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挖个洞到中国去”系列 -- 骨头龙

共:💬44 🌺1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故国三千里

骨头接触台湾的同胞比较多的时候,是当年在学校里。刚开始的时候,骨头对台胞们还是挺有好感的。台湾来的同学大多长的很秀气,说话也细声细气很“温柔”也很有礼貌,包括男生也是如此,按照大陆同学的观念,有些娘娘腔了。不过骨头可不这么认为。男人 是不是够“爷们”,不在于声音够不够大,胸毛够不够密。温婉如女子者,也不乏慷慨激昂之辈;形容豪迈者,也有心曲如钩之徒。

现在全世界的年轻人穿衣服都很像,加上大家都是标准的中国人面孔,别说老美,不张嘴中国人自己都不容易分清谁是大陆的,谁是台湾的。骨头在的地方中国人也多,这么多黄面孔凑在一起,反正骨头是一看就心生亲近之情。

交往久了,味道就慢慢变了。渐渐的大陆的凑在一起,台湾的是另外一拨,各有各的圈子。其实没有什么过节,大家社会经验都不少,没有谁会说起那个敏感话题,一般聊聊也就是吃饭,party,功课什么的。别扭都是从小事上来的。比如台湾学生从来都只说自己是台湾来的,或者是台湾人。单独这么一句好像没什么,但是有时有个冒失鬼问“Are you from China?”,那边回一句“No, I’m from Taiwan.”,傍边的大陆学生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可就咯噔一声。就这么着,大家渐渐的生分了。大陆的学生也渐渐知道,谁谁是急独派,谁谁是绿的发黑的。

骨头经历的比较直接的争执发生在课堂上。有一次课上在讨论team assignment的题目,大致是教授给出一些国家的名字,然后大家讨论选出有关每个国家的一个题目。国家的名单发下来,台湾赫赫在目。大陆的学生马上站出来,说台湾不应该在这个名单里,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美国的课堂上辩论是比较激烈的,有些时候你的辩论精彩与否会影响部分成绩。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人出来反对,看来“一个中国”原则还是比较知名的。

教授是日裔,用骨头的话说,“良心大大的坏了”,眼珠一转,把名单的名字由“国家”改成了“国家和地区”。这下子,大陆学生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台湾就成功地在名单上待住了。不过无论是大陆学生还是台湾学生脸色都不太好看。

等到讨论有关每个国家的题目时,台湾学生提出的题目居然是“台湾将用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骨头的火腾的就冒起来了。台湾政府这么干明明就是为了疏远中国(至少骨头这么认为),台湾那么多事情,说什么不好偏偏说这个。骨头坐着运气,那边大陆学生就纷纷站起来反对用这个题目,台湾学生也纷纷站起来支持这个题目,一时间立场分明地辩在了一起。

辩论一会儿之后,大陆学生渐渐有些顶不住了。这里面有些微妙的地方。课堂上有个共识是:国家之间增强交流和勾通是有益的。台湾学生就是打着这个旗号,推广英语么,当然对增加交流和勾通有帮助了。大陆学生也无法反对这一点。而且人家也没说不要中文,也没说要独立,大陆学生也不能给人家乱扣“台独”帽子吧?所以大陆学生一直反对,却说不出什么理由,声音就逐渐弱了下来。

老美对此没什么感觉。本来英语也是“外来语”么。假如使用西班牙语能减税三成,大家肯定投票支持。所以大部分人可能对这些黄面孔在这个问题上争来争去感到莫名其妙。

眼看题目要通过了,骨头也算是狗急跳墙,人急智生,忽然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举手发言道“我反对这个题目,因为英国在亚洲许多国家使用武力建立了殖民地,在殖民地强行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所以很多人会在感情上把“用英语做官方语言”和“殖民地”联系起来,在文化上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我们不适宜选择这个作为题目。”

这下子台湾学生傻了眼。虽然骨头在狡辩,“用英语做官方语言”会伤害感情是骨头编的,反而骨头去过的前殖民地国家倒都是以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荣,可是逻辑上也说的过去。一时之间台湾学生要如何证明这个逻辑的错误呢?

再回头看教授,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对,我以前没有考虑到这个。”,然后否决了这个题目。不过从那以后,骨头除了见面打个招呼外,再也和台湾学生没有什么交往。

其实中国人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很宽容的,比如宗教和种族,很多人进了教堂拜上帝,进了庙拜菩萨,反正中国是多神论,只要有好处,多拜几个无妨,多拜几个也保险。连朱元璋这老粗北伐檄文中都有:“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华夏之人抚养无异”等语。但是中国人在文化和祖宗上的认同是非常强烈的。很多人即使入了籍,心里还是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入籍么,混个身份罢了。

骨头今天晚上听了一张童安格的CD。很多年没有听过了,一时间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听到一句“走在忠孝东路”,突然省悟童安格是台湾的。继而很奇怪原先听了这么多年童安格的歌,好像从来没有想过他是哪里的。其实也不奇怪,感动和欣赏的是旋律和歌词里的感情,无论你是大陆的,台湾的还是香港的,都是一样的感动,有什么区别呢?

然后想到了龙应台,曾经是我最欣赏的作家之一,但是现在再也看不下去她的文章了。奇怪么?其实还是同一个作家,同样的文笔和逻辑。

然后就想到了当年学校里和台湾同学的这些往事。有些悲哀。大陆内部不同地域之间也是有偏见的,有的人不喜欢北京人,有的人不喜欢上海人,但是人在美国,同胞之间守望相助则是绝对不会讲这个的,不会先问问哪里人。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135公里。来自距离这么近的家乡的人,在一万公里之外相遇,之间的感觉却好像比一万公里还要遥远。为什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