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春节见闻(二)大学城 -- 陈经

共:💬59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春节见闻(二)大学城

春节见闻(二)大学城

(本节内容也是春节回家看到的,但与上节中非合作论坛完全无关,另开一贴。)

我小时候上学,要穿过一大片农田走着到另外一个单位的子弟小学。路上还经过三条小河,夏天中午就跳进河中捉鱼摸螃蟹,玩得很是快活。秋高气爽的时候,我找一个小山包,放一把火全烧光,躲在一旁看,那高兴劲,就别提了。春天山包上有不少草莓可摘,走过稻田随手扯下几根嫩稻杆,一片清香。儿子现在整天就是电视与一堆玩具,我觉得没劲得很。

十年前和少时伙伴回去过一次。站在一高处眺望四周,山川河流农田都仍是旧时风景,就是农民的房子从茅草屋变成了二层或三层砖房。四下里有不少围墙围起来的效区单位,这冰箱厂那电表厂,这边林业学校那边电力大学,散布其间,到是有些新房子,也不太显眼。

这次回去,听说当地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开发区,完全变了样,什么大学城,又是什么新农村,光听形容也想不明白。和几个春节回来的少时伙伴一合计,都很有兴趣。带上老婆儿子,叫了出租车就奔了过去。

估摸着开到了地,就开始迷糊了。记得清清楚楚的小时候的山山水水,本以为要摸到我们原来住的单位去没有问题。不料连门都找不到,问了几个人兜了好几圈才摸到门口。门里面的建筑到还认识,门外面的就全摸瞎了。

原来小时穿过的那一大片四四方方的农田,全部消失了。上面四四方方地起了N*M个一模一样的三层楼黄房子,N>10, M>25。我等不曾料想会有这等事,是以找不着门。原来各单位围墙外面都是农田,现在四处走走,各个方向一块农田都没见到。有不少地圈起来还没开建。那些我小时摘草莓放火烧的山包,全都被铲平了。三条河,一条在一个桥下被淤死,一条完全没影了,剩下一条两边铺了水泥,变成一个排水沟。本想和儿子解释我以前是怎么玩的,这也没法说了。

一打听,这才知道来龙去脉。这N*M的矩阵,就是所谓的新农村。其实都不是农民了,没有地了,都是城市户口,只能算是新镇子。当地搞了一个巨大的城北开发区,一直圈到我小时住的地方。我早有听闻,只是没想到会搞到那么远,少时每日乘车到城里上中学,开到城市边缘的江边桥头就要半小时。怪不得一路行来真的一块田都没见到。

这个开发区出头将区内所有农民的地都收掉,统一搞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信平整路面)。小山包就是这样被干掉的。然后把地卖给各新进驻或者原来就在开发区内的企事业单位。我小时候住的电力学校28年前向北郊林场买地的时候,300元一亩买了300多亩地。后来陆续买成600亩,最近买的100多亩,已经是10万元一亩。

我们本能地以为这些失地农民会生活困难,搞不好要游行。哪知全不是这么回事,这些农民都非常高兴地发财了。政府把他们全数搬进N*M的矩阵(这种矩阵不止一处)里,一幢房两户,产权也是他们的。二三楼住人,一楼是两个门面,可以做生意,饭馆就一百多家,小旅馆、网吧之类的也很多。此地农民种地原先收入不高,月收入不超过500元。现在租店面给人经营就是至少一月2000,还可以自己经营店面。发现不少户门口有小汽车。年初二不会有外人来此,显然是农民自己买的,估计是经营得法的农户买的。他们的生活完全与农村没有关系了,粮食菜蔬都是买的。

但这么多店面都有生意,可不容易,主要靠的是周围的三个学校。一个是我们的电力学校,原先只有五六百学生,现在居然搞到12000学生。对面的林业学校被不远处的财大气粗的财经大学兼并了当新校区,建起的新房子是此地最好的,也是上万学生。旁边还有一个商贸旅游学校也有四五千学生。这么多学生冲进矩阵消费,才支撑起这个新镇子。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