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毛泽东是如何扳倒刘少奇的? -- dislab

共:💬71 🌺103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按照我的博士老板的说法

              50年代初期,回国比在美国强。

              他是53或者54年回国的。当时一个月工资两百多,养一家好几口还有专职保姆,生活上比在美国的时候好。事业上,能开创一个领域,也是不错的。

              后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要知道后来那个样子,估计就没几个要回国的了。

              • 家园 他真那么想吗?

                那年头奔着国内生活比美国好,事业有发展回国的还真不多,现在为了这回流的倒不少.

                人要是都能遇见到几年,十几年后才发生事,哪就不是人都是神了,你觉得他们那时候选择回国是一拍脑袋就定了?早二年,本朝没建的时候,他们咋就不回了呢.

                您的博士生导师不会是WRK吧?要真是您就应一声,没准咱还是故人呢.

                • 家园 我老板姓陈

                  50年代初期的新中国的确给很多人带来的希望。

                  没有战乱,安定,正是施展个人抱负的时候。

                  至于老人为了什么回国,这个咱没问过,条件好不等于这就是回国的理由。我问的是当时回国是不是觉得条件不好,老人说也不差。

                  不要自己联想。

                  • 家园 是我看走眼了?

                    看了老兄人类起源的文章,有水平,以为老兄就是干这个的了,所以瞎猜了一下尊师,没有对尊师不敬的意思.

                    我提到到的那位先生也是那个年代从米国回来报国的,现在应该是桃李满天下,我要没记错的话,好象有一颗也落在您在的南非.

                    别的也不多说了,谁要说服谁都挺难的,求同存异吧.

                    • 家园 没准俺认识呢

                      在南非这个姓潘?原来在澳洲?

                      周日还请他到家里吃饭来着。

                      在南非搞古人类的华人,四五年前有一个,姓王,已经去加拿大了。现在就这一位了。

                      过两个月又要过来几个。

                • 家园 国内好不是绝对物质上的吧

                  回国专家地位高, 钱虽然没美国多, 但是生活条件在中国是上上之选, 还有佣人。 社会地位比在美国高多了。在学术上, 也是回国就可以做独当一面的大将。 而且那时候西方社会对非白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包容。

                  二战和内战使很多人没法回国, 局势一稳定,很多人就回来了。 不止科学家,苦力也回来了。 我的家乡就有很多从欧州回来的。 有几个还带了番人老婆回来。 文革后,举家搬走。 回头还把亲戚朋友都带走。

                  • 家园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老拿现在人的价值观念去套那个年代的人,有点狭隘了吧.

                    现在反正是给给资本家干,当然要斤斤计较,争位子,争待遇,否则不是便宜了那WBD...

                    可那会儿是这情况吗,河里英雄本色有一篇说邓稼先的贴还在吧,那就是那一代海归的典范,再看一遍,是不是眼眶里热热的.

                    您说的不错,那会儿可不止这些大牛往回走,华侨里热血青年回的多了.

                    后来有走了,那是世道不同了,再后来...河里的可能大多是那会子出来的吧?

                    关键词(Tags): #来来回回
                    • 家园 我的意思是,那个时候,家乡对海外华人有很多除了钱以外的吸引力。

                      不是一句空洞的爱国就可以概括。 而且,当时归国华侨的物质生活虽然没有美国丰富, 但还是舒适的。

                    • 家园 人总要有点精神没有错,但不能要求人人都能有那种精神呀
          • 家园 有好处呀

            让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搞清楚了政治是怎么回事,明白了什么什么的本质,可以放下所有的包袱,一切向钱看。

            没有文革,不会这么彻底。

    • 家园 俺觉着,谈论毛泽东,谈论毛泽东时代的GCD,毛时代的中国。。

      。。首先要站在国家民族利益与发展的“高度”来观察;其次要与当时的世界局势紧密联合。。。当时的中国人虽然是在之后,但是研究历史的人常常忘了这个竹幕本身对中国,对中国人的影响;也很少研究过竹幕本身的形成。。。

      特别是某些“知识分子”们,基本是与中国的国情脱节的。。。基本上是以前那些误国的清流们的翻版。。。现在依然在起着误国的作用。

      最了解GCD,理解GCD的作法的人,还是GCD内部的人。

      关键词(Tags): #竹幕
      • 家园 我理解铁幕的形成,有个谁先动了谁的奶酪的问题:

        美国人搞的欧洲复兴--马歇尔计划,开始的时候是邀请苏联和东欧国家参加的,遭到拒绝。当然,要是拿美国人的钱,政治经济制度当然要受他们的影响,甚至是控制,可是,这些国家,后来抱苏联的大腿,就不受影响控制了?

        也许,那些小国在苏联眼皮底下,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中国呢?

        美国在解放战争时支持了蒋,这是事实,可是,我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决策。当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那个司徒雷登可是赖在南京没走---你说,美国人还有什么更好的善意表现呢?

        现在一般都认为,就在毛把司徒打发走之后,美国人也准备放弃蒋,默许中国进攻台湾。是金日成南下,美国人认为是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兆(这点也完全可以理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这点的确是对中国的挑衅)----志愿军入朝----中美敌对20余年。

        如果那时候,司徒还在中国,双方是否有沟通的可能呢?我看是有的---那么中国也许就有了和平撅起的可能性。

        我只是谈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如果你认为中国的撅起的前提就是要和美军血战一场,对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清洗一番,那么大家求同存异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