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天涯之死 -- 麦个

共:💬33 🌺6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开始喜欢上光天茶色

        上天涯就是为了上了,不图别的,就因为感觉光天的言论尺度似乎比其他地方宽松,“啥都敢说”

        后来才明白,汉奸也都是最能说的,卖国的往往还大义凛然

        奸精愤特,横行天涯……

        • 家园 哈哈。贴子毕竟是快餐。

          真正的历史才有味道。

          你有机会,研究一下汪精卫集团的言行。岂止大义凛然。定力稍微差点,脑袋稍微糊涂点的,很容易让那帮振振有词的家伙带沟里去。

    • 家园 上西西河之前俺最爱上的网站是NTRPG

      讨论桌上扮演游戏的网站。我觉得是当时国内最有深度的游戏网站

      在线的人不多,但是依然无妨于它在桌上扮演游戏圈子里的地位。站长的口头禅是“给我死”......

    • 家园 但天涯拿到了数以百万美元计的风投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是成功的。

      正如浮云所言,办刊物,最不重要的环节是写手。搞论坛,最不重要的环节也是写手。西西河最宝贵的部分,恰恰是在商业上没什么价值的。所以要做大,不能从这方面着手。大而乱但拿到投资的网站有许多范例,大而精怎么做,现在还没有成例可循。

      • 家园 拿到了以后呢?

        办刊物最重要的或许不是写手,但当写手流失了,刊物也就死了。天涯成功吗?要是卷走几百万美元走人就是成功,那就是成功。否则成功的天涯现在在哪里呢?

        • 家园 在这个网络实体生存如朝露的时代,拿到就意味着成功

          从这些拿到风投后敲锣打鼓去人民大会堂庆祝的公司身上就可以看到,没有什么人象雅虎的杨致远那样,有着"经营远超自己寿命的公司"的信念.我非行内人,但我也可以看到很多难以接受但无比现实的东西.打个比方:让铁手选择继续贴钱惨淡经营西西河,还是拿了一大笔风投后拍屁股走人(虽然这个例子很不恰当)?我想答案是很明显的.

          所以这么多人在讨论这个事情,也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解决的途径,让理想和商业在某种程度上有互相依存的价值.在我看来,陈经的提议是目前最现实也是最可行的.按非赢利的模式经营西西河,依托西西河在其他方向上选择赢利突破口,如募集投资基金之类.直接让西西河自身产生现金净流入,很难很难.能走的路,都被别的网站走过了,加入竞争,未必有优势可言.

          再说个题外话,为什么我赞成浮云的看法,即写手是无关轻重的?这个认识来源于我熟悉的一些国内军刊.有一家小有名气的刊物,从创刊到现在总编换了至少三拨,原先依托的一群写手也大都不干或者闹翻,但利润依旧继续增长.他们已经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模式,让利润从发行渠道中产生,并非完全依靠刊物本身的质量来扩大销量.这个人不写文章了还有那个人写,写军事文章的写手多如恒河沙数,只要有渠道卖出去,读者们看什么不是看啊.说句诛心的话,这些鸟人写文章,找资料,甚至做翻译的态度和水准,大部分来的还不如我这个纯业余玩票的.可是他们的刊物依旧卖的很好.

          • 家园 说的好,上花

            这个人不写文章了还有那个人写,写军事文章的写手多如恒河沙数,只要有渠道卖出去,读者们看什么不是看啊.说句诛心的话,这些鸟人写文章,找资料,甚至做翻译的态度和水准,大部分来的还不如我这个纯业余玩票的.可是他们的刊物依旧卖的很好.

        • 家园 天涯在向时事类型和公告类型转变

          天涯现在还是以天涯文化社区自居,但已经没有多少文化味了。包括历史版,没有多少包容可言。差不多成了明史爱好者的阵地,攻击清朝是其专业。

          近年的美女总栽事件,孙维事件,当事人或相关当事人,比如参与报道美女总栽的记者,都到天涯发贴。这个非常值得关注。

          天涯既杂又乱,但确实成了中国最知名的论坛,而且其发表自由被政府所默许。此中现像,耐人寻味。

          当然,最早投资的人,也有足够的回报。

          • 家园 关于天涯上面明史爱好者攻击清史的问题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出于一种逆反心理,当然不排除有少数激进者在里面搅浆糊的可能性。

            记得原先我其实是很喜欢上天涯煮酒的,里面的那些比如说赫连勃勃、江上苇之类的写手我都曾很喜欢,但05年6月出了“当年明月事件”,真是让我大跌眼镜,这个事件我是从头跟到尾的,其间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无比的热闹,最后几乎所有人性的阴暗面都暴露出来了,象赫连勃勃啊江上苇啊之类的写手都脱光了膀子往上跳,说的那些污言秽语简直都不象从一个读过书的人嘴里蹦出来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概就出现了你说的那种明史爱好者大面积攻击清朝的现象,其实大多数人都实在是被赫连那帮人恶心得受不了了,逆反心理爆发,所以以这种过激的方式表达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不说他们,我自己很多时候都被搞得火大,你想想看,象江上苇那样在明孝陵顶上撒尿扒砖还得意洋洋的在论坛上来写文庆祝的主儿,让谁看了都觉得有邪火,说轻点儿那叫破坏文物,说难听的点儿那叫自甘下贱。

            这次事件里面,那些原本让我很喜欢的写手,一个个的表现都很让人心寒。这本来是能否对一个写红了的新手能否平和对待的问题,但最终表现出来却是各人最阴暗也是最真实的一面。那些文化人们的那种歇斯底里咬牙切齿的情状,给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实在是不一般的大。从此以后就不再上天涯了,赫连勃勃和江上苇之类人的作品,也是“鄙其人,遂恶其书”,不是自己不想客观,实在是一看到他们的名字就忍不住联想起以前的事情,就觉得挺恶心的。

            更何况后来天涯煮酒把几个肇事版主撤下来保护了几天,几天后由大摇大摆的以“还乡团”的身份官复原职,对那些以前得罪过他们的人一一清算,瑕疵必报,这换谁也受不了。所以攻击清史就沦为了一种工具,普通网民就拿那个来和版主作对,直至今日。从我的角度上来看,这与其说是网民素质不高,还不如说是论坛管理者的失误。

            这件事情有几个很重要的教训值得西西河借鉴:

            1、经营一个论坛,要学会宽容。宽容这个词的范围很广,对新写手的宽容,对普通网民的宽容,对不同意见的宽容,这些都很重要。这一点无论是对管理者、对写手、还是对普通网民来说,都很重要。论坛是个公共场所,你可以不欣赏别人的东西,但你不能不让别人说话,不能强求大众自身的口味选择。这一点上西西河迄今为止做的都很好,象王外马甲,刚开始在西西河写东西的时候也就是在去年吧,那么多人追捧,我也没看萨苏把人家马甲给吃了,这就非常可贵。另外在青史那边儿,每天不同意见都很多,有人的言论还很荒谬很汉奸,但河友们也能保持一种有理有据的驳斥而不扣帽子的健康态度,这也非常难的一见。

            2、要严防论坛上的拉帮结派。这个问题不仅在天涯,在别的论坛上也是很普遍的问题。一些写手、版主、粉丝抱成一团,形成一个个势力很大的小圈子,圈子里面互相称兄道弟,对外则老大一声令下,马仔们不问是非的穷追猛打,新人来了得拜码头,不听老大的话就把你搞死搞臭不让你混下去。象在天涯上面,赫连、江上苇他们几个都有自己圈子专用的QQ群,让什么人活让什么人死都是在群上几个人几句话的事情,赫连勃勃说话的口气简直都不象一个写手,而更像一个黑帮老大,张口闭口就是“哥儿几个这些天忙着在闲闲书屋砸板儿砖,没顾得上管这边儿,你当年明月就猖狂起来了”这类的话,让人看了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一旦形成了这种小团体,后果必然是论坛失去控制,某些人无限自我膨胀,以为论坛上没什么人和事老子搞不掂的,赫连勃勃也就栽在这个上面。

            3、写手要有修养,版主要客观。这个不用多说了,西西河之所以能发展成今天这么一个良好的环境,萨苏之类有才也有德的写手功不可没,有一个成熟的版主团队也是必要条件之一。各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是版主就少掺和到那些是是非非的争论中去,以免影响自己的客观态度,是写手就安安心心的写东西,不要对版务上的事情指手画脚。

            4、论坛管理者要充分考虑民心的问题。一个两个人叫不平或许还可以放一放,但若是普遍性的人人都喊不平,那就真该认真反思一下。论坛的基础说到底还是人,人心散了、凉了,这队伍还怎么带?就算西西河以后上了市,拿了风投,那说到底论坛也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作为服务对象的广大普通网民,还是论坛最大的资产。

            好了,一直潜水,难得码这么多字,都是因为我很珍爱西西河这片天地,西西河做到今天这个地步,在中文网坛一片浮躁的大环境下,还能独善其身,实属不易,作为享受这种优良环境的我们,更应该从自己做起,好好的保护她、改进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