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侯说邓丽君 -- 锦候

共:💬65 🌺17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用狡辩,这样躲躲闪闪的特没劲。
              • 家园 消消气,消消气

                老兄不用这么动火气,锦候兄有时候说话就是那么个大炮筒子,有口无心的。我虽然跟他没啥交往,不过潜水经年,也看出个大概。呵呵,上个花儿,别生气了。

                • 家园 我倒不是要跟谁生气、对着干,都是成年人,没必要。

                  但他说话藏着掖着的,尽是些含沙射影、夹枪带棍的话,让人觉得他不是个实诚的君子。

                  还有什么爷的、妈的,这种话也说得出口,亏他还是受过良好教育、还在国外呆着的。

                  他也不是网上其他那些小孩,按他的话说,他应该与我年纪相差不大,怎么就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儿呢?

      • 家园 有何不可?

        像你这样因为个人喜好不同而在这里砸场子,还专门开一个帖子,倒真是让人怀疑你是怎么想的了。

        这又有何不可?锦候兄对萨苏有冒犯了吗?不然何来的“砸场子”?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行吗?

        • 家园 哈哈,兄台好兴致呀,接着写奇瑞吧。很好看!

          吵架很伤神。不干最好!

    • 家园 她就是为国民党政府做过收集情报的事情

      也没有什么不对啊,爱国有不对吗

      爱自己从小就在其下成长的旗帜有错吗

      为自己的国家政府做收集情报的事情,从道义上来说,

      又有什么错呢

      国民党政府干过很多坏事,但也干过好事,这同任何一个政府一样,

      作为一个国民,为自己的国家,军队服务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这里很多来自另一方的人对她,他们,当初的坚持

      表示敬佩,既有尊敬值得尊敬的对手的成分,也有

      同情他们心中不变的中国情结的成分。

      邓虽然不是军人,但她曾经服务的军人,她作为

      国民党的军人后代所代表的历史和中国情结令我们感到亲近,

      特别是在台湾目前的局势,对于同为中国人的我们来讲,

      这种情结更有共鸣的感受。而她的名人身份,只是更容易

      让她成为代表而已。

      • 家园 我那句说她不对了?你没问题吧?我很支持她的爱国呀!

        并且痛批萨苏给别人的爱国加引号。你想说什么?

        • 家园 老萨那是给官方媒体写的文章呢

          就这样不是还被删减了?

          我倒是觉得她多半是做过一些事情的,倒是不一定有什么成绩,国民党给她盖国旗,多半也是追求名人效应,以励志青年人

          • 家园 我早就说了呀!

            链接出处我们的看法很一致呀,根据西西河固定,和普通常识推算。按时间顺序,你的帖子出现在我的帖子之后,我应该没有抄袭的嫌疑。

            如果她真的做了工作就是情报人员了,那么说她是间谍也不冤枉她,也就不是不值一哂。

            至于由那么高级的官员去给她盖国旗,怕是不想你说得那么简单。

            以我对几个国家相关规定的了解,你的观点怕是很难说服我。那是极高的荣誉,不是随便可以拿来激励青年的,台湾应该没那么胡来。而且邓丽君那时也不是青年了,末期中年妇女了。

            拿一个她6,70年代的歌手来激励90年代末的青年?

            你的观点我不能同意,但是你可以坚持。

    • 家园 个人认为,如果没有经历过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时间

      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的影响,简单地来评说邓丽君的演唱水平我觉得没有意义。

      • 家园 就是没意义呀,

        一个歌手罢了,又死了那么久了!

        给她披什么红挂什么彩?

        有捧的,就要有踩的,总不能让我们穷人不说话了吧。我告诉你们说:现在不是20年前了,我们穷哥们也会上网了,也会聊天了,也会泡马子了!凡事不让我们穷哥们插一脚,那是肯定不行了

        我活跃下气氛,非得踩她一脚不可

        • 家园 你这话说得太离谱了,刚才回你的话你可能没看懂。

          我不想用你那种攻击性的语言,所以说得含混了一些。

          要按你的这种方式说话的话,我的确切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没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时间,亲身感受过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的影响的人,评说邓丽君的演唱水平是毫无意义的。

          • 家园 奥,那倒是不好意思了,我爱开玩笑,您不喜欢向您道歉。

            很对不起,我在和您不熟悉的情况下和您开玩笑影响了您的心情,很抱歉。

            下面按您的方式一的答复您一下:

            我不想用你那种攻击性的语言,所以说得含混了一些。

            我倒没想攻击谁,这句大概是说

            一个歌手罢了,又死了那么久了!
            这句,这个是有情绪化的倾向,但是也确实不是攻击性语言,对事实的一个陈述罢了。攻击性语言是一个法律术语,根据我的了解攻击性语言和侮辱性语言是不同的,攻击性语言的英文说法是:aggressive language 侮辱性语言是oral abuse,还有一种是aggressive body language.这里的攻击性语言的定义是以达到某种目的为目标的含有威胁或者类是威胁的语言,这个是我以前想上pre lawschool就去听了几节课,现在记下的就这么多了,基本意思应该差不多,我的英文不是很好,过了时间又久了,不敢保证全对了,那是个很长的定义,没本事背下来。我自己感觉到不至于够了这个标准。不过谢谢你提醒。

            要按你的这种方式说话的话,我的确切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没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时间,亲身感受过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的影响的人,评说邓丽君的演唱水平是毫无意义的

            您的意思大概是想说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很抱歉再次让您失望了,我确实经历过那个年代。那时正是追星的时候,她的歌当时听的是个刺激,偷听敌台,不过确实没觉得她唱的好,听了个新鲜罢了。她当时的影响我也有些体会,同学中有被抓的,她的照片和歌词手抄本,在同学中偷偷流传。

            我想我接触港台及外国的电台和节目比大多数的同龄人要早一些,我家所在的大学有些特殊任务,以前是军事编制。我小时候常去有些试验室,具体不说了,我那个时候就可以收听到港台的正规的广播节目了,邓丽君的歌有这一号人,但是没特别喜欢过。其他节目也确实没有过兴趣,广告太多,而且说话听不懂。年纪小吧,我知道邓丽君怕是不知道邓小平要早一些,那个时候就知道毛主席,华主席的,不太听说邓小平。89年我们学校的学生把雷达对准亚洲一号卫星24小时接受美国之音的节目,并且把美国之音连到校内广播上,给大家进行民主教育。以为大家爱听,结果被教职工家属痛骂,谁没听过?搞得那些学生很难过。

            个人看来演唱水平有很可观的由来已久的基本上为大多数国家的专业及业余人士所遵守和接受的行业标准的,这个大概应该没什么问题。创作可以是主观,但是演唱水平是相对客观的,当然有很强烈的主观因素。然而这个和演唱水平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每个人的欣赏习惯,很多人不能接受重金属摇滚,但是并不是说重金属摇滚的乐手就没有水平的高低了。邓丽君的演唱水平也是一样,一定有一个客观的比较专业的评价,据我所知音乐界对邓丽君的演唱水平评价并不高。像我这样的业余听众大部分要靠自己的感觉和欣赏习惯了。有向萨苏那样喜欢她的,应该也会有像我这样不那么喜欢她的,我当然也能接受甚至有些人将其斥之为靡靡之音,讨厌她的,个人的欣赏习惯罢了。不是什么大是大非,国家民族的问题,我绝对尊重任何一个人从任何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她,讨厌她,或者厌恶她,或者同情她,或者迷恋她,或者吹捧她,或者贬低她,或者打压她,我绝对支持任何一个种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肤色,任何一年龄段的人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和欣赏习惯去评价邓丽君的演唱水平。

            至于您说的没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时间,亲身感受过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的影响的人,评说邓丽君的演唱水平是毫无意义的

            我的理解是您认为她在当时的大陆人中间影响大,名气大。

            她的歌曲在那个年代对听着几台样板戏过了10年的中国人的影响,窃以为这个影响和演唱水平无关。那个时候任何一个从港台来的歌手都可以引起巨大的轰动,毕竟10亿人的耳朵听了整整10年的同样的旋律,同样的节奏,同样服装,同样的风格的音乐,新鲜感怕是不能证明演唱水平的。

            说个人大家都知道,张明敏这个香港的银行职员,不入流的歌手,却可以在80年代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连着唱了4,5首歌,并且在后来的几年中红遍大江南北,提起我的中国心就必然提起张明敏。他的影响也差不多了吧能说明他的演唱水平吗?我想是不能,影响大不能说明专业水平高,可能是臭名昭著也未可知。如果说影响大就是演唱水平高,那拉登的影响也蛮大了!

            我绝对尊重您喜欢她,欣赏她的权利。她有您这样的fan,是她的福气。

            同时我也坚决的捍卫我和其他任何人对她的演唱水平在没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完全的根据基本的个人的音乐修养,欣赏习惯给出自己的评价的权利。

            谢谢!

            • 家园 其实争论的气氛很好,要文斗不用武斗。

              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希望对方也能同样理解。

              小时候邓的歌是被作为靡靡之音来处理的,好像84年严打的时候就有因此获罪(或数罪并罚,记不清楚了)。半开禁的时候听过几次,除了绵软一些似乎反特,战争片中国府女播音员的声音,也没其他的感觉,

              当年还是懵懂的年纪。

              再后来邓的歌已经被作为“老歌”,选了几曲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发现在歌声里心在一波一波的下沉,

              才体会出啥叫靡靡之音-----当年领导们真是高瞻远瞩,深怕我等陷入此中,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不过邓的歌声中弥漫的那种女性气息确实很让我心仪。

              唉,我又不知所云了,怕是这中了的毒发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