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马忠与狐忠》请教河内诸位高手 -- 马伯庸

共:💬1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马忠与狐忠》请教河内诸位高手

今天有个《风起》的读者问我,说以前听过一个说法,说狐忠其实就是马忠的别称。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风起》整个史实基础就是完全动摇。

马忠与狐忠为同一人,这个说法来自于杨家骆的《四史辨疑》,根据就是在《三国志马忠传》中的记载:“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也。少养外家,姓狐,名笃,后乃复姓,改名忠。”“ 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又领州治中从事。”

而狐忠见于史料则有两条:“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

乍一看之下,似乎“二人实为一人”的说法完全成立,无论从族名和履历都说的过去。不过细细推究之下,却未必尽然。

首先是马忠的名字。他少年时叫做狐笃,然后恢复了自己的马姓,把名字改为了忠。可见“狐笃”、“马忠”一先一后,脉络分明,改姓和改名是同时发生,从来不曾叫做“狐忠”。

另外,陈寿的《三国志》里,很注意传主的名字使用情况。比如李严在建兴八年改名李平,于是传中建兴八年以前皆称为“严”,而后皆称为“平”,即为显例。如果马忠和狐忠确为一人的话,那么陈寿在叙述到李严(平)叛逃时,就该称其为“马忠”而不是“狐忠”,诸葛亮给后主的上书是正式公文,在这种公文里不可能出现别称或者旧称,肯定是被提及者的现用名——除非当时马忠又改了名字叫狐忠,这又与马忠传互相抵牾。

从官职的履历上来说,建兴八年的时候,马忠从牂牁太守转为丞相参军,担任长史蒋琬的副手,在成都署留府事,又领州治中从事。一直到了建兴九年,他才前往前线为诸葛亮经营戎事。而李严则早在建兴八年即已经北上汉中。从为数不多的史料判断,参军狐忠算得上是李严的直属部下。即使存在马忠到达汉中以后调至李严麾下的可能,史书上也该说是“副李严”,而不是“为诸葛亮”才对。更何况,狐忠最大的功绩是“勤谏(李平)乃止”,假如狐忠即是马忠,很难想象这么一件震动蜀汉朝野且立功阙伟的事件却在《马忠传》只字不提。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狐忠和马忠并非同一个人。粗粗小考,聊备一说。不知道河内诸位三国高手对此有什么看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