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高等教育收费的一条思路 -- 厚积薄发

共:💬25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之 补充

        不管贫富 学费标准是一样的 只是穷人可以申请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助学金贷款 得到减免

        例如 我两个同事 孩子今年上了同一所大学

        一家 两个人工作 两个孩子 交3万 免1万

        另一家 一个人工作 3个孩子 交1万 免3万

        总之 原则是 只要你够优秀 有本事上 就一定让你能读完

        但是 本科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贷款 一般仅限于美国公民 研究生的奖学金 没有这个限制

      • 家园 laozhong说的是对的

        美国大学,只要你考进去,家庭经济状况不是问题。有政府贷款、校内打工,奖学金、助学金等等多种来源。学校专门有fanacial assistant,帮你在成千上万的基金里挑出合适你申请的基金,如黑人基金、妇女基金、穆斯林基金等五花八门。资金来源很多,有社会的,有政府的,也有学校的。

        总之,你要是有天分考入名校,千万不要被它的高学费吓得不敢报考。学校不好因为你交不起学费而拒绝你入学,不过会尽量把你父母收入挤出来。

        • 家园 其实现在国内的重点高校只要能考进去也肯定能上下来

          奖学金助学金贷款校内勤工俭学校外打工...

          我的母校每年贷款名额都用不完...

      • 家园 10内国内无法真正搞实名制

        贪污腐败的官员的政治势力不消灭(实际上也消灭不了),或者严重削弱,实名制不可能真正落实。

        现在实名制已经有了,什么作用也没有。

        • 家园 实名制是课税、杜绝作弊的根本

          一个国家不能有效课税,就不可能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有政策等于没政策。没有实名制也建立不了个人信用制度,借钱、监督还钱都做不到。

          现在国内谈增加税种,调控政策等等,掌握不了个人的真正财政状况靠双规根本没用。这个槛怎么都要过,不过的话中国的经济就不能真正发展起来,大家都是捞了就跑。

          • 家园 中国现在不是没有实名制,而是怎样实行

            我与兄所见略同:问题在于有法不依,令不出门。

            从上代核心为巩固权位公开纵容贪污,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尾大不掉。虽然上海处理了一下,但是没有根本削弱这个集团。

            如果实名制真的实行,这个集团将在1年内覆灭,人民毕竟不能允许这样的集团存在。为了自己的官位、金钱、权利、生命,他们现在全力以赴抵制中央,抵制实名制。

            这个集团根深蒂固,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 家园 请laozhong网友再想想。

        多谢laozhong网友的回答。我确实没有作过调查是否美国大学都如此,laozhong网友的信息让我很高兴,因为看起来至少laozhong网友不反对这种做法(希望没有误读),只不过在中国操作有实际问题。

        感谢指出问题的所在:“如何让学校知道哭穷的人没撒谎?”如果能在国内把财产实名制建立起来,我同意是从根本上保证了操作的可行性。现阶段没有,我们是否就算了?

        我们如果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部分解决也是好的,至少要把可解决的和不可解决的分开,问问别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假设杨澜吴征的孩子成绩不好,想上北大清华,他们可以哭穷,但是他们的财富是藏的住的吗?我从常识经验有如下直观:“对於一部分富人,他们有钱是人所周知的。”现在问题是,他们有多少钱不知道,但是一个下界是可以有个感觉的。比方说,二十万人民币(大腕:二十万,那是起码。你都不好意思说,。。。此处省去1000字。)现在清华北大说一分十万,你孩子离分数线五分,要么交钱上学,要么别上。什么,你孩子上线了,可是要申请补助?您和下岗女工的孩子抢?我是不是听错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有了一个“直观”:也许有办法部分解决问题。现在我开始细化规则。

        1。无论招生规模多大,捐钱入学的人比例一定不能超过,比如说,3%。这样可以避免富人挤占穷人的名额。

        2。接受补助的学生名单要上网公布,一月内没有异议,方能接受补助。

        现在我们把有可能说谎要补助的人群分类:

        A。富且知名度很高。他们都不好说穷。

        B。富但知名度不高。没人知道他们有多少钱。假定有一千万,1) 报税说只有一百万。学校和税务局一对,还是不可能给补助。2)报税说有一万。学校有可能考虑给补助,张榜公布。邻居张三很生气,捅给小报记者,后果很严重。中国言论现阶段还不太自由?同意,可是好像政府不管这个。小报记者被收买?张三可以告诉所有的小报记者。张三被收买?还有王二,李四,。。。。再说有一千万的人在意几十万?

        C。中产,普通人。比方说资产五十万。这是真正的麻烦。我承认如果他们偷税哭穷,没人确定。但是请网友们想想,你都需要做什么来装穷。你住哪儿?房子如果是分期的话,银行会有你收入记录。不是分期的?怎么买的?房子质量如何?如果好的话,只能给你住房抵押贷款,不能有补助。你不能在太好的单位工作。你不能有好车。你也没什么人知道你的生活质量。。。

        再往下就是穷人了,不提。另外说一句,如果十年后一个“成功人士”被发现当年骗补助,你想他还有脸混?

        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有办法把该劫的富(特指他们有捐钱上学的选择)都劫了,那最好。如果不能,劫了一个是一个。这是开源。如果我们能把不该济的伪穷都挡在门外,那最好。如果不能,伪穷们也是要担风险的,而且操作起来很麻烦。如果一件事成本越高,做的人当然越少。这是节流。

        当然现实更复杂,我上面的规则肯定需要补充,人群分类也太粗了。譬如收入不同的穷人能接受的补助也可以限定不一样。我以上只是一个尝试,显示许多问题仔细想想,仍然可以有解。只不过美国解法是建立财产实名制,中国解法是用点儿歪招。

        想起一个老故事。有人把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海星一个个扔回海里。旁边的人说,“你扔不完。”扔的人说,“扔得了一个是一个。”想上大学的穷学生就是海星。

        最后我想说,laozhong网友的帖子大体是建设性的帖子,个人认为可以作为理性辩论的一个案例。我只是觉得如下论点思维跳跃较大,需要论证

        你要在中国做这事,最后恰恰会变成劫贫济富,有办法谎报财产的全是有钱人。

        • 家园 你的想法已经在部分实现了

          很多重点高中都是这样 我的母校就是如此 不过比例在不断扩大

          另外说一句,如果十年后一个“成功人士”被发现当年骗补助,你想他还有脸混?

          吴征不是混的好好的

        • 家园 【花】表达一下支持之意,当然也有一点点内容

          很多时候我都注意到,和网友们交流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难度较小的问题的时候,总有人会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扯到其他问题,其他更困难,当前更没有解决希望的问题上去,结果本来这个问题也许是有可能解决的,这么一来,也变成无法解决的问题了。

          比如这个问题,已经扯到实名制、财产权、遗产税上去了,这都哪跟哪儿呀?

          当年伽利略、牛顿要这么研究物理,不懂得及时确立问题的边界的话,咱现在肯定还觉得轻的物体下落更快呢。扯远了!

          矛盾总有它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认为当前高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厚积薄发兄所言的

          “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采取他的办法我认为应该有收益的,

          如果认为主要方面是:“收费的公平性”,那可能另有方法,

          不能说由于A矛盾存在,解决B矛盾可能会引起A矛盾的激化,那么B矛盾就也不去解决,而不去考虑A矛盾、B矛盾哪个是主要方面。如果B矛盾是主要矛盾,就可以考虑评估后果后,先去解决它。

          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1、富人分贼富的和一般富的。贼富的人家子女都不带高考的,直接奔国外了。一般富的人家子女如果掏点钱能上好大学,应该还是愿意的。没人说富人子女上大学需要他掏一条大腿的资本的,自愿么。

          想砍一条腿下来是没人会干的

          2、有特权的人哪朝哪代都有,等这帮人消失了,共产主义也实现了,咱还讨论这个问题干吗?

          好在这帮人的个数是有限的,完全可以先把这个因素先忽略掉。

          3、部分领补助的人其实不需要补助,这个问题是执行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了,完全可以发动周围普通同学检举这种卑鄙行径嘛。请不要再说他会收买周围同学,这是具体细节,没有继续深入的必要。

          4、对部分应该领补助的同学出于面子拒绝领取补助。这也是细节问题,可以通过给这些同学给予适当的心理调整,打打相关预防针,不但从经济上,而且从心理上帮助他们。

          5、补助的来源不必一定要来源于富家子弟多掏的学费,还可以强制学校每年收到的预算外资金,如校友捐助、各种捐款的一定比例要用于穷困学生补助。当然这些资金的管理监督是另一个问题了,不赘。

          6、3%富家子弟的入学也应该是有分数门槛的,现在重点中学都有这手,高校学习这个应该不难。

          不是要劫你,实在是一个两厢情愿的事情,你家孩子要是分数够了,完全可以不走这3%的路子嘛!多少背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例子

        • 家园 国内有钱人(几千万家财)一般不在国内上大学

          起码我认识的如此,都是高中就送出来了,一来移民,二来上学,吴征杨澜的孩子都是美国公民,正在上国际学校,根本不去高考,还有好多高知名度的孩子都不是中国国籍,所以不必担心他们骗贷款。温哥华、LA特多这些家庭富裕的小留学生,目标是国外的大学。

          有点钱的,比如说自己搞个小企业,有他几百万或者多点,那些还会留在国内上学,也恰恰是这些人你无法查。

          现在国内的中产够惨了,他们不能逃税(国内做生意的逃税是普遍现象),不容易谎报财产(也就房子股票而已),到时候上学还得“津贴”自称的穷人。

          很多想法都是好的,不过中国有特殊国情。就好像上次晨枫说要征收遗产税,想法好,没法实践。中国要做的不是搞新政策,而是把现行政策的实行部分漏洞全堵上,这是首要任务。就好像房产调控,越调越高,原因在于调控政策难以落实,而且现行政策都中门大开。

          现在中国也有清贫学生补贴,资助,看看都是些什么人拿到吧。真穷的不少很要面子,怕人家说,反而不认领,倒是会钻空子,表面上会哭穷的全拿了。还有学生贷款,这本来是个好东西,但是没法子收款,结果大学生贷款烂账率极高。中国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不过实施下来的效果都是一塌糊涂,就是在实施上没有抓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