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所认识的基督教 -- 数字马甲

共:💬155 🌺1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好解释

  有压迫才有反抗,压迫越深反抗愈烈,最终以爆发形式出现跃变式的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世界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也总不是单一格局的。反过来想想似乎也只能这样,否则先进的永远先进,落后的永远落后,那么这个世界的发展也就没有任何悬念可言了。

  中国社会由于对宗教的包容,中国宗教也未因此能发展成牵制人们思想的国教,也就没有用教义去硬性解释社会的各种现象,有足够的弹性。而基督教对思想的钳制是极其严重,在明显与现实矛盾的情况下甚至不惜动用宗教裁判所去审判制裁乃至火刑处死质疑者,在事实面前当然这是徒劳的,在大众面前这只能激起更大的反弹。从基督教的分裂来讲也是如此,东西的公教正教分家,进而是从教权统治黑暗的公教(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说的就是它)分裂出来各种新教,不同样反应这个趋势。

  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率先形成了一系列的诸如科举取仕制度、赈灾济世体制、分隶设曹的省部行政制度、断案告状的司法程序配套制度,造就了一个成熟稳定的大一统农耕社会封建制度,能抵抗千年间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动乱。但也正因为如此,也陷入了僵化守旧停滞不前。西方没有这套世俗政治体制,而宗教对世俗的干预更是无恐不入,往往政治问题宗教问题往往联袂而至,从而造成更广泛更剧烈的社会动荡。古语云: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依。动荡的社会往往是新生制度的助产士,中国的春秋战乱和欧洲的近代动荡似乎都印证了这一点。

  到了天朝时代逐渐形成的中国文人眼里就只有强者,自己则为了攀龙附凤的寄生生活则日益变得鼠目寸光,在欧洲兴起前后只要没有彻底用武力和经济压倒自己,在他们眼里只能不开化的蛮邦之地没法和天朝相比因此不屑一顾。捧着中国古代圣人的经典看不到天朝的潜在危机而思变革,更看不到那动荡的欧洲蛮邦发生的一切所孕育的希望。当然后来被人家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怕了,经济科技也全面落后,不去反思根本去直面世界去思考去实践,而只是丢掉子曰诗云摇身一变背起西方近代哲人的书本文字。开口就是中国现在不行过去不行而且是一贯地不行,中国国民素质低下甚至人种劣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简直是对世界的一种亵渎。而欧美则是天堂、是乐园、是净土,是中国不二的照猫画虎的样板,并且历史上一直如此,甚至于连作为如同类似于民国后女人因过去缠足而残留的小脚一样的历史遗留物——基督教和君主都值得称赞夸奖。中国只能东施效颦全盘西化甚至改造人种回炉另造一切向西方看齐。

  这种一贯正确总是有理的思想按照现实去编造原因的“存在即合理”的思维方式,又如何能使得中国产生进步,要知道历史上的中国教育文化可是长期被这类人所垄断,改革后又再次被这些人垄断,并通过这二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又把这种思想笼罩了整个中国社会,网上网下的受其荼毒的国人可远非一两个,两三个,而是车载斗量俯首皆是。西西河的许多名嘴也尽可以自我反思一下,不过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太现实的,他们正自我感觉良好得直追不知道比利时在何方有多大的满清时代的庙堂科举老爷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