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响应温相号召】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 第二砖 -- 燕人狂徒

共:💬3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响应温相号召】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 第二砖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好事者认为这是主席野心的体现,表达出一个独裁者的心声。我觉得这种理解很好笑,完全是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一个伟人的抱负。主席写这首词时刚刚32岁,也不是党内核心人物,以主席的政治智慧来看,当时表达的不可能是独裁者心声之类的东东(要是真的如此,其就不可能成为震惊中外的红色领袖了,赫赫)。事实上,主席指的是: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

主席应该不是中国第一批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而且据说也没有看过马恩全集。但是,他的很多地方却暗暗的契合了马克思思想,同时加入了自己结合中国现状的理解。

主席理解在中国什么人才是最彻底的革命者。马克思认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才会有彻底的革命者;而农民则是革命的改造对象,因为他们是私人财产拥有者。那么在中国这样的思想适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那个年代,谁也没有能力去了解整个世界的情况,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在自己有限的见识的基础上来提取理论,不像今天互联网这么发达,坐在家里就能知晓天下事。由此,完全采用拿来主义是不现实的,因为我国那时并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没有马克思所说的必然存在的大量无产阶级工人。那么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并不适用于中国呢?那也未必。我们是没有那么多工人,但是我国的农民并不少。我国的农民和西方的农民又不太一样:西方是农民拥有土地,属于私产者;中国则大部分农民没有土地,是彻头彻尾的无产者。这样一来,我国的无产阶级比起西方来说,人数更为众多,换言之,若是组织起来的话,力量更为强大。

革命从城市发起,这已经在西方经历了若干次的实践了。最先取得成功的就是中国的邻居――苏联。我国的共产主义者当年还很稚嫩,接受苏联老大哥的指点当然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教条主义是必定失败的,最初的城市革命陆续以失败告终。可以这样说,中国红色革命的辉煌是从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开始的。中国农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其革命性是很坚决的,在有力的领导下基本上不会和敌人妥协。最终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尽管农民军的敌人是武装到牙齿的正规部队,然而终究还是被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们所打败。

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又有人提议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入宪法里了。嘿嘿,既然有了若干私产者,而且是动则若干亿的私产,那么必然会产生相对多数的无产者。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无产者必定是比私产者多得多的。那么最终又会如何呢?我想饱经革命洗礼的中国无产阶级不会这么快就忘了怎样进行阶级斗争的吧,一旦“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被写入宪法里去,阶级矛盾将又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了(请恕俺乌鸦嘴)。

所以呢,不要挖空心思想着什么保护私有财产,只有消灭私有财产,才能消灭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才会指日可待。主席早在近80年以前就说过了,主宰苍茫大地的是无产阶级,要是谁主动脱离无产阶级的阵营,就意味着他已经没资格主宰苍茫大地了,嘿嘿,只有被人主宰的资格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