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彭雪枫 -- 浣溪沙

共:💬186 🌺347 🌵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根筋
            • 家园 难道我说的没道理吗?

              抗日期间,有打有谈,不是很正常吗,凭什么cp和日伪接触就是正确的,KMD和日伪接触就是卖国。

              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就是错的,毛泽东说“要让日本人多占地”那就是高瞻远瞩。

              这不是屁股决定脑袋是什么?

              • 家园 关东娇子可否给出此话出处?尤其是上下文。

                毛泽东说“要让日本人多占地”

                反共反毛是个人自由。但作为论点说出来,就得讲真相,讲道理。 关于毛共的假抗战方针,我见到的主要证据是“毛感谢日本人侵略”。经过网友挖掘,证明是断章取义。另一个证据是“毛说一分抗战,二分应付,七分发展”。河友淘出这是蒋公说毛说的,实在作不得数。您这句“要让日本人多占地”是从哪摘出来的?

                • 家园 【文摘】网上搜来的论据

                  以前还在网上看过正式的中共文件照片,内容大体差不多,不过懒得去搜了。

                  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便成爱蒋介石的国了。国中有国,蒋、日、我,三国志。-----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批判彭德怀的讲话《庐山会议实录》

                  《国共纷争》中的洛川会议

                  戴晴

                    听众朋友可能都知道1959年的庐山会议。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在那年的7月17日,在与周小舟等五个人谈话时,毛泽东说过的那句话。当时,毛刚刚收到彭德怀的《万言书》,他相当不平静地讲起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也就是1937年8月发生在陕北的那档子事──史书上记载的洛川会议。毛忿忿地提起彭德怀的“历史账”。他说:在中共性命交关的历史时刻,彭德怀所领导的“华北军分会,不同意中央的游击战方针”。毛的用意,是要让周小舟他们知道,彭在历史上是反过自己的,不要站到这人一边。

                    在党内谁都知道,“老彭是老毛的人”。洛川会议上的“彭反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36年的“西安事变”,开始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局面──国民党不可再打*,而是和*一起打日本。这一局面,不仅使*免去遭国军军事围剿之苦,政治上也完全站稳了。但这“战”究竟怎么抗法,怎么才能使得*既得一个爱国好名声,又不至于把自己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一点点力量在战场上拼掉?*将领们的意见,就相当不一致了。

                    当时,延安向“蒋委员长”呈报抗战力量四万八千人,其实实际作战部队不过三万人,而南京方面只承认两万。那时正值“七七事变”刚刚发生,政府一再催促,命令军队从速改编、开赴前线,接受阎锡山指挥。作为中共代表,周恩来也一次次从南京来电,代为催促。

                    虽然到了1959年,坚持有话就直说的张闻天也被打入“彭德怀集团”,但在1937年,这位当时的总书记,与毛泽东的意见是一致的,也认为应当立足于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自己坐收“抗日成果”。于是,对于政府的“电令”,总以种种借口推托。

                    但形势不等人。到“八一三”上海战事爆发,已经无法再拖。怎么办?大家都记得毛泽东那时候有两顶军帽:八路军的一顶;红军的一顶,那顶有着红五星的灰帽子却是无论如何舍不得丢下的。虽然口口声声“拥护蒋委员长”,八路军三个师的指挥权,也是绝不能轻易交出的。他提议将各地将领召回,举行党的会议,确定军队开赴前线的对策。地点就选在红军指挥部所在地洛川县南90里的一个村庄──此时是1937年8月22日。

                    这是一次为期四天、仅有22人出席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共历史上并不像对遵义会议那样大力鼓吹。今天之所以将它翻检出来细细审视,实在因为我们中国再度面临国共两大党谈判合作的局面,不得不将过去被双方或掩盖、或改写的史实一一剥出,分清是非曲直,作为今后的借鉴。类似这样的剥离工作,恐怕是免不掉的。比方说,我们大家都熟悉周恩来在1950年代初所说过的那段话。当时,他为了帮同推动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极为诚恳地谈到“革命如何选择了”“在重大历史关头总是正确的”毛泽东。当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已经具有非常高的声望的周总理,在说这一段话时,不知有没有将洛川会议包括进去。因为,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不但在这次会议之前的数年,他曾以上峰的地位,一次次“修理”毛泽东;在长征后的这个洛川会议上,作为“长征军事三人组”成员之一的周,最后失掉了他“军事家”的地位。

                    1937年的洛川会议,是以张闻天的报告开场的。由于为人的清正和后来所遭受的磨难,张闻天今天已被奉为伟大的“革命家”、“理论家”等等。惟独这份报告,不见收入他的文集,不知编者认为无关紧要,还是有意为贤者讳。

                    在他的形势报告里,不乏对于蒋介石在过去的十年如何仇视共党、如何背信弃义的指斥;以及“自己同志”在近期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的评说──这都是我们在日后的史书里读过无数遍的。有趣的是他最后提出的一个的议案。他建议,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应该学列宁,学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聪明绝顶的“一箭双雕”:让侵略者与统治者两败俱伤的策略。具体到中国么,就是坐看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厮杀,最后胜利归人民。

                     毛泽东接着发言,支持张闻天见解,提出“实际策略”;强调一定要“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坚持游击战争,避开与日军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的后方去打游击”,通过这样的办法“扩充八路军的实力,并在敌人后方建立中共所领导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至于政府方面一再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虽然不可以完全不理会,但要“维持绝对独立自主,完全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行事。南京的任何命令,都要先报告延安听候处置。凡不利于八路军的,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托。”

                     但那时不是1966,也不是1959,在全面抗战刚刚爆发的当口,到会的22个人,多不同意这两位领袖的意见。特别是周恩来,他当时不但依旧是最高“军事三人组”成员之一,更是*派到南京、处理种种与政府合作事宜的代表。和五十年代以后对毛泽东唯唯诺诺、奉若神明不同,周恩来当时明白表示:既然已经合作,并同意了接受改编,就不可以公开违抗命令;也不可专打避实就虚的游击战。有利时可打规模较大的运动战──即使因此而蒙受损失,也是值得的,因为在人民面前证明了我们努力抗战。即使在党内,毛泽东“伟大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意图也只能意会,如果大家在会上公开摆道理,对“自保中求发展而自保第一”派显然不利。毛于是建议休会三天。在这三天一里,周恩来被请到一旁“休息”,毛则坚守岗位,亲自对带兵打仗的将领们苦劝──想来,彭德怀就是在那时候发表他“与中央不同”的意见的。工作做通之后,正式发布了很看得过去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的军队接受改编。

                    会后,新当选的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安排八路军的三个师循不同路线先后开往前线。他当时最担心的是周恩来(他这回当选为军委副主席),担心他按自己的意思有所动作;以及将领们一不小心去充当抗日英雄。还好大家党性都很强,直到11月9日太原失守,三个师都稳在游击状态。

                    周恩来没有返回南京──以洛川会议的精神,他是无法回去面对的──他去了山西。丢下一句话:“去前线看看,帮八路军干部办点外交”,实际一呆三个月。对此,毛很不满意,一再催他,周只借故不动,还在9月底主持策划了平型关大捷。这场简直成了日后*抗日金字招牌的“大捷”也不能让意志坚定的毛改主意。他当时的评价是“以后要避免这种牺牲重大的战斗”,并正式向周恩来、刘少奇发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的指示。

                    在后世*人对毛泽东的颂扬中,有一条“在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正是洛川会议策略,使*的军队在八年抗战期间,从三万人发展到了近一百万,使得毛泽东的理想:“这次抗战,我们一定要把中国拿下来”得以实现。

                  摘自《国共纷争》 

                  • 家园 那个文件里的话没什么意义,那时候他老人家早就不正常了

                    俺一直不理解国军为什么对共军消极抗日那么愤慨。既然共军可以从三万人发展到一百万,国军当初为什么不学?难道国军分不出三万人吗?反正这些人也是在敌占区闹,不影响正面作战。

                    跟何况如果国军真的那么抗日,怎么会在内战中军事上都输掉?我们经常用百战之师形容精锐部队,经历的战斗越多部队只会越厉害,和日军打了八年与和土匪打了八年比经验值一个是打BOSS,一个是打小鬼,交锋结果却差那么远,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吹牛,呵呵

                    • 家园 呵呵

                      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

                      看这句话,后来才统一认识,怎么统一的?不就是主席给他们开的窍吗,统一认识的时候可不是庐山会议的时候,是抗战的时候。

                      俺一直不理解国军为什么对共军消极抗日那么愤慨
                      这个很正常,失败者的愤怒嘛,要不是日本人捣乱,gmd可能丢不了天下。

                      何况如果国军真的那么抗日,怎么会在内战中军事上都输掉?我们经常用百战之师形容精锐部队,经历的战斗越多部队只会越厉害,和日军打了八年与和土匪打了八年比经验值一个是打BOSS,一个是打小鬼,交锋结果却差那么远,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吹牛,呵呵
                      在内战中那么厉害,抗日时却没那么大作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存心滑头,保存实力哈。

                      • 呵呵
                        家园 嘻嘻。厉害。

                        要不是日本人捣乱,gmd可能丢不了天下。

                        这次的正主是日本人。呵呵。

                      • 呵呵
                        家园 收复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解放了近一亿人口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没第二家有这种本事,内战中厉害是很正常的。

                      • 呵呵
                        家园 你怎么证明这话当初就是共识了

                        共军怎么让日本多占地?那些地他们说的上话吗?有什么历史事实表明共产党帮助日本占国军的地了?

                        内战中的厉害和抗战中的不厉害并不矛盾,对手不同。之所以想不通,因为你们老认为国军和日军打了八年,实力应该半斤八两,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会事,哈哈

              • 家园 要不说你是一根筋呢

                潘汉年和李士群接触,是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这是斗争的需要,同理,戴笠也可以和日伪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类似接触(他也的确这么做了)。

                有谁单纯说过国民党和日本接触就是卖国吗?本着和日本妥协,出卖国家利益的接触才是卖国,比如阎锡山和日本的接触。

                闹钟要说的,无非是抗战情况极其复杂,不是汉奸就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比如孙殿英,李士群;也不是站在抗日阵营里的就一定以民族利益为先,比如后期的阎锡山;更不是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委任就是抗日武装了,比如赵保原。

                你非要在这些人中间画条线出来,一边是黑的,一边是白的,只好说你是一根筋了。

                具体到本次争论的起因人物李光明,他老板刘子仁一边挂着苏北挺进军第二十八纵队司令的招牌,一边和张岚峰好的穿一条腿的裤子,屁股半边坐在国方,半边坐在日方,唯一确定无疑的是反共,你准备把他们划在哪个阵营里呢?

                • 家园 其实也没什么可争的

                  您得翻翻资料再说话,总不能禁止别人看了本"揭密"就诈唬,您还琢磨推理,别人早就一屁股坐正,那还怎么个争法.

                  就算有些定论了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不同时期,也不大好定义,不然当初平津地区的报纸,怎么会出来个"张逆自忠"的说法?

                  至于对国军抗战的评价,GCD坐定江山之初,总不能马上就说"GMD出了好些好些抗战英雄"---这不是脑子里有水吗?你见过谁家祖庙里供着别家的先人? 等后来形势缓和了,局面稳定了,条件好了,和谈需要了,说说也无妨了.这就好象NBA,赢的一方使劲夸对方,难不成裁判听了这话就要改比分?

                • 家园 先上朵花!

                  我老远见骄子MM就躲,可飞将军就是飞将军!!

                  佩服,佩服!

                • 家园

                  斗争的需要

                  潘汉年和李士群接触,是属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这是斗争的需要,同理,戴笠也可以和日伪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类似接触(他也的确这么做了)。

                  有谁单纯说过国民党和日本接触就是卖国吗?本着和日本妥协,出卖国家利益的接触才是卖国,比如阎锡山和日本的接触。

                  既然是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是斗争的需要,这么正大光明、冠冕堂皇的事,后来干啥要遮遮掩掩的呢,为什么抗战一胜利,关露去了解放区,就被打压,刚解放,潘汉年就下了大牢,这些人利用完了,应当消失了是不是,不然牵连到cp身上,和cp一贯自我宣传的形象不符合是吧。

                  • 家园 不要把事情搅在一起说嘛

                    共产党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什么时候遮掩过了?那是一向当本事宣传的,连电影都拍了,《51号兵站》听说过吧。

                    潘汉年坐牢,是因为向组织隐瞒了和汪精卫会面,这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允许的,就算事先来不及请示,事后汇报总没问题吧。他老人家十年以后才向组织交代,不坐牢还能干什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戴老板和汪精卫见了面,事后对蒋公装聋作哑,蒋公会怎么收拾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