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非典征文】雪山飞赵之续集 - 倒行逆施 -- 电子赵括

共:💬51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雪山飞赵之续集 - 倒行逆施(完)

第二天早晨大概六点半,缆车就开始运转,也就是说可以去滑雪了。但是星期五晚上熬夜的赵括实在太困,就没有这么积极。而且这次和上次不一样,早饭定时定量,不象上次是自助,开饭时间也相当早。滑到一半回来吃早饭,这个也确实有点麻烦。8点半大家吃完早饭,就办理了退房手续。这么一折腾回到滑雪场已经是9点多了。

第二天的天气比第一天好多了。不但阳光明媚,看上去山顶上也没什么雾。山下初学者的场地上冷清了不少,看来前一天的恶劣天气把不少高手都挤到山下来了。赵括仍然是在山下的初学者场地练习。“倒行逆施”的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力,就是鉴于昨天的那个“脑震荡”,往下滑的时候拼命回头看,弄得我回去的车上感到脖子最疼。功夫不负有心人,脚底下确实灵活些,遇到些“地雷”偶尔也能应付一下,不至于摔得太惨。问题还是平地。虽然我能够在平地停下来,可是怎么启动?雪板横着,无论前后都很难启动。这时候身边也没有任何人教我,心一横,就把雪板侧过来了。

刚开始侧过来确实很容易就启动了,很容易就加速了,很容易就摔倒了。教练不在,一切都只好自己体会。赵括坐在雪地上一面回想刚才的感觉,一面看别人怎么滑的,若有所悟。另外,最近臀部有点皮肤瘙痒,也顺便在雪地上冷敷一下子。(^_-)这么看了看,自己瞎琢磨,背面转右侧,右侧转背面,背面转左侧,左侧再转背面,在控制速度的前提下都能有点感觉,除了怎么从侧面转正面没尝试。这时候又被那个小吴叫住了,问我上不上山。我以为又是赶鸭子上架,心想现在好歹侧面能滑了,天气看起来也好,再不济总不至于把我这条“狗命”扔在山上吧?二话没说就跟着他上了山。来到1770米的那个中转站大概是11:40,一看大家在这里打雪仗,才知道原来叫我上来是观光。说起来这一段风光还真好,确实值得一看。来的7位男士中有一对父子,小孩10岁,和那熬夜MM打雪仗,两人围着我转把我当掩体。赢家不知道是谁,没一会儿我就一身雪成了输家。

大家玩闹一会儿,旁边有个饭馆就进去吃午饭。嘻嘻哈哈聊天,自然吃得很慢,眼看着外面就变天了,又从风和日丽变成了雾里看雪花。不知道是不是山上到了下午都是这个样子?吃完午饭是中午一点多,有人往上接着去挑战,赵括估计了一下风力,因为没多带衣服,想了想还是没上去,和几个初学者掉头回到了初学者的场地接着练。这时我才注意到那个初学者小林已经改行滑起SKI来了。回到初学者的场地,已经是将近两点。下午三点半集合准备回家,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也就懒得去琢磨什么新的动作了,重点练习了一下侧面滑行和背面侧面的转体,正面,算了,这次就把“倒行逆施”贯彻到底。

下山的最后一个半小时,感觉还不错。此前滑这个滑雪场总是方向控制得很离谱,半路就跑到边缘去了,然后调头或者再步行到“正路”上。一方面在于技术不过关,一方面在于有点紧张加上是倒退,对方向偏离不敏感。最后的一个半小时因为已经能够勉强侧面滑行,方向的观察自然是强了不少。一般人对左右两个侧面总会有一个更习惯(我是面向右侧),一个感觉勉强,赵括便强制自己按照路线滑行,不管左右,需要哪个算哪个。这么一来,居然也能别别扭扭地沿着路滑下来。虽然仍然有点偏差,至少能不用特别调整地从出发到缆车的乘坐口。三点十五左右赵括滑完最后一趟,“解甲归旅馆”,还掉了租借的滑雪用具,等着坐车回家。一同来的高手们行李众多,赵括也帮忙收拾。从旅馆到乘车地点有10分钟左右路程,因为天气寒冷已经薄薄地结了一层冰。这帮高手滑雪行,“滑冰”可不怎么样,接二连三地坐屁敦儿。赵括都起了恻隐之心,本来身上只有一个背包的我半路上已经是左边背了一副滑雪板,右手提了一个小箱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嘛。

大概四点半,我们的车来了。上车后赵括呼呼大睡。回去的路和来时不同,停车三次让大家休息。长野的苹果很有名,在路上包括赵括在内的不少人都买了点。晚上9点左右到了新宿,大家一哄而散。第一次挑战Snowboard的壮举就如此落下了帷幕。

回顾这次滑雪的过程,感觉上不如第一次去挑战Ski那么顺利,但是也决不恐怖。第一天挣扎着正面站起来不但耗费了太多的体力,右肩上打网球羽毛球的旧伤也有复发的感觉。回去的路上浑身疼痛,左眼眶,脖子,右肩,腰腿等等,当时心说完了,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恢复。没想到谁了两觉起来,就只剩下右肩上的旧伤还有点疼,其他的都已经消失。这就进一步坚定了我的信念,

[FLY]下一次一定要把正面的练出来![/FLY]

(完,稍后给大家上些PP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