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要自信不要偏激 关于中医争论的问答 -- 老平

共:💬125 🌺1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回答
家园 谢谢答复

从你的回答中,我感觉我们之间分歧不大,都承认中医治病效果的存在,都承认中医理论有一定基础但不完善(但不是无稽之谈),都承认中医应该继续发展而不是彻底摒弃。所以呢,我觉得没有多少可以争论的。

主要的分歧我想是在于是不是认为科学方法是最可靠的所以应该是唯一的验证方法(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当然,如果把“科学方法”换成“科学的方法论”或者“科学的原则”我认为更准确一些。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科学方法论是最可靠的方法,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看了你和衲子的讨论,对于这点我是这样看的:

现代科学研究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强调研究当中的客观性。而主观影响是要千方百计的排除的(一个实验只有你能做成而别人无法重复是不行的)。这个原则在基础科学的研究当中很好地揭示了客观规律,因为研究对象本身不存在主观因素。但是在医学等的关于人体的科学当中,主观性本来就是研究的对象的一个特性。这样强调客观性的科学方法就有了一定局限。现代医学既然承认安慰剂的作用,也就是承认了人体主观性的作用。但是客观性要求排除这些因素。因此药效实验当中需要安排安慰剂的对比实验以证明药物本身的疗效。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个体差异不构成疗效的决定性差异。

但是在中医当中,强调人是一个整体,是从整体上施治而不是简单的只针对病症下药。在中医理论当中,病人的主观因素和个体差异是决定治疗方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才有中医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之说。这在西医应该是不能理解的。西医觉得诊断的病症相同,就应该用统计上疗效最好的药物和方法治疗。疗效的差别可以通过调节药量等方法调整。这样,“客观性”的科学原则有可能无法完全解释中医的许多现象。说中医因此不科学,这个“不科学”如果是指不能按科学的方法论验证,那么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如果以后科学的方法论在人体科学领域在客观性之上也考虑到其它因素,也许到时候中医也可以科学验证也说不定。

当然,不能否认中医理论和实践有不完善之处,中医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至于“对中医行医、制药和研究的管理规划应该更规范化更严格些”,这点完全同意。但是这是医疗管理方面的问题了,和中医本身无关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