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看50年代苏联的工业援建-1 -- 碎片与记录

共:💬50 🌺22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写的真好,有破有立,正反对比;可以当高中论文范文了。花。
    • 家园 其它都好,就是这个假设,不敢完全认同。

      “反之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如果中国选择了另一个阵营,或者只需做出“貌似中立”,那我们同样也有可能获得另一种类似的回报。”

      以前俺有过类似的帖子说这事儿,不再提了。

      简单来讲,看看台湾得到了什么西方的技术援助没有?台湾可不仅仅是作一个姿态吧?俺总觉着,论狠劲儿毒劲儿,资本家比任何人都厉害。

    • 家园 说的精彩,花之
    • 家园 hua
    • 家园 鱼还是渔?

      把国家意志、意识形态、共产阵营这些抛开。就是论事的谈技术的话,“援建”整体肯定是渔,而不是鱼。“援建”至少帮中国的工业节省了30年的技术摸索、人才培养时间。也就是一代人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了第一代,剩下的2代就靠自己了。现在看来这2代靠自己还是靠的住的。

      “今天我们同样也会支持朝鲜和巴基斯坦的工业建设”,不知道他们有没有2代。

      • 家园 支持

        同意你的看法。

        在很大程度上,苏联的建设最初是鱼和渔并进;但最终效果只有渔了。

        我手上的一个例子是,最初的东北工业基地,没有哈量。计划到了苏联人的手上,哈量被添加。(据说苏联的某个专家还曾就此事面陈中共高层。)后来,在确定天津的位置时,天量就是照猫画虎了。前几年往哈量,援建时的木门还在,包着厚厚的皮革。

    • 家园

      又时间的话,分析分析中国外援的情况,一定也是很有意思的。

    • 家园 送花又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有感

      的确有不少人由衷地说“当初苏联人是真的愿意帮助我们”“当初苏联人是真的无保留地想要教给我们技术”;而这种情愫也的确留存在如今的民间,尤其是当我们回想50年代中苏的蜜月关系的时候。

      社会主义的洗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宣传,确实会把普通群众调教的比较淳朴啊

      • 有感
        家园 洗脑嘛,跟洗衣服一样

        用清水洗越洗越干净,用污水洗越洗越脏。现在不是有些个据说颇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考据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事迹的真伪吗?米国的校园枪击事件和犹太教授堵枪眼的报道倒是没把他们招出来大叫“假新闻!”

        共产主义之所以注定失败,也许就因为它超越或者说忽略了人性的恶——善和恶本都是人性中天然的成分。

        我喜欢简单而纯粹的人,他们总是让我心生敬意。

    • 家园 看看东欧小国们后来付出的代价吧。

      国与国关系,主要还是利益。当追求长期利益是,则貌似友谊

    • 家园 好帖送花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 家园 不管是那种倾向

      也不管中国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那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惟一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输出。之前没没有,之后应该也不会再有。感恩和戴德我不知道有什么区别,甚至俄罗斯民族也许根本不适合给予他们“回报”;但这种帮助应该永远铭记在心里,至少我是这样的(逻辑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这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

      • 家园 关起门来说一句

        咱们中国有句俗话:一碗米养个恩人,一仓米养个仇人。

        在中苏关系的破裂上,我觉得咱们中国就是拿了别人太多东西,最后无法回报,只好一拍两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