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老片重温 - “达契亚人” 与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征服达契亚 -- 煮酒正熟

共:💬41 🌺6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历史上的罗马-达契亚战争

罗马尼亚的上古居民,被称作“盖特-达契亚人”,简称达契亚人(罗马尼亚文是 Dacii,英文是Dacian)。达契亚人是现存史料记载中那片土地上最早的居民,虽然古希腊人在元前七世纪也已开始在黑海沿岸建立殖民城邦了。达契亚人以特兰西瓦尼亚 为中心,建立了许多国家。 (Transylvania,看过“吸血惊情四百年”即 Dracula 吧?) 至元前44年,达契亚第一位民族猛人 布雷比斯塔 (Burebista) 首次统一了达契亚,建立了达契亚王国。但当布雷比斯塔遇刺身亡后,王国旋即分裂为四、五个小国。

分裂状态一直持续到公元80年之后。这时,达契亚历史上的第二位雄主,丢潘尼乌斯(Diurpaneus) 出世,以萨米泽杰图萨 (Sarmizegetusa) 为中心,再度统一达契亚,建立达契亚王国,并改革军制,重振军威。崛起之后的达契亚王国于公元85年始,频频入寇掳掠 位于多瑙河南岸的 罗马帝国的摩西亚行省 (Province of Moesia,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摩西亚行省之于罗马帝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东三省之于我国。参加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公元85年的一次大规模入寇行动中,摩西亚遭 达契亚 铁骑蹂躏,帝国的摩西亚行省总督萨比努斯力战身亡。罗马皇帝图密善(Domition, 81-96年在位) 接战报后不胜愤怒,于公元86年钦点帐前亲军主将弗斯库斯为东征副帅,提督至少5-6个军团的罗马大军东征达契亚。(Cornelius Fuscus, Prefect of Praetorian Guards) 罗马军团取得一些局部战役的胜利。图密善自知军事才华不及乃父韦帕芗和乃兄提图斯,急需军功以强化自己的威权;另外自己离开罗马太久 亦恐生不测,所以图密善留下心腹重将弗斯库斯,自己返回罗马,庆祝其个人军事生涯中的第二次胜利 (第一次是击败某日尔曼游牧部落)。

公元86年下半年,军权在握的弗斯库斯轻敌冒进,率5-6个军团悍然渡过多瑙河,进逼达契亚王国腹地。行军中,弗斯库斯所在的两个军团于Tapae (今罗马尼亚南部) 遭达契亚主力精锐的伏击,由凯撒一手创建于高卢且拥有光荣战史的罗马第五军团 --- 高卢云雀军团 (Legio V, Lark Legion) 几遭灭顶之灾,该军团大部将士皆没于是役,军团光辉传统和荣耀的标志 --- 军杖,亦为达契亚人所获。罗马帝国是役最高统帅 弗斯库斯将军亦战死军中。此战罗马方面阵亡将士约一个军团。

电影“达契亚人”中,达契亚人设伏大败罗马军团、夺其军杖的情节,应该就是以这一史实为原型的。影片保留了弗斯库斯这个人物,但却将皇帝换成了图拉真,还杜撰了塞维卢斯这样一个史籍中不存在的人物;另外影片并未安排弗斯库斯直接战死是役,而是让他以一个阴谋篡逆的野心家形像,死于与塞维卢斯的决斗。这些都是影片叙事与历史真实的不同之处。

丢潘尼乌斯因在此战中的神勇表现,而改名为“万人敌”,音译为德切巴尔。拉丁语 / 罗马尼亚语为 Decebal, 大意为 "as strong as ten",其中Bal 是英勇强壮之意,而 Dece 就是十个的意思,学过英语的小碰油不会感到惊奇吧?英语则为Decebalus,所以也有人译作德斯巴鲁斯。因拉丁语中 ce 发“切”的音而不是“斯”,因此后文将一律以德切巴尔称呼此人。

“万人敌”德切巴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罗马皇帝图密善接败报后,急遣另两位罗马将军前往摩西亚行省稳定战局。摩西亚行省被分为上下两部。局面得到稳定之后,图密善继续增兵摩西亚,以备复仇之战。

公元88年,素有纪律严明、谨慎持重之称的尤利安努斯将军 (Tettius Julianus) (大约是王翦 廉颇一流人物吧),被任命为上摩西亚总督,提调摩西亚之地罗马各军团,侵入达契亚,重燃战火,并于上次遇伏惨败之处 --- Tapae --- 一举击败了达契亚军。按原计划罗马军应继续北上,进逼达契亚首府萨米泽杰图萨,但谨慎的尤利安努斯将军认为达契亚主力尚在,冒然深入易为所算,因此暂时按兵不动。此时德切巴尔亦遣使议和。图密善深恨达契亚,因此拒绝议和。这大概是公元88年年底的事。

多瑙河畔战事未定,北方再起狼烟。帝国的上日尔曼总督萨特尼乌斯,率所部十四和十六军团,于89年1月起兵反对图密善。此次兵变虽很快被扑灭,但却打乱了图密善的整体布局,因为参与兵变的两支军团需要整编、调离。

公元89年夏季,图密善接受达契亚人的议和请求,却又在Pannonia 地区与两支日尔曼部落 马尔科曼尼人 和 夸地人 开战。对于图密善在不利情势下与仇敌议和却在另一处重启战端,我个人有个猜测。在展开我的分析之前,想先介绍一下背景情况。

Pannonia位于达契亚西部偏南,大致是今天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以及匈牙利南部一带。图密善本来与他们定有协议,要求他们配合自己进攻达契亚。但后来两个部落因故拒绝执行这个协议了,并且据后人推测有可能他们转与达契亚签订了某种协议(因为一贯行事理智的罗马人忽然蛮不讲理地杀掉了他们的来使)。

据此我的推测是:图密善心目中的劲敌始终都是达契亚人,为了能集中力量对付强大的达契亚人,需要先压住势力较弱的马尔科曼尼人和夸地人这两股力量。如同后汉三分之际,曹瞒为北上与袁绍决战计,特意先南征,击溃并赶跑了刘备。另外,图密善大概认为,帝国刚经历北方的兵变,军力捉襟见肘,莱茵河一线急需兵力补充,而能调用之兵只有多瑙河南岸的那六个左右军团。所以只好先摁耐下复仇怒火,与仇敌休战议和,以便调出两个军团来充实莱茵河一线的布防空虚。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图密善在议和时,居然允诺付给达契亚巨额“岁金”(tribute),并因此遭到元老院的异议。对此我的猜测是:当时日尔曼和其他蛮族部落的南迁无孔不入,其中有一些就是从达契亚方向渗入进来的。鉴于帝国军力疲惫,图密善不仅要争取与达契亚的短时间和平,还需要借助达契亚的力量来抑制那些蛮族的渗透。

这些是公元89年的事。

罗马皇帝图密善 (公元81-96年在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密善军事方面遭遇的诸多困境,令其政治威权和资本遭到削弱;在镇压北方兵变过程中 图密善以惩治叛逆为名,赏赐告密,诛除显贵,个人专制变本加厉,树敌无数,与元老院关系恶劣。所有这些因素迭加起来,终于在公元96年的一次政变中,图密善被元老院中的反对派杀死。元老院趁机宣布图密善为罗马人民公敌,并推举旧贵族元老出身的涅尔瓦为新皇帝。

涅尔瓦登基后不久,就迫于情势不得不收战功卓著的图拉真为螟蛉义子。

至此,罗马帝国中的一位重头人物 --- 玛尔克斯-乌尔普鲁斯-涅尔瓦-图拉依阿努斯,即图拉真 --- 即将出场。

元宝推荐:晨枫, 通宝推:打铁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