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可疑的于丹 -- 淡淡微风

共:💬99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总觉得于丹现象的正面意义更大

话说到头里,我没怎么看过于丹的《百家讲坛》,也没怎么读过《论语》、《庄子》,在学问上没有发言权。

另外,不好意思,下面这些话没有针对微风的意思,微风的讨论态度很平和,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可惜,在对易、于的质疑声中,持这样态度的人太少了。

于丹火了,估计她因此也赚了很多钱,于是喝彩声很多,叫骂声似乎更多。喝彩叫好的人们说,幸亏出了个于丹,才让许许多多普通人第一次真真正正、踏踏实实的读起了《论语》、《庄子》的原文,如果没有于丹,恐怕这些人根本连“论语、庄子”这四个字都不会有兴趣;叫骂的人说,于丹真是误人子弟,连自己还不懂《论语》、《庄子》,居然就敢给别人乱讲、胡讲,更搞不懂的是,为什么这么个“不懂装懂”的人居然就这么火呢?为什么居然突然间就赚了大钱了呢?为什么我这么精通《论语》、《庄子》的人就出不了名赚不到钱呢?

在中国有种很奇怪的现象,有普及科学的科普却很少有普及文学的文普,从这点来说,《百家讲坛》真的作了一件大好事,它让“高深莫测”的文学学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亲民”,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三国”(易中天)、“明清史”(阎崇年)、《论语》(于丹)…………还可以用这么通俗的方式讲述,于是喜欢《百家讲坛》的人多了、易中天们火了、有些人就眼红了……

易中天、于丹们讲述的观点对错与否暂且不论,起码他们为普及学术到普通人群起了不能忽视的作用。倒是那些只会叫骂的人们,当易中天火了,他们就开始骂易中天,于丹火了,他们就开始骂于丹,可除了叫骂之外,却看不到他们肯“放下架子”做一些普及学术的工作,这让人不由得想到,他们除了会骂人之外,真的懂学术么?

文人相轻,看来这句老话是不错的,可是,只会骂人的文人,还能叫做文人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