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壮丁贴】台湾,明天阳光灿烂(续一) -- 暮春三月草

共:💬42 🌺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壮丁贴】台湾,明天阳光灿烂(续九)

第7章 关渡之战

台湾 关渡

226旅的马旅长正站在地图前,用红笔画着什么,他憔悴的样子,比短短几个钟头前,要整整老了十岁。坏消息接踵而至,打击一个接着一个,这一辈子,还没有面对过这么大的压力。

首先是一个半钟头前,得知大陆对台湾进行了导弹攻击,他命令在台北救灾的部队迅速回到驻地,同时命令现有的留守部队加强戒备。又过了一会,传来了51、42、249三个旅的驻地,遭到了导弹攻击,损失惨重,他马上命令部队跑防空警报,可是等了半天,都平安无事,原以为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结果传来了一个几乎让他昏过去的消息,自己在新店救灾的手下,居然被共军连锅端了,现在除了一个连长和两个排长之外,所有的军官都被共军抓了俘虏,共军是强行从基隆登陆的,马旅长正在测算,从基隆到关渡的距离,并不比到新店来的远多少,如果共军来得快的话,很快就会想他们发起进攻。

仓库里面有60多辆M1A1主战坦克,由于大陆方面的压力,美国人没有卖给台湾最好的M1A2,只是处理了些库存的M1A1给台湾,但是在中山科学院的努力之下,他旅里的坦克,已经完成了火控系统升级,另外加装了更先进的数据通讯系统,实际上的战力,除了没有贫铀装甲之外,一点不比美国M1A2差,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坦克手们大都在新店,没有办法归队,虽然留守的有一千多人,可大多都是些后勤、指挥人员,比如厨师、机械师、勤务兵之类的。真正能开坦克作战的,只凑了8个车组,而且这些人从来没有在一起训练过,之前还大多是陌生人,打起来的时候,是否能够密切协同,还很成问题。其他的武器也好不到那里去,M109只有3辆能用,步站多一些,由14辆,其他的装备都因为没人操作而只能放在一边,马旅长已经命令给所有人发放武器,包括自己的勤务兵,他自己也拿着一支美国原产的M-14步枪,放在身边,虽然枪老了点,也很沉重,但是威力大,精度高,自己当小兵的时候用习惯了,比其他武器感觉都放心。

共军如果来进攻,自己这里要是抵抗不住,仓库里的车辆和武器,也就都会成了共军的战利品,马旅长心里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什么别的部队都遭到了空袭,249旅损失小点,死了70多,伤130多,42和51旅的伤亡都超过500,装备损失更是惊人,而自己这里风平浪静,一点事情没有。共军难道认为自己部队的主力都被俘虏了,就对他们掉以轻心吗?怎么看也不象,如果这些装备,落到了共军手里,他们会用吗,能用吗?可是如果敌人不来,自己把装备全都毁掉,那更不行了。

仔细思考了一下,他决定给所有不能开动的装甲车辆、坦克的行走装置上安装爆炸装置,共军就算会使用,相信也没有这么强的修理力量,但是国军就不同了,这些坦克应该能够很快修好,继续投入战斗。弹药库也一样,安装好炸药,如果敌人来了,就炸掉。现在只希望能够抢在共军到达之前,做好这一切准备。

一声尖利的啸声之后,操场上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是迫击炮,共军这么快就到了……

马祖 圆台山坑道

曾经有位德国人,在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过:“无休止的恐惧,远比一个死亡来的可怕。”现在炮兵中士胡海现在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正确。炮击已经进行了两个钟头,一声声剧烈的爆炸不断传来,躲在坑道深处的胡海,感觉自己快要疯了,昏暗的灯光,随着爆炸传来,一会亮一会暗,四周的地面和墙壁在不断的颤抖,爆炸的回响,在自己耳边转来转去,没有一刻安宁。

他面前是一门57毫米的战防炮,年纪大的和胡海的爷爷有一拼,铭牌上面写着1942年出厂,也许这炮当年还在北非沙漠打过德国的非洲军团,或者在缅甸的丛林里打过日本鬼子,或者,在金门抗击过共军的进攻,就算当年有过赫赫战功,但是今天,它早已经老了,而它的弹药,更是让人担心。

这炮虽然老掉牙了,但是国军考虑到它的穿甲能力,对付共军的登陆艇应该还是可以的,所以历经了60年的风雨,老骨头依然站在战地的最前线。

胡海真的很想把老家伙推出去,好好的打上几炮,哪怕会被打死,只要死的时候能够看到外面的蓝天,而不是被深埋在地下,他也会感觉值得。但是他没有这个机会,因为他们目标还没有出现,要继续等待。

战斗现在集中在马祖列岛中第二大的北竿岛上,胡海所在的马祖最大的南竿岛,还没有部队登陆,但是各个炮阵地,在战斗的一开始,就遭到了对岸的猛烈炮击,共军的战术很明确,用压倒性的炮火压制住马祖各个岛的守军,然后集中力量,先打外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下了高登、东引这几个外围的小岛,同时开始进攻拥有马祖机场和最好港口的北竿岛,现在共军对南竿的炮击还是压制和牵制性的,而在北竿,则是毁灭性的,240毫米迫击炮,在登陆人员的指引下,正在一个个的解决岛上的防御工事,随着一个个蘑菇云的升起,不知道多少国军就这么被深埋在了地下。

胡海当然不了解这么多,自从炮击开始三分钟后进入坑道以来,他连动都没有动过,混身在不断的颤抖,紧咬着牙关,不知道该干什么。

不远的地方传来一阵骚动很快他看到一个军官和几个士兵拖着一个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小兵走过,他并不想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他炮班里的装填手跑了过来,说那个人偷听大陆广播,广播里面说,台北已经被占领了,李总统被抓到了。

开什么玩笑,共军连眼前的马祖都没有打下来,台北怎么可能?不过共军是有空降兵的,就这么在台北空降了?台北要是都被攻下来了,那么自己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台北,好久没有回去了。

记得自己抽签,抽到金马奖的那天晚上,(台湾人服兵役的时候,抽签决定所要去的地方,被抽到在金门和马祖服役的,俗称中了金马奖)那时的女友和自己在西门町的街头逛了一夜,那天他们喝了很多酒,也留了很多眼泪。她的学校在台北,现在应该已经放假了,她应该回到中部的老家了吧,又或者留在台北打工?好久都没有联系了,虽然和自己分手,有了别的爱人,但是自己心中仍然那么挂念她,就象迪克牛仔的歌里唱的:“命运独自安排总叫人无奈,这些年过的不好不坏,只是好象少了一个人存在,而我渐渐明白你仍然是我不变的关怀。”

台北,现在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台湾 基隆

孙军长现在的心情是喜忧参半,比起一个钟头,听说李总统被抓住的时候来那种轻松的心情,现在是紧张多了,远方传来的消息让他相当的头疼,眼前的情况又让他依然能够保持信心 ,由于162师已经基本上扫清了基隆市内的所有反抗,控制了所有码头,那些原来无论从哪里来的船只,都被从基隆港内赶了出去,沿着后续船只入港的航线,一字排开的停泊着,如果敌人有炮火和导弹的攻击,还能够为其他登陆船只分散火力。

现在码头上正在下船的,是54军127师的部队,看着眼前的部队行动迅速,又井井有条,他相当的欣慰。他觉得,能得到54军这只劲旅的指挥权,协调统一指挥两个王牌军,如果不出太大的问题,自己将来的前途,自然是可以保障的。

虽然都是王牌军,但是54军和38军都是原来四野的骨干,在历史上颇有些渊源,38军是四野1纵,而54军的历史就有些复杂了。在1949年四个野战军整编后的序列中本没有第54军,该军是由第44军和第45军合编而成的。1952年,随四野南下并驻守广东的第44军和第45军奉命入朝,接替兄弟部队驻防。以第45军军部及第134、135师和第44军130师(前身为抗日战争中的冀中军区主力部队)合并,撤销哪一个军的番号呢?因两军都是功勋卓著的部队,相执不下,最后有周恩来作主,原两军番号同时取消,取两军的尾数“5”与“4”编为第54军,由名将丁盛任军长参加抗美援朝,第54军由此诞生。在八十年代的裁军中,第43军随武汉军区一起撤销,主力第127师专隶第54集团军。所以,组成今天第54集团军的各师,尽是原林彪第四野战军属下的精锐部队:127师(43军、原四野6纵),160旅(44军、原四野7纵),162师(45军、原四野8纵135师)。

而眼前登陆的127师,则更是这支精锐部队的精锐,论历史来说,更可以说是解放军最牛的部队,它的前身是大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可以说是解放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北伐战争中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34团,即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在北伐中连克贺胜桥、汀泗桥,血战武昌城头,赢得“铁军”美誉。大革命失败后,该团又成为我党最早武装,经历过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红四军、红一军团的骨干部队。解放军名将林彪、粟裕、萧克均出自这个团。90年代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也是因为指挥该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才有了日后的飞黄腾达。

王牌中的王牌,自然也有他们的骄气,在攻台前的动员会上,38和54军都要争当先头部队,这个127师的刘翔师长更是一定要第一个冲进台北,军委领导后来考虑到127师历史上已经是战功赫赫了,这次攻打台湾的成败还很难说,这个王牌部队有个折损就不好了。加上38军在89年北京的表现相当的突出,城市快速穿插的经验更加丰富,而孙军长更是当年的勇将,作战经验丰富,所以第一梯队的指挥交给孙军长,冲击台北的任务,交给112师。为了照顾54军的情绪,将基隆交给54军装备比较轻型化的162师来处理,160旅的装甲部队,随同112师一起行动。在这些部队之后,就轮到127师登场了,这个安排一下来,54军的军长有些意见,把摊子一扔,对军委领导说,不是还要有人作为迷惑敌人情报部门的诱饵吗?那就让他当一会巴顿吧,攻台那天,自己高调的到北京回报山东演习的情况,让所有台湾、美国特务都以为54军乖乖的回家了。正当然是气话,但也有道理,就这么定了。王牌和王牌之间的相处,总是十分难以处理,不过好在自己和刘翔从小就认识,小时候还一起干过不少坏事,军中的生涯让两人难得有见面的机会,这次熟人见面,更是相当激动。

原计划预计,台军在127师到达台北的时候,会对台北发动反击,但是现在,敌人的反击比预期来的更早,但是反击的规模,要比预期的小。

孙军长知道,现在自己虽然在两座桥上失利了,而且有两个突击队损失惨重,但这对于自己的战斗力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在最关键的台北铁桥附近,到淡水河大桥另一端的重庆北路上面,老邢已经集中了相当于一个坦克团,两个步兵营的兵力,还有一个炮兵营支援,实力已经超过了对面的敌人,在忠孝大桥上担任进攻的国军,也因为我军的抵抗伤亡惨重,基本丧失了进攻的能力,停止了前进,正在巩固桥头堡,而在他们不远的地方,解放军也集中了两个营左右的兵力,抵挡住敌人的进攻肯定没有问题。

现在只要北面进攻淡水河口重镇关渡的那个团能够尽快搞定,回师难下,就可以发动对淡水和大桥的反击了。

刘翔来了电话说一会过来,现在正好抓紧时间,和进攻关渡的160旅的吕胜联系。拿起电话,孙军长不由得想起他们小时候一起在大院里胡闹的往事,当时的老吕一定要大家叫他旅长,30多年过去了,一群发小儿当中,当上了军长师长的不在少数,当时的旅长始终还是旅长,看来这个外号叫得太坏了,这小子本来都当上了副师长,铁定了下任师长,结果部队精简整编,他们的师变成了旅,他也就只当上了旅长。要不是赶上这次打仗,说不定过两年他就要退了。希望这次打完,见到他不用再叫旅长了。

福建 漳州角美

老陈现在正趴在长凳上,脱了裤子,让解放军的卫生员给他消毒,虽然屁股上一阵阵刺痛传来,但他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正想着刚才和福建日报的小记者王宇聊着天的情形。

大约离开始炮击有一个钟头左右,解放军开始收拾东西打道回府,可是又等了一会,仍然没有看到有人过来,老陈想,要是你们跑了,我还找谁要钱呀,想到这里,也不顾下着大雨,自己屁股上还插着玻璃,急急忙忙跑到阵地上,哨兵都认识他了,现在任务也完了,就带着他去见营长,营长正在和王记者聊天呢,介绍自己部队如何如何的厉害,又是一套一套的,王记者正听的不耐烦呢,看到老陈来了,感觉这个角度不错,可以写一篇更好的报道,于是和营长商量了一下,自己先和副营长过去,等会再到驻地找营长,另外希望营长能把刚才说的,书面整理一下,这样他一个军事上的外行,不容易出错。

营长答应了,等小王他们走了,把最能写东西的三连长叫来,嘱咐了一番,快点写完,等会拿给记者。

小王是厦大新闻系毕业的,当年成绩一流,又是班上的干部,保送研究生是肯定的,不过他家里在闽北的山区,农民出身,又穷又没有后台,经过仔细权衡,他还是决定本科毕业就工作了,进了党报福建日报社,文笔好,观察力强,没有几年,已经被称为榕城四大名记之一,省里的领导大都和他相识,凭着这通天的关系,自己家乡的几个亲戚,也都被他拉到福州,安排好了工作。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当年保送研究生的同学,还在民办的东南日报每天跑前跑后,自己早已经拿到了人民大学的硕士文凭,正在念在职博士,念书、当官、捞钱什么都没耽误。

这次听说有大行动,报社领导特地派他来采访,可是部队生怕他这个名记有什么闪失,连江或者同安的炮兵阵地是肯定不能去的,万一金门马祖飞来个炮弹把他挂了,那问题就大了,所以特地找了角美这个地方,100多公里射程的火箭炮,打得到澎湖,却没有别人能达得到这里,把记者放在这里,即看得到万炮齐发,又没有任何危险。不过对小王来说,就实在太无聊了。

小王到了老陈的店里,才切实的感觉到了火箭炮的威力,刚才自己堵着耳朵,张着嘴,坐在驾驶室里,并没有什么感觉,再看看老陈这里,就跟刚刚地震了一样。副营长进来,首先看到的是柜里面放着的几条红狼,随手做出了个拍口袋找烟的动作,老陈作了几年生意,看在眼里,马上明白过来,连忙塞了两包烟过来,他心里明白,仔细一看,自己那里有很多空瓶子的事情,马上就露馅了,眼前这位领导,照顾好了,大笔一挥,反正不用自己掏钱,随便就能写个几百块钱,自己就算送上一条烟,也是值得的。

副营长果然随了老陈的意思,写了240瓶啤酒的损失,当然临走的时候,也真的拿了老陈一条烟,小王看着好笑,这点蝇头小利,对他来说,已经一点吸引力没有了,要他出篇报道,礼品折现没有4位数他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不过今天这个小老头运气好,自己随便问了他的一些情况,正想着该怎么写呢。自己可以把他吹上天去,当然了,要是按照平常的价钱,一定会把小老头吓死的。不过看在这小老头一听到自己的大名,激动的好像见了毛主席的样子,这次就便宜他了。

台北 忠孝西路一段

毕彤的身上,被爆炸的弹片划伤了5、6处,不过都只是皮外伤,并不很严重,经过了半个小时焦急的等待,他所期盼的援军终于到了,最让他高兴的是,援军不仅仅有两个步兵连,更有一个连的99坦克助阵,加上自己收拢的两个排步兵,现在他们的力量已经超过了面前的敌人,从望远镜里,他可以看到敌人正在来回忙碌的建立街垒和清除那些被打坏的车辆,一辆M60正顶着一辆被打坏的551,试图把它推到马路当中。看来敌人的后续兵力也不足,没有办法继续进攻,所以才尽量的堵塞道路。 但是毕彤并不着急进攻,现在应该正有一队解放军突击队,正在沿着淡水河向前,准备包抄敌人桥头堡的后路,要等待他们进入攻击位置之后,两队人马再一起动手,把面前的敌人包个饺子,统统消灭掉,为刚才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报仇。

毕彤的突击队,到达忠孝大桥的时候他的部队有150多人,可是经历了刚才的混战,现在身边只剩下不到80人了,当然,其他人并没有都牺牲或者被俘,在开始撤退的时候,他特意嘱咐一连长带领了4名狙击手和两个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组以及一些保护他们的步兵,埋伏在敌人阵地后的楼上,不到他们进攻,就不动手,进攻之前,立刻消灭敌人的战地指挥官,让敌人陷入混乱,刚才从无线电中,一连长汇报,已经发现了敌人指挥官,是一名少校,估计敌人大概是一个加强了一个坦克连的步兵营,但是在前头的战斗中,几乎损失了1/3以上的兵力,现在士气不高,但是那个营长正在不断的给士兵打气,一连长认为现在就应该把他结果掉。毕彤没有同意,部队的指挥官威信越高,失去指挥官带来的混乱也就越大,等到进攻开始时,造成的混乱也就更大,这个指挥官不错,也许接替他的人也不差,太早动手,敌人有时间调整指挥,加上对原来指挥官的报仇心理,问题会变得更加棘手。所以他嘱咐一连长继续等待,耐心一点,不要担心机会,进攻的时候很快就要到了。

毕彤知道,对面的敌人,是台湾首屈一指,被称为龙虎部队的249打击旅,历史上就是解放军的劲敌,它的前身青年军201师,从抗战起,就是老蒋的宝贝疙瘩,正是这个宝贝,在49年的金门战役中,固守阵地,重挫了解放军,被称为金门之熊。是国军中精锐中的精锐,而他自己所属的112师335团3连,则更是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以14小时行进72.5公里的速度,胜利完成穿插三所里任务,一举扭转战局。随后在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中,死死卡住美第9军退路,并击退了美骑1师和英29旅向北增援接应,使南北敌军相距仅1公里,可望而不可及。一战为38军赢得"万岁军"称号的松骨峰英雄连。下面的战斗,将是海峡两岸最精锐的对决,毕彤决心,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他们也要在这支英雄部队的战史上,添加壮丽的新篇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