别是对较长期且不易达成的目标特别非常有利,那战略眼光和分析可不是摆设,不服都不行。但是离开做实事这个前提读史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就好像当笑话小说人生悲喜剧一样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兄弟这个说法有问题哈

        你说同人于野的读史三境界是文人圈子里的文字游戏,颇为无聊。这个说法首先是对人家很不尊重,其二呢,其实是你自己没有仔细辨别清两个概念。你说的“要为社会做实事、做实事时要兢兢业业战战兢兢”,这些东西所对应的,应该是获取知识、见识和才能的目的,不是读史的目的或境界。历史只是知识和见识的一个子集。

        人家同人于野那篇帖子说的是读史的境界,并不涉及其他知识(比如数理化哲社经艺心),也不涉及其他见识才能(比如社会和官场)。人家说的就是读史。人家说子集的事,您却非要用母集去反驳人家,这个就没道理了。其三,你的意思其实人家早就说过了 --- 就是那个第二重境界 --- 读史知大势。这重境界仍然是务实、入世的境界。什么叫务实、入世?难道不是要为社会人类做实事么?

    • 家园 可惜啊,错过了引爆地雷,不过还是要献花
    • 家园 鲜花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花!!!!!
    • 家园 太好了,又有精彩故事了,花!
    • 家园 大作爆大雷:136枚通宝啊!!!!!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问句题外话,费巩是被军统暗杀的吗?有出处吗?
      • 家园 报告总监:有关费巩的情况调查如下

        费巩,原名费福熊,1905年出生,江苏苏州人。出身吴中世家,其父曾任清末肃政厅肃政使,其母是湖南巡抚吴大徵的女儿,其夫人袁惠泉是袁世凯的孙女,诗人柳亚子是他的表哥。费福熊于31年自英国牛津大学学成归来之后,改名费巩。

        费巩原本是无党派人士,但他毕竟是政治学的教授,所以时常发表政治方面的文章。43年因撰写《容忍敌党与开放舆论》的专文,被列入军统的黑名单,遵义军统(组长钱之益)曾计划将他“秘密清除”,但未获批准。44年,在费巩的主导下,浙江大学开除了几个特务学生(学生特务每月可领取200元的津贴),年底,遵义警备司令部即以“阻挠党务活动”的理由要求费巩离开浙大,国民政府教育部也电令浙大校长办公室:“早日物色继任”。 费巩不得已辞去浙大训导长职务,受复旦大学邀请,赴重庆北碚讲学。

        费巩在复旦期间,举办“民主与法制”讲座,并计划开设“英国政府”、“中国政治”和“中国政理”三门课,深受各界瞩目。45年2月22日,费巩在《新华日报》发表的郭沫若的《对时局的进言》上签字,3月5日,费巩失踪。

        费巩的失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当局在参议会的要求下展开调查,先后提出了“出家说”、“隐居说”(说有人在一个山间别墅看见了他)、“失足落水说”(乘船时跌下跳板淹死)、“邵全声谋杀说”(邵全声,浙大外文系毕业生,曾被屈打成招,后无罪释放,退休前为浙江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主任,95年去世)……但这些说法随即就被证明不可信。最后,费巩失踪案不了了之。

        解放后查明,费巩当时是被军统逮捕的,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当年6月,因担心案件调查组(总负责人为美国侦探克拉克、副手为沈醉)检查监狱,经戴笠批准将其秘密杀害,尸体被投进了杨家山的镪水池——这个情况,有康泽(当时重庆地区特务负责人)的交代材料、有屈楚和张明泛(民盟成员,当时被关押在渣滓洞)的证言作为证据。主要事实于1950年既已查清,但因其他原因未确定对费巩的评价。

        费巩遇难时年仅四十岁。1978年,上海市民政局正式宣布费巩为烈士。

        本汇报,有《浙江革命史料选辑》、《复旦大学校志》等数十种文件可佐证明。

        以上报告 完毕

        • 家园 还有个问题

          为什么会用锵水池灭迹?记得前一阵有人用鸭翅做过“化尸水”的实验,单纯强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火化是不是效果更好,更简便易行?沈醉在他的回忆录也对锵水池一说不太认同,认为在国统区不大可能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东西,因为他在上海的时候看别人搞过,确实不太好用。

          • 家园 火化也做不到尸体全无啊

            单纯强酸效果不好,王水还是可以的,但是也需要时间和空间。

            重庆这种溶尸案近年还有一起,凶手在溶尸时被当场发现,所以被害人尸体还保留了骨架。我在上课时看了尸体面部照片,orz,真是……可怕啊,而且验不出DNA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