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 -- feihuang

共:💬7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 2

(二)肯尼迪政府的南亚新政策

在1960年大选中,民主党人肯尼迪以微弱的多数当选。早在担任参议员期间,肯尼迪就强调要改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落后,他批评共和党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保守、软弱和没有主动性。在就职之前,肯尼迪已组织专家研究增加对印援助问题。在他看来,中印之间的竞争会对美国的安全和地位产生实质性影响。如果印度经济不能从停滞转向增长,不能表现出至少与中国同样的能力,“共产党人就会兵不血刃地赢得一场最大的胜利。”民主党资深政治家、外交家哈里曼(Averell Harriman)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家今后是否会追随西方,他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正在同人口最多的专制国家进行殊死竞争”,他们中获胜的一方将成为“觉醒的亚洲人民的榜样”(注:McMahon ,Cold War on the Periphery ,pp.259—262.)。与其前任相比,肯尼迪政府也从冷战视角看待中印两国的竞争,但新政府更强调通过行动改变现状,更希望在南亚地区打赢冷战。

1961年3月,哈里曼以无所任大使身份访印,了解尼赫鲁对于亚洲事务的看法。哈里曼报告说,尼赫鲁对中国的“侵略态度”非常不安,相信“对世界的危险来自北京而不是莫斯科”。认为苏联用武力传播共产主义的热情已经消退,莫斯科对中国的好斗政策感到担心,“中俄间的历史性冲突迟早会削弱两国现有的同盟关系。”尼赫鲁说,中国正处于“侵略意向的高峰,形势是危险的”。哈里曼表示完全同意尼的看法,美国期待两国在东南亚事务上进行合作。

5月,副总统林登•约翰逊访问印度。约翰逊在报告中说,印度对美国新政府已有“良好的印象”。美国不应利用这种印象“使印度加入我们的范围,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但美国可用它来加强当前的美印关系。约翰逊建议美国帮助印度实现军事现代化,敦促印巴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使印度可以把军队抽调出来威慑中国,而不是同巴基斯坦相互对峙(注:FRUS,1961—1963,vol.19,pp.31—33;Dennis Kux,India and United States ,p.190.)。

副国务卿鲍尔斯(Chester Bowles)认为,美国“在亚洲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共产主义中国的存在。”美国必须促使印度认识到,在对付这一危险时美国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印度必须采取主动行动以保证亚洲的安全。8月,鲍尔斯访问印度。他在同尼赫鲁的会谈中就印度问题、柏林危机、刚果危机及中国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鲍尔斯说,中国会在东南亚和南亚进行军事扩张,并暗示美国可能以军事力量解决东南亚问题。鲍尔斯还试探印度对于组织一个针对中国的“亚洲力量平衡关系”的态度(注:FRUS,1961—1963,vol.19,p.83.)。

经过一番摸底,肯尼迪政府为南亚政策的调整定下了方向:美国将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印度的不结盟立场,以此换取印度加强亲美的方向,促使印度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伙伴。美国还决心大规模地增加对印援助,防止印度在经济上进一步依靠苏联。此外,美国还希望印度能在其他国际问题上与西方配合,支持美国的立场。总之,在肯尼迪政府的全球战略中,印度已经具有一种“特殊的突出地位。”(注:John K.Galbraith,A Life in Our Time:Memoirs ,New York:Ballantine Press,1981,p.406;Gary R.Hess ,“Accommodationamid Discord,The United States ,India and the Thir d World,”Diplomatic History,Winter 1992,pp.1—22.)

肯尼迪政府还准备调整对巴基斯坦的政策。它认为“阿尤布汗(Mohemmad Ayubkhan )总统的对外政策很可能是在亲西方的框架中寻求更大的独立性。”因此,美国将不再增加对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防印巴两国进一步陷于军备竞赛,“毁掉美国的援助计划。”新政府打算拉开与巴基斯坦的距离,使今后的对印政策少受巴基斯坦的牵制。

1961年4月,国务院提议支持,为支持印度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今后两年美国通过多国银行团向印度提供10亿美元援助。6月,多国银行团宣布,两年内将向印度提供总计为20亿美元的援助。美国还承诺5年内向印度提供13亿美元的剩余食品援助。1962年初,美国又决定向印度提供500万美元的发展援助(注:FRUS,1961—1963,vol.19,pp.63,190,244—345,35—36,51—52.)。

尽管美国的巨额援助得到印方的高度评价,但美印的蜜月期并不长。1961年11月,尼赫鲁再次访问美国。肯尼迪原本对这次访问寄予很大希望,他认为自己能与尼赫鲁建立密切的私人信任关系。但他在会谈中却发现,美印双方在解决发展中国家贫穷的迫切性、共产主义影响扩大的意义、克什米尔等问题上有很深的分歧。此外,印度在越南和东南亚问题上也不愿追随美国的方针。肯尼迪后来失望地说,与尼赫鲁的会谈是“他遇到过的最糟糕的国事访问”(注:Dennis Kux,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186;FRUS,1961—1963,vol.19,pp.128—135,139—142.)。

一个月后,印度不顾美国的一再阻拦,使用武力夺取了葡萄牙控制下的果阿地区。美国指责印度以武力解决国际问题,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 )发表讲话谴责印度说:联合国不能饶恕在这一事例上使用武力,因为这会为在其他冲突中使用武力铺平道路。肯尼迪也嘲讽说,印度“15年一直进行道德说教……现在说教者在走出妓院时却被逮个正着”(注:果阿位于印度西海岸,面积约3700平方公里。16世纪初期被葡萄牙殖民主义势力侵占。1961年印度政府用武力强行收回这一地区。Dennis Kux,India and the UnitedStates,p.198.)。这一时期肯尼迪政府还希望调解印巴冲突,但是尼赫鲁拒绝了美国的建议。美印两国的种种分歧表明,除了反华,他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点非常有限。

二、边界冲突时期美国对印度的支持和援助

1961年春季,印度政府决定进一步推行“前进政策”。印度的目的是,在边界地区将印方的军事哨所不断向中国实际控制线推进,甚至推进到中方哨所的后面,以武力迫使中国接受印度划定的边界。尼赫鲁认为,印度的行动不会遭到中国的反击。一位印度历史学家指出:“根据不同的情报和外交报告,他使自己相信,中国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已越来越紧张,国内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局面。这些因素使中国不能对印度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注:Harish Kapur,India ‘s Foreign Policy,1947—92:Shadows and Substance ,New Delh i:Saye Publication,1994,pp.25—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