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东风与西风(一) -- 晨枫

共:💬308 🌺3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篇文章早就变成月经贴了

            月贴月经贴。转来转去。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可谓是遍地,放狗看看就是了。

            转的快了,冲击波大,是很惊人的,这也是破坏因素之一

            不要以为小就一定滚的

            这倒是的,但是你那三八大盖比那也不太合适。。

            就算是在美国人那篇章里。他也认为5.8的杀伤力大于AK47子弹30%,好像美国人没有抱怨AK47的杀伤力小阿

            SB有段时间不去了。以前挺好的,有段时间有些拿外资的(也许不是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在哪里搅浑水。不过总比TY好些,人家那里就是人家的风格。乱,就乱了,怎么着

            至于新郎搜狐那里,鉴于人家拿了钱,咱就不好说什么了。

    • 家园 【原创】东风和西风(八)(完)

      步枪的发展离不开子弹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北约5.56毫米弹已经成为西方步枪发展的瓶颈,各种加大威力但口径依然小于7.62毫米的新子弹正在不断涌现。但子弹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超越常规思路,这里面有几条思路。一是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即所谓APFSDS,用金蝉脱壳的办法,增加向前的动量,使飞镖一样细长的子弹打到骇人的速度。Steyer参加美国“先进战斗步枪”(Advanced Combat Rifle,简称ACR)的枪口初速可以达到1500米/秒,飞行到1000米是还有1200米/秒的存速。由于飞行时间大大缩短,在通常的战斗距离(300米以内)提前量都不需要考虑。但只有1.8毫米直径的特别细长、轻小的飞镖在侧风下的稳定性有问题,射击精度还不及5.56毫米弹。另外,APFSDS的成本太高,作为大量消耗的步兵弹药,连美国也受不了。第二条思路是霰弹,子弹出膛后,在一定距离上释放出几个小飞镖,用一定的散步达到更高的命中率,但实际试验证明,效果并不像理论上那么好,同样有轻小飞镖的问题。第三个思路则是无壳弹药,节约弹壳的重量,省却制造弹壳但被大量抛弃的材料,又避免了卡壳的最大的隐患。但无壳弹药的发射药在高温下的稳定性不容易解决,连续射击后容易自燃。另外无壳弹药的发射药没有弹壳的保护,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容易破损、受潮,影响使用。德国HK的G11使用4.7毫米无壳弹,在柏林墙倒塌时已经接近实战要求,但两德统一的巨大开支使德国军方对继续投资失去了胃口,G11功亏一篑,最后由远为简单的常规G36代替。还有一个思路没有太大的革命性,只是在材料技术上做文章,就是用塑料做弹壳。塑料弹壳可以大量节约金属材料,简化制造工艺,减轻子弹全重,在强度和耐高温方面也可以达到要求,但塑料弹壳的导热不好,没有了金属弹壳在抛出时带走热量的效果,所以枪容易过热。无壳弹药也有这个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几种试验性子弹,右面四种为无壳弹,其中右二和右一分别为G11用的4.7毫米弹早期型号和后期型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后期无壳弹变成所谓埋头弹,弹头整个缩到发射药里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使用无壳弹的HK G11步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G11的装弹和闭锁也很特别,弹槽垂直时装弹,所以子弹是大头朝下竖排的;旋转90度成水平时,准备发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teyer ACR步枪,曾参加竞争,准备取代M16步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teyer ACR使用飞镖一样的子弹,初速和弹道终端存速高,但5.56毫米子弹尚且有驻止能力的问题,只有1.8毫米直径的飞镖就更使人不放心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的OICW属于所谓“未来步枪”,打算将固定的枪榴弹发射器、常规步枪和火控系统结合在一起,精确控制步枪命中率和枪榴弹的定时引爆空炸,大大提高步兵火力,但太过笨重、昂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国的PAPOP更加笨重、昂贵

      在子弹没有显著进展的时候,变化就要来自步枪本身了。70年代开始,欧洲接连推出几种无托步枪,其中AUG、SA80/L85、FAMAS相继进入现役。这掀起了步枪的有托无托之争。小口径子弹在减轻重量的时候而威力不亚于中口径子弹的诀窍在于更高的速度,而更高的速度来自于较长的枪管。现在车载和直升机载作战要求步枪要短小,所以折叠托和短管步枪层出不穷。但短管使子弹的初速下降,对小口径子弹的威力是致命的。就这一点来说,无托步枪是有相当道理的,可以在不加长全枪长的情况下,加长枪管的长度,保证小口径子弹的威力。无托步枪一般重心落在握把和扳机附近,全枪重量平衡较好,握持和射击比较稳定,容易射击精确。在各国军界对无托步枪的质疑不断的情况下,近年来好几种新突击步枪都是无托,如中国的95式、以色列的Tavor、新加坡的SAR-21、比利时的FN2000。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大量使用短管的M4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证明了无托步枪的必要性。至于左撇子问题,FN2000采用向前右方抛壳的思路,不一定完美,但不失一个思路。无托步枪当然不是没有问题的,除了外观和习惯的问题外,无托步枪的左右手握持距离较近,抛壳口离脸较近,噪声和热量都较大。另外,无托步枪如果缩短枪管的话,全枪就前轻后重,不容易平衡。而且短管的无托步枪的枪托依然不变,缩短全枪长度的效果不像有托的短管、折叠托明显。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将无托步枪的枪托也缩短,增加伸缩托以适合需要全长枪托的需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奥地利AUG是第一种大规模列装的无托步枪,由于全枪平衡好,枪管长,射击十分精确。在澳大利亚陆军列装后,澳大利亚陆军很快被迫调高神枪手的标准,否则人人都成神枪手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UG也是首先使用塑料弹匣的,射手可以容易地看到里面还有多少子弹留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使用全长枪管的AUG的总长也和短管的有托步枪差不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UG也首先采用前握把,有利于控制连发射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很有意思的一对:MG3和AUG,一个是二战时代MG42的后代,一个是“空间时代”的超现代的一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UG在澳大利亚部队手里在伊拉克经受了实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国FAMAS是另一种著名的欧洲无托步枪,这张图是第一次看到左撇子打FAMA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超大的提把式FAMAS的一个特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扳机护圈无遮无拦的,不知道是不是算一个失败?这是法国精锐的阿尔卑斯山地步兵,那特别的贝雷帽和帽徽里的阿尔卑斯号角就是标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装上瞄准镜后,瞄准线之高和95式有一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利时著名枪械厂家FN推出新的FN2000,总觉得比较脆弱,不大结实似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N2000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抛壳口,设在枪前部,左撇子使用时,热气和弹壳也没有影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色列的Tavor也是无托设计

      在探索提高步兵战斗力的过程中,美国和法国都研制了所谓“未来步枪”,在美国,这就是OICW计划,将步枪和榴弹发射器结合在一起,并配备火控系统,可以在发射的瞬时装定榴弹引爆时间,达到在敌人头顶上空炸的效果。这是M16加M203的符合逻辑的进一步发展,但整个系统重量太大,太复杂,成本和战场可靠性都不现实,在短时间内大量装备的可能性很小。

      美军对M16一直既爱又恨,恨的一部分就是因为M16不成枪族。在M16的老对手AK47形成枪族近50年后,M16依然不能形成枪族,这几乎是不可原谅的罪孽。OICW计划取消后,其中的步枪部分被简化为XM8,作为单独的一个新的计划。XM8是按照美军要求改进的HK G36,这本来可以成为美军的第一个枪族,但XM8最后还是取消了,因为比M16的性能提高不足与弥补换装成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OICW计划取消后,其中步枪部分抽出来,单独搞了XM8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HK G36按照美军要求改进而来的,目的要形成突击步枪、轻机枪、短突击步枪等一个完整的枪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N94原本要取代AK74,成为俄军下一代突击步枪,点射时,前两发可以达到惊人的1800发/分的射速,在枪管由于后坐而上跳之前,子弹已经离开枪口,应该大大提高命中精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落选的AEK971则继承了AK的优良传统,比AN94要简单、结实、轻巧,精度和连发射击控制也比过去的AK有很大的提高。难怪,这是卡拉什尼科夫的儿子Sergey Koksharov设计的。奇怪的是,父子怎么不同姓?

      虽然步枪是装备数量最大的武器,但和隐身战斗机、反卫星武器、战场机器人什么的相比,步枪和子弹是太微不足道的东西。然而,在机器和电脑在战场上越来越居主导地位的时候,精锐步兵依然在战争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不管未来步兵轻武器如何智能化,步枪的可靠性和威力依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美国的OICW计划、ACR步枪、XM8步枪等相继落马,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在武器的威力、成本、重量和战场实用性中取得较好的平衡。俄罗斯的AN-94突击步枪的连射或点射中的前两发子弹达到1800发/分的惊人射速,在枪口尚未来得及上跳时,子弹已经离开枪口,大大提高了命中概率。两发之后,AN94的射速下降到更为实际的600发/分,以便于控制,节约弹药,和减少磨损。但AN94的机构太过复杂,可靠性低于已经习惯于卡拉什尼科夫的传奇式标准的俄军的期望,加上俄罗斯的军费紧缩,因此没有能够得到大量列装。95和03式结合了AK47的活塞导气式的可靠性,加上M16的精确与小口径弹,但又超越了AK47的活塞导气式的水平,和M16的小口径弹的水平,代表了轻武器的螺旋形上升的一个新高度。在世界范围内,活塞导气式和小口径弹的结合也是现代突击步枪的共同方向,东风和西风没有互相压倒对方,反而合而为一了。

      • 家园 见过那个AUG

        新西兰也在用,感觉已经够不结实的了. 塑料件做工很粗糙. 例如扳机后上方转换设速的那个按钮,觉得跟国内九十年代用的那种开关在灯头上的电灯用的开关差不多.塑料件接口的地方缝隙比较大.而且也没觉得轻了多少.反到是枪身的重心不太舒服.拿在手里的感觉跟咱81杠比差的远了

      • 家园 【花】挑个小bug:应该是霰XIAN4弹

        第二条思路是

      • 家园 哈,殊途同归
      • 家园 花!弹药是个大问题。目前无壳弹和塑料弹壳还都不行。

        通常弹壳是铜合金的吧?成本还是不便宜的。在现代战争平均20万发子弹才一个杀伤的比例下(不知道是否准确,大概不会差到哪去),是否太不合算了?算一发子弹平均成本人民币0.1元,20万发子弹就是2万咧,是否发展榴弹类武器有更高的效率呢?在现代战争中90%的杀伤属于破片杀伤,也就是由榴弹杀伤的。从各国发展的所谓先进步枪都带有榴弹这个趋势看,无疑这是个方向。

        现在铜价也是越来越高,以后打仗也越来越贵,没有铜资源的国家就别打了,哈哈。听说95的子弹用的是钢合金弹壳,成本比铜便宜,不知晨大是否能说说?

        • 家园 嘿,包子已经蒸了一半,牛刀兄就不要推却啦

          听说95的子弹用的是钢合金弹壳,成本比铜便宜

          用钢做弹壳,以前也有人试过,好像太硬,装弹、抛壳没有铜壳顺畅?

          • 家园 TG已经基本实现以钢代铜

            除了手枪弹仍然采用铜壳外,现在7.62毫米及以下口径的步枪弹基本都是钢壳覆铜或直接覆漆,但是再大口径的枪弹及炮弹仍旧需要铜壳。不过带来的后果就是为了抽壳顺利,将弹壳锥度设计得很大,弹匣弧度比直弯直构型的5.56弹匣更弯曲,而且天生比直弹壳的射击精度要差

            • 家园 中国这个缺铜实在是个麻烦,不仅电子和电器工业受制约,连军工

              都被影响。

              但是再大口径的枪弹及炮弹仍旧需要铜壳

              记得在世界军事论坛上看到一幅照片,咱们自己的730近防在舰上开火,黄澄澄的弹壳哗啦啦地直接奔海里去了。底下一个网友的评论是“那都是铜哦”。

              看来无壳弹或液体发射药,甚至是电磁发射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不知道咱们的研究水平如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