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Gentoo经历 -- 瓦斯

共:💬30 🌺6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多写,常贴.花
    • 家园 强烈支持!

      人生很多事情有共通的地方,越是花很大气力才琢磨出来的东西才越好。

      说得太对了。偶就是一个喜欢琢磨折腾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让gentoo能认多功能读卡器

      我购买了一款多功能读卡器,可以读写常见的几种内存卡,形状大致像这个样子:

      点看全图

      一般是6 in 1或8 in 1的,实际上我们平时可能主要用的是最流行的SD卡,现在相机和PDA手机中也多采用这种SD卡。有一个读卡器可以方便地搬运文件。

      多功能读卡器在微软视窗中可以直接使用,在Ubuntu中也差不多,即插即用。在微软视窗中它通常表现为4个移动硬盘的盘符,SD卡和MMC卡同用一个插槽,通常插在第三个槽中,因此就显示为第三个盘。其他而没有插上内存卡的盘就像一个没有放入光盘的光驱或没有插入软盘的软驱一样,如果点击那个驱动器就会显示没有找到盘。

      Gentoo的问题就出在它默认只把这一个usb设备当作一个驱动器,也就是只显示出有一个盘,就是第一个叫做Copact falsh card的槽,而其余的槽都看不见了。即使你想自己mount它们,在/dev下面只有一个/dev/sda可以供你mount,而里面恰好没有卡。按照预想,多功能读卡器插上 usb之后,在/dev下面应该有至少4个scsi设备,即sda、sdb、sdc和sdd,可是我的gentoo就偏偏只有一个/dev/sda。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它是Gentoo独有的问题,在Ubuntu中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搜索了国内外众多gentoo网站,也看到不少人提出这个问题,也有人提出很多解决方案,可是对我的多功能读卡器一直无效。

      直到最近偶然在一个国外网站看到一个介绍,试了一下,一举成功。这个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可是我在国内外中文网站都没有找到过,所以特别用中文写出来,也许其他只看中文的网友会有点帮助。

      在Gentoo的内核中,默认没有选择支持probe all LUNs on each SCSI devices这一项,要把这个项目编译到内核中去:

      cd /usr/src/linux

      make menuconfig

      make && make modules_install

      或者

      cd /usr/src/linux

      genkernel --menuconfig all

      都会呼叫menuconfig这个程序让用户自己选定内核支持哪些设备。我们除了一般usb设备必须的之外,还要选定这些内容:

      SCSI Support

      <*> SCSI disk support

      <*> SCSI generic support

      <*> probe all LUNs on each SCSI devices

      选完了这些选项之后推出存盘,make menuconfig或genkernel --menuconfig all都会继续编译内核和模块。后者会把编译好的内核直接复制到/boot中去下次启动就直接可用了,用前者编译出来的模块保存在默认的特定的目录中,需要根据说明书自己复制到/boot去才能使用。

      用新的内核启动之后,/dev下面就会出现sda、sdb、sdc和sdd四个设备了,我们就可以用

      mkdir /mnt/usb (可选)

      mount /dev/sdc /mnt/usb

      来挂载第三个插槽中的sd卡了。

      关键词(Tags): #读卡器#S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相当非常强烈的支持!!!

      老兄是一年前才开始接触 Linux 的吗?然后就从 Gentoo 开始?我虽然有时候也用 Linux, 但一直没有什么全面的了解,到现在还不敢脱离 Windows 呢。

    • 家园 支持你一把

      虽然我还是用的Ubuntu,而且近期也不打算转到Gentoo。

      主要是见过几次在Gentoo下安装和更新软件包,太耗时间了。如果我有一台闲置的机器,估计会拿来试一试。

    • 家园 等着。顺便问,自己编译安装是为了一种挑战,还是为了显著提高性能?
      • 家园 编译成static的应用

        在对付大量的计算的任务效率有提高。

        我曾经用gentoo1.4模块之类的直接包含在kernel里。glibc也是static调用,应用程序没有改变,整体性能提升在10%

      • 家园 gentoo的好处

        在于它的可裁剪性,而性能方面没有多大突出。对于一般用户,完全没有必要原因换成gentoo。当然可以做吹牛资本是很多人硬要用gentoo的一大原因,不过这个就与技术无关了。

        各种linux distro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他们的软件都用同样的代码,区别就在打包管理上。其他distro一般都以提供二进制码包为主,好处就是省事,下了装了就可用。二进制码的包成分都是预编译好的,这样在编译时option的选择一般就是默认,或者把尽可能多的options编进去以适应更多应用平台。gentoo则以源码为主,下载源码在目标平台上编译,这样编译时选的option就可以更加贴身。它的portage特别是USE flag很好用。有人说gentoo更高效其实主要指着一点。

        我个人使用gentoo主要是为了给嵌入式系统用,可以搞出很紧凑的系统来。至于平时自己桌上机或笔记本,ubunto好不知多少倍。

      • 家园 先后顺序是:好玩+无聊+挑战

        始终认为这种行为得不偿失,没有需求的带动,这种行为没有多大意义。

      • 家园 从网上看来的评论,似乎两种情况都有

        但是,据说实测结果表明gentoo的编译设置对大部分软件性能提高很有限,有时甚至还不如其他binary distros。再加上安装和升级耗时不菲,随着硬件的不断进步,好像现在gentoo不那么有吸引力了。

        老鸟级的用户自己定制软件时,要修改的地方就多了,不是简单改几个编译参数的问题了。要说终极挑战,还得是做自己的专用distro(比方说用于嵌入式设备),从交叉编译toolchain开始。

    • 家园 花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