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乱品《夜航船》之一——张岱其人 -- 浮云

共:💬28 🌺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乱品《夜航船》之三——发愤著书

左丘失明而著《左传》

文化现像有时有共性,比如白痴天才。但有时也说不好。比如俺在杂书里发现,可爱的中国知识分子,经常在半死不活的挫折之后,产生震古铄金的伟大成果。这事儿在世界文化范围有没有推普现像,浮云叫不准,不太敢说。但郭沫若钱钟书,一个替太祖注诗词,一个为太祖译选集,优裕后半生衣食无缺所以没有什么太像样的成果,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没有和人民大众共患难,怎么能奏出时代最强音。

说远了,拉回来。中国知识分子,吃皇粮当公务员,以读书写书为职业,难免要受各种挫折。而在挫折之余,往往颇有成就。孔子穷于途撰《春秋》,左丘失明而著《左传》。司马宫刑而为《史记》。老子流落关外写《道德经》……张岱当然不能与先贤比,可也算是士人。此公没有什么官衔,不过一来是世宦子弟,二来也中过秀才,与大明江山共患难是份内事。

落魄之中的张岱,恨天骂地之余,一朝醒悟。李寻欢再耽于酒色,也不失英侠本色,振作之后是会有一番事业的。张岱不是李寻欢,铁笔一样是快刀,利刃所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就绝不在李寻欢之下。

张岱作品颇多。百科全书《夜航船》、小品集《陶庵梦忆》、小品集《西湖梦寻》、史学专著《石匮书》、诗集《琅嬛诗集》。提到这琅嬛二字,就得说说金庸。浮云最早接触这两个字,是从《天龙八部》里来的。

金庸以琅嬛玉洞为基点,苏州王夫人琅嬛藏书为扛杆,把浮云弄了个晕头转向。费了好一番功夫,浮云总算大致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简单说,天山童姥、无崖子、李秋水姐妹诸人在大理同聚,于是有琅嬛玉洞。从段誉父子到无崖子全是一床数好,后来韦小宝也去了大理。这佛教国天时地利最适合多妻家庭##!··##¥¥%。

无崖子没有杜月笙的本事,不会调停女人们的关系。他又不像段皇弟,把女人们分居各地。于是逍遥派诸人死的死亡的亡散的散。无崖子与李秋水生女王夫人,王夫人后来把二人所收秘笈携到苏州,于是培养出王语嫣一身纸上谈兵的奇功。

武侠小说作家中,表面上梁羽生专写才子佳人,好卖弄才情。细究下来,真正好卖弄的是金庸,这老先生惟恐别人说他是个写武侠混稿费吸引眼球的骗子,拼命把各种大学问往他的小说里边弄。这琅嬛,也就是琅嬛福地,是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说穿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用字比较生僻,人家张岱本身是古人,用用自然。金庸用这个,娇柔造作。浮云依稀记得,鲁迅为了用字生僻,向读者认过错。

金庸本人,最出色的是写武侠小说,然后像样些的是办商业报纸。但中国文人自古有个毛病,表面以修齐治平并列,内心总认为治平才是正经活儿,不大看得起小玩意儿。这金庸老来非得当教授做政治活动家,那个出入庙堂,事涉国家公器,浮云不敢多说,他奔走海峡两岸,总没和丢人扁一伙。这做教授,就未免说不过去了。金庸如果做做中国当代文学教授,授徒专攻武侠文学,说不定为文坛留段佳话,让当代作家群体别太出丑,至少也有谪传弟子弄点权威资料出来。可他偏偏要搞“正经学问”,当历史博导,唉。他以为他是黄仁宇啊。

这张岱也一样。小品空前绝后,《夜航船》敖视古今。可他最看重的,也是他视为生命的著作,是《石匮书》。历史是个耗散系统,更是杆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都是该留的。《夜航船》传世,而《石匮书》散佚。

浮云喜欢张岱,是因为他书虽不传,精神可佩。此公修史,必要事事详细核实,否则宁肯告缺也不滥写。浮云不喜欢胡适,就是因为胡圣人只肯为自己的观点服务,即使证据不足也要用,线索对己不利,就视而不见。比如胡适坚持高鄂伪书红楼梦,完全靠推断,没有任何铁证,可他就是坚持自己观点。脂砚斋是不是人都两说,可他认为脂批是真实的,那就是真实的。胡适这个伪君子还处处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标榜,浮云只见其大胆假设,哪儿有什么求证可言,还小心呢。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