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杂志怀旧 – 《舰船知识》 -- 萨苏

共:💬136 🌺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也看过上百本舰船知识啊

早些时候看到萨苏兄说要写回忆《舰船知识》的文章,当时我就想也该写点什么。没想到萨苏的贴子出来的这么快。

说起来,我和萨苏兄虽然从未谋面,也算颇有渊源了。我家上一辈和萨娘家,就是那个著名的绸缎庄,沾亲戚。我大学本科和萨苏是校友,我念研究生的地方和萨爹当年的单位在一个楼里面。怎么样?这渊源够深的吧。

更难得的是,我发现我们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评书就不提了,很多北方的孩子都愿意听。但是海军史,尤其是中国近代海军史,尤其是中华民国海军史,喜爱的人就不是太多了。至少我在网络之外的生活中,十几年来从未找到过民国海军史上的同好。

上了西西河,发现萨苏竟然是这方面的爱好者,让我感到很欣慰。至少说明即便是这个有些冷僻领域,也还是有高人关注的。

说道《舰船知识》,我也有跟萨苏差不多的经历。由于年龄小,我第一次买《舰船知识》是1988年。当时上小学。后来每个月都买,一直坚持到上大学。中学的时候,我家上辈老人赠给我他收藏的《舰船知识》从创刊到1989年的每一期(好像只少几期)。也就是说,我读过《舰船知识》前一百期的几乎所有杂志和一百到两百期的大部分。

这些杂志,尤其是前一百期,陪伴我度过了整个中学生涯。我至今没有丢弃它们。

当时我的习惯是平时用功读书,周末拿出一两个晚上看杂志。因为杂志比较全,所以用了一个类似于作科研的方法。就是每个周末集中读一个专题,比如瓜岛之战啦,二战的日本航空母舰啦,大和号战列舰啦等等。把这一百多本《舰船知识》里面关于这个题目的文章集中到一起看。这个方法是我的一个博士姐夫当初聊天的时候说的,人家说得是怎么搞研究,被我拿过来读《舰船知识》了。

和萨苏一样,我也喜欢看那些图文并茂的文章。我最崇拜的也是胡其道。胡先生当年是海模队员,后来好像退役在江西的一个邮电局工作,业余给舰船知识写文章。我想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英文和美术得功底。当年他的连载《航空母舰专辑》,《驱逐舰专辑》,还有给《少年科学画报》画的连载《和小朋友们谈军舰》都堪称百看不厌的经典。尤其是最后一个作品,虽说是发表在少儿杂志上,但是绘画考据一丝不苟,很值得后辈学习。

陈应明老先生是我国象真航空模型的泰山北斗。他的主要作品在《航空知识》上。萨苏说的另外以为姓李的画家,应该是李天裕。此人作品不多。最好的是发表在《航空知识》上的两集连环画《大和型战列舰》和多集连环画《二战中的护航航空母舰》。在《舰船知识》上,他有一个作品《舰王-航空母舰》,不过不如前两者。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舰船知识》,可谓群星闪耀,佳作叠出。除了上面提到的图文并茂的作品外,单纯的文字作家还有常写太平洋战争的宋宜昌(代表作《塔拉瓦环礁》),写大西洋海战的王义山(代表作《冰海“瞎蝙蝠”》,译作笔名晴川,后任《舰船知识》主编),写名舰介绍的殷宪群,徐建荣(代表作《大清铁甲舰,定远和镇远》)等等。这些人的文章,或考据细致,或文笔生动,多次把我带入海军历史的长廊。

我在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曾两次到《舰船知识》编辑部,面见主编王义山。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王主编不介意我年轻识浅,每次都热情的接待我,还将他的文集《王牌战舰的覆灭》签名相赠。这本书现在可算得上难寻的珍品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舰船知识》上的海军史文章越来越少,质量也大不如前。可能是好的题材已经挖掘殆尽了吧。大学以后,我的《舰船知识》就逐渐买的少了。

但无论如何,作为陪伴我度过少年时代的最重要的杂志,《舰船知识》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别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当年每个月的《舰船》看完之后,就盼望下个月的早些出版,因而总是去报刊亭逡巡。时间常了,就形成了报刊亭--舰船知识--心理慰藉的条件反射链。时至今日,只要人在国内的时候,只要看到街上有报刊亭,我还都会心中一宽,然后习惯性的走上去看看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