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非典征文】雪山飞赵之续集 - 倒行逆施 -- 电子赵括

共:💬51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雪山飞赵之续集 - 倒行逆施2

上了缆车,我当时就傻眼了,这不是三年前我来过的地方嘛?!滑了这么半天居然都没认出来!本来小吴拉我上山的时候我还忐忑不安,心说我才滑了一个小时的Snowboard,你这不是赶鸭子上架。看到居然是故地重游,山上的几条“架子”我都“上”过,我这“鸭子”顿时安心不少。同去的还有那位熬夜的MM和一位滑SKI的小刘。可没想到上山后又节外生枝。我们一开始滑的那个滑雪场没有标高,从后来上山的路径估计应该不到海拔1550米;半路上有个中转站,有餐厅供大家小憩,标高1770米,山顶1930米。到了标高1770米的中转站我们就觉得不对劲。山下那个初学者的场地,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滑到一半那MM都出汗了,回去脱了件衣服。到了1770米的中转站,已经是彤云密布,还起雾了,能见度不到100米。我们硬着头皮接着坐缆车往上走,风越来越大,雪花扑面。到了1930米的山顶,四个人共同的感受是,衣服穿得太少了!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赶快下山。

按照赵括“倒行逆施”不到一小时的功力,滑下去至少也要两三个小时。那MM也就是能滑,速度上不去,方向控制等等都不熟练,靠这个迅速下山也没指望了。小吴就教了我们一个方法,把雪板放在地上,坐上去往下滑。原则上是禁止的,但是因为山上天气恶劣没人,我们也就从权了。想起爱菊轩说的要靠两脚控制方向,我也把两脚向前伸出,控制方向。问题是这个我也是初学者,感到速度上去后还是控制困难。想到那个叫什么的体育运动,单人或者双人躺在一辆车里面,沿着冰道滑行,我也模仿那个样子把身体平躺下来,靠左右拼命下压控制方向。没想到这个方法控制方向还行,就是副作用也比较厉害,同时能加速。速度越来越快,不但我心慌,因为天气不好山上无人光顾,雪都是刚刚下来的“粉雪”。被前面的脚一铲顿时就飞起来,全都扑到我脸上来了。不到半分钟,眼睛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不得不停下来把脸上的雪清除掉。可是就这么一会儿,脸上的雪就已经结冰,无法清除完全。赵括当时是名副其实地“鹤发童颜”,脸蛋被冻得红扑扑的。可是也没办法。就这么翻来覆去,我们终于是回到了中转站的缆车。赵括滑雪不带帽子不带墨镜,只带手套。到了中转站看到那MM帽子和帽子下面长发上的雪已经结冰,晶莹剔透,心说大概我的脑袋上也是这个“德性”吧。

下午三点多上的山,这么一折腾,下来已经四点多了。五点半大家集合去吃午饭,我也就在初学者的道路上继续练习“倒行逆施”。感觉是越来越熟练,也敢于加一点速度了。滑了几个来回正得意,突然向后摔了一个四脚朝天。因为一点没有防备,摔到了后脑,当时觉得晕头转向。回头一看地势才明白,原来后面是个平坡,坡度几乎没有。我从有坡度的地方向后滑,雪板的后面插入了平坡,立刻就来了个“急刹车”。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五点,我心说算了,今天也就别玩儿命了,沿着雪道慢慢下去后就摘掉了雪板,专门给那些还在滑的朋友们照相。五点半,大家也都回来了,一起回旅馆。收好用具,一起来吃晚饭。日本的传统饮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怎么油腻,这个对于运动本身还真是个好事。

吃完晚饭,我们这个滑雪场是有灯光的,一直到九点。那帮家伙又去滑。赵括和那熬夜的MM实在太困了,就收拾东西回房间睡觉。睡到晚上九点多,这帮滑雪的都回来了,还买回来些啤酒零食,把赵括和那熬夜MM都叫了起来,大家集中到一个房间接着聊天。中间怎么就说起了鬼的话题,说起日本的富士急游乐园和北京的西单有鬼屋,怎么怎么可怕。西单的那个鬼屋我是去过的。一年前的元旦期间回国,去见了一个多年没见的中学女同学。她不知道为什么提议去那个鬼屋,结果进去后她鬼哭狼嚎。鬼毕竟也是工作人员扮的,进去后虽然灯光昏暗,仔细看能看到人影。过了几个关口我已经熟悉,自然是火眼金睛明察秋毫,进到一个地方就指着说,你看鬼在那里,要扑过来了云云,一点不决的害怕。她鬼哭狼嚎,我嘻嘻哈哈。没想到这帮朋友听我说起这个,一致谴责我这个人太无聊。看来这世上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脱离群众啊。

(土鳖扛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