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中)十六、迁都 3:京城四少 -- 1001n

共:💬20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中)十六、迁都 3:京城四少

 

十六、京城四少
 

  

  这道诏书就是《议迁都燕京诏》(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辑,以下引自《全辽金文》)。

  一闻那迎面扑鼻的骈味儿,我们几乎就可以肯定:准又是那帮御用文人的杰作。饶是如此,它毕竟也是正式诏书;从中,我们不难读出当年大金决策层在迁都问题上的思考:

    ……既而,人拘道路之遥,事有岁时之滞,凡申款而待报,乃欲速而愈迟。……又以京师,粤在一隅,而方疆广于万里;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深虑州府申陈,或至半年而往复;闾阎疾苦,何由期月而周知。供馈困于转输,使命苦于驿顿,未可时巡于四表,莫如经营于两都。

  

  仔细察看不难发现,诏书里华丽地罗嗦了一大堆,其实就是一句话:定都上京的最大劣势,就是它的位置。

  相对于南方繁华富庶的发达地区来说,封闭落后的上京确实太偏僻了。那么,到底它能有多偏呢?口说无凭,咱这就上地图吧。

  

  在上图之前,我这位后辈,还要再次感谢《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谭其骧先生;感谢他倾尽心血、殚精竭虑,历经乱世而不辍,以三十年的光阴,集毕生的功力,为我们这些后人、为整个中国,奉献出如此一部超重量级的优秀史料!

  

  以下图片,均扫自《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42-43页,标示为1001n添加;所示疆域为此前九年(皇统二年)的状态,与此时大金的边界大致相同。

  

点看全图

当时的地图。那年头确实是够乱的

  

点看全图

我们把大金单独拽出来,仔细研究一下

图做的不好,见谅

  

  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大金疆域,确实足够称之为“广袤”了。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来描述的话,就是北极外兴安岭,南眺武当山;东拥库叶岛,西望青海湖——真是好大一片地盘!

  

  从大金自己的角度来看,上京似乎还算比较“居中”,尽管真正繁华的地方都在南边。但是,若以完颜亮“居天下之正”的角度,也就是把南宋所在地区纳入视线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点看全图

台湾在那时还叫“流求”,不属于南宋地盘,特此注明

  

  正仿佛一杯渐渐澄清的黄河水,整个图面上,“有质量”的地方明显地沉降分布于下方。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想要“居天下之正”,上京委实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路,也只有一条:向南搬!

  

  ——问题是,往哪里搬呢?

  

  毫无疑义地,新首都不能搬到一片荡无人烟的鬼地方,当然是越繁华,建设起来越省心。何况,大城市已然成型,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备,道路四通八达,怎么看都比“白手起都”合算的多。

  

  这样一来,问题就转变为:哪个大城市比较合适呢?

  

  放眼大金的辽阔疆域,一共有四个比较有规模的大城市,最终落入了完颜亮的视线。这四个城市名字都带个“京”字,又都不是真正的“成熟首都”,我们干脆就把它们统称为“京城四少”吧。

  

  说起来,这事情也真有点怪异:普通城市又非首都,名字里怎么会带个“京”字呢?而且,一家伙还是四只!

  

  长话短说,这“京城四少”其实都是战利品——当年,大辽奉行的是“五京制”,编制有首都一只,陪都四只。而大辽时代的“陪都”,其性质与抗战后的重庆完全不同;作为陪都的重庆说是“陪”,其实已经是战时首都了。

  

  可说到京城四少,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简单来说,大辽皇帝在首都住闷了,就老想着到处溜达;专门设立的四个陪都,也正相当于四处行宫,所谓的四陪而已——说到这里,突然就想起了正房领队,四个姨太太尾随的景象...

  

  大金把大辽掐死以后,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个“五京制”学到手;但是京城四少并没有被改名,依然这京那京地叫着。下面,就是京城四少的真面目:

  

    汴京:今河南开封

    西京:今山西大同

    东京:今辽宁辽阳

    燕京:今北京

  

  值得提一句的是:一旦碰上“京”字前面加上“东南西北”这样的方位词,一定要特别留神,务必要看清那是什么时期,才能最终确定是哪里。比如说东京,咱们现在说的明明是辽阳,在北宋那会儿就指开封;西京、南京、北京的情况也类似,经常是搞得人东奔西跑,最后才发现是南辕北辙。

  

  就不由胡思乱想:好在老祖宗没有把八卦里的乾坤震巽什么的也给弄成前缀,否则,八个方位一上,肯定更壮观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新首都候选城市的分布示意图吧:

  

点看全图

  

  直观上我们不难发现,东京的地理位置,实在也比上京强不了多少,属于第一轮就必遭淘汰的那种。

  

  剩下的三京,也即西京、燕京和汴京,总体来说都还不错。只就地理位置而言,西京略偏,燕京较好,而汴京应该是最佳选择。

  

  就城市建设水平来说,汴京也是京城四少中最好的一个。毕竟,它过去也是大宋的首都,繁华热闹、经济发达不说,又位于中原腹心,占尽人杰地灵之利。无论是为了加速汉化还是为了虎视南宋,迁都汴京都实在是完颜亮的上上之选。

  

  可惜啊,什么都好,只有一个问题没法办。

  

  人心。

  

  回想二十五年前,这里曾被金军攻破;而当年金军的嚣张跋扈、疯狂掳掠、羞辱二帝、作弄官民,在当地百姓中,又会留下什么印象?而且,还只是在三个月前,行台尚书省才被废掉,汴京及其周边地区,也才刚刚纳入大金的“正常管理”之下——而刚过去一百来天,就要骤然在这里兴建新都,真的可行吗?

  

  迁都是件好事,可是好事要是办砸了怎么办?

  

  人心尚不可用——就这六个字,已经可以一票否决汴京了。

  

  以“人们都是健忘的”这一伪科学公理来看,或许假以时日,人们的伤口也会渐渐平复吧。而等到某一天,这里的情况确实已经明显好转了,才会是汴京建都的最好时机。

  

  如此一来,定都对象又被排除了一个,目前只剩下了西京和燕京。

  

  相形之下,西京的地理位置又偏了一些,失分不少。此外,定都所必须考虑的诸多因素中,起码还有两条是很重要的;要是以这两条来进行衡量的话,西京可就远不如燕京了。

  

  而这两条,从前也有人分别提到过。有点儿意思的是,发表各自意见的,既不是大金的官员,也不是大金的百姓,却是两位宋人。

  

  其中一位叫许亢宗,另一位叫马扩;说起来,他们还得算同事呢。

  都是宋使。

  

  

    

关键词(Tags): #完颜亮#金朝#金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