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萨索故事(0) -- 橡树村

共:💬343 🌺20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萨索的大家伙都是日本制造的

          传统上有合作关系。

          这么大的反应器,国内还制造不了。

          直径太大了,国内没有这么大的热处理设施。

          神华直接液化的反应器,国内自己生产的,也是两千多吨重,算是国内加工的很大的家伙了。不过这个直径没这么大。

          可惜不是国内设计的。

      • 家园 看了这外系列不光知道了煤变油的过程。

          工业设计的过程,思维过程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 家园 【原创】萨索故事(33)

      1992年,萨索决定在Secunda厂区安装一个直径八米的SAS反应器。具体位置呢?为了不对现有的工艺进行大的修改,地点只能在正在运行的CFB旁边,这样上下游就不需要进行什么改动了。这个决定遭到了工厂运行人员的反对。CFB反应器这时候已经在Secunda运行了十年,大家对它们已经非常熟悉,操作也已经非常顺手。

      点看全图

      高温流化床反应器生产能力比较

      还有,萨索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是在萨索一厂进行的。由于工艺有所区别,在萨索一厂成功的SAS反应器,到了Secunda面临的是不一样的工艺环境。那么,SAS能不能得到和CFB同样的产物,就有了很大的疑问。如果产物区别很大,那么Secunda的下游工艺就需要调整,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甚至可能需要为SAS反应器重新设计下游工艺。

      虽然有人反对,但是事情还是进行了。1995年六月,第一个直径八米的SAS反应器试车成功,反应器本身造价1.23亿兰特。大家发现,反应器运行得简直是太好了。不仅与原有的工艺可以完美的结合,维护维修的成本也大大降低,连持反对意见的操作人员,也喜欢上了这个更加容易的新东西。

      这时候南非已经是新的民主政府掌权了。前面提到过,新政府的很多人不喜欢萨索这个企业。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价格补贴政策。

      1995年,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1993年的时候,保护的原油底价调整到了每桶21.8美元,现在这个价格政府也不喜欢了,决定逐年向下调整。并且,只有当原油价格连续三个月低于底价的时候,补贴才开始。不过萨索也得到了一些好处,那就是以后无论原油价格多高,萨索都不再需要支付多余的利润了。这个政策,补贴的门槛要到2000年降到每桶16美元。2000年以后如何,还不知道。

      实际上价格补贴在2000年就完全取消了。萨索本身仍然对底价保护感兴趣,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与政府有很大的分歧,最终没有达成新的协议。

      从1979年开始,到2000年价格补贴结束,萨索一共享受补贴79.45亿兰特,为萨索的生存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很显然,1995年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这个补贴政策是不可靠的。这样,萨索就必须尽可能的压缩成本,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

      【原创】萨索故事(34)

      关键词(Tags): #萨索#价格补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又得宝啦,给作者一枚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终于有自己的技术了,不容易啊。

        看起来关键是催化剂,这个是不是保密的?

        • 家园 催化剂这个东西把配方告诉你你也做不出来

          费托合成反应的催化剂,主要元素没什么可保密的。

          费托合成反应催化剂一直没有太大突破,谁做都差不太多。

          具体制备方法和催化剂的活化方法方面,有很多东西。

      • 家园 不得不花

        橡树村老兄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还特别体贴读者,每篇结尾都专门贴上下一篇的链接,太周到啦!

    • 家园 【原创】萨索故事(32)

      整个1970年代,萨索的研究人员都在试图了解固定流化床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既有理论研究,模型分析,也有大量的实验。从催化剂的组分,大小,反应条件,到反应器进口的气体分布等等,各个因素都对稳定的操作固定流化床有着影响。弄不好就会失败。

      进行这些研究也需要不小的实验装置。萨索的实验室里面建了从直径五厘米到直径八十厘米的大大小小的装置。这都需要花费不少的银子。对于一个经费并不富裕的刚刚脱贫的小公司,这样的研究是承担不起的。

      曾经有想法在扩建的时候建设一个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验装置,但是由于当时研究不够深入,最终没有实施。

      工业规模的实验就拖到了1981年。

      1981年,一个直径一米的固定流化床示范装置开工建设,1983年完工并成功试车。试验进行了4年时间,到1987年,萨索终于有信心设计更大的反应器。这一次,反应器的直径达到了5米。这个反应器1989年5月试车成功。反应器的设计生产能力是日产3500桶,相当于当时使用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设计生产能力的一半。

      新建的反应器在前三个月运行得非常不错,四处赞扬声不断,但是不久,问题又开始出现。催化剂的分离的问题最大。虽然催化剂基本上保持在床体内,但是气体多少还是要夹带出一些催化剂的。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一样,这些催化剂需要经过一个叫做旋风分离器的装置与气体分离。出的问题,就是这个旋风分离器堵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当时无法预测究竟有多少催化剂被夹带出来,这个旋风分离器的设计就有错误。不过这个问题算是放大的小问题,重新设计旋风分离器就可以解决。

      点看全图

      旋风分离器

      到了1990年代初期,萨索终于对新技术放心了。

      固定流化床与循环流化床相比,都有什么优点呢?

      首先使用的催化剂的量要少。循环流化床有一半的催化剂都处于循环当中,这时候起不到催化剂作用。而固定流化床所有的催化剂都保持在反应器内,这样有效的催化剂的比例就高。这一点,就可以使催化剂的使用量减半。

      反应器体积增大,也使得反应器内部的冷凝问题得到解决。循环流化床也好,固定流化床也好,反应器内部都有冷却水管来带有反应式方的热量。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体积小,不能安装太多的冷却水管,这样就不能适应更大的反应能力。固定流化床呢,反应器体积大,可以安装更多的冷却水管,从而可以使用更多的催化剂,增大反应能力。

      然后呢,催化剂基本上都保持在反应器内部,这样催化剂与其他部件的接触就少,这样就减少了催化剂的磨损。

      还有呢,反应器本身的结构简单,制造就容易,维护也容易。

      总之,固定流化床反应器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相比,优点多多。于是萨索就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萨索高级合成油反应器,简称SAS。

      【原创】萨索故事(33)

      关键词(Tags): #萨索#SAS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第一次砸花得宝留帖纪念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老兄下个系列想整点儿啥呢

      期待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