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不是有“知识”就能叫“知识分子” -- 大明湖

共:💬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

从职业谈知识分子,仅仅是问题的一半,而且,是并非重要的那一半。知识分子所以为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指它职业以外。依然从这个词的诞生说起,左拉及其盟友被称为“知识分子”,肯定不是因为他们是作家和教授,而是因为,作为作家和教授的他们承担了另外的角色。这一角色,并非人人认同,反对者也大有人在。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这一称谓在它诞生的那个时代其实是贬义的,并为另一拨知识人所拒绝。比如,当时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这样批评左拉:“这位小说家干扰军事审判,在我看来,比一个宪兵队队长打断一个句法学或是诗韵学方面的提问更为愚蠢和放肆……这份请愿书正在‘知识分子’中流行。‘知识分子’这个词最近被杜撰出来,目的是抬举那些在实验室和图书馆打发日子的人,这个事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荒唐可笑的怪病之一。”[3]可见,“知识分子”一词在这位同样是“以知识为业”的人眼中却甚不以为然,它甚至是扰乱秩序的一个词。

这种反感是一重要提示,因为这种反感并非缘于职业;反过来,仅仅就职业而职业已不足言知识分子。根据左拉个案,知识分子在职业这一必要条件外,还须对社会事务有所担当,尽管有人反对这种担当。假如左拉始终埋首书斋,是不必称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的称呼是指他对“德雷福斯事件”的介入。这种介入不但与职业无关,而且不计个人利害。正是在这一点上,知识分子概念方才呈现它应有的亮点。不妨听听余英时先生的看法:“在现代社会中,一个知识分子必须靠他的知识技能而生活,因此他同时必须是一个知识从业员。相反地,一个知识从业员(无论他是教授、编辑、律师或其他知识专业)却不必然是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他的兴趣始终不出乎职业范围以外的话。”[4]那么,什么叫“职业范围以外”?针对20世纪末世界性的知识分子“学院化”和“专业化”倾向,美国学者萨义德“坚持主张知识分子是社会中具有特定公共角色的个人,不能只化约为面孔模糊的专业人士,只从事他那一行的能干成员。”[5]显然,在社会中出任“公共角色”,在萨义德看来,就是“职业范围以外”,具言之,除了专业或职业,“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 (for) ’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信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同上)。请注意萨氏话语中的“向(to)公众以及为 (for) 公众”,这就是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如果知识分子没有这一层面上的表现,不妨就是谋生意义上的“知识从业员”。

也许,需要修改一下职业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概念了,或者说,仅仅就职业谈论知识分子,还不如称其为“知识者”。当然,“知识者”只是余英时先生“知识从业员”的便当说法。它与“知识分子”的不同在于,知识者外延大于知识分子,后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更多还是“可能存在”的部分。也就是说,知识分子是出于知识者个人的自我选择。可见,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一是“者”,一是“分子”。“者”者,“人”也,人人都可以成为知识者,这可能并不困难。难的是那个“分子”。试想,人人都可以成为“德雷福斯事件”中的左拉吗?人人都愿意像左拉一样把社会事务视为个人责任吗?须知,左拉在“德雷福斯事件”中付出的代价不小,他被法庭宣判有罪,只好离乡背井,逃亡英伦;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因此,正是在职业以外的层面上,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说:“‘知识分子’这一术语并非是对于一个业已存在的种类的描述,而是‘一种广泛开放式的邀请’”。[6]

如果说“知识者”和“知识分子”,前者的重心是在“知识”上,它可以和职业形成一种对应,亦即不同的专业知识可以获得不同的知识职业,由此形成知识人的不同的职业分流;那么,“知识分子”的重心则显然不在“知识”而在“分子”,作为一个功能型概念,“分子”已使我们不能用职业眼光去看,而要超越职业。那么,超越职业的又是什么呢?能否给它一个对应词?这里,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说:“在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一词中,以及或许更明确地在英语的Calling(职业、神召)一词中,至少含有一个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7]这个任务,与职业无关,更高于职业。就像左拉介入“德雷福斯事件”,非但不是出于职业需要,甚至反过来形成了妨碍;但在左拉心中,他未必没有一种来自上帝般的神圣感召。由于中国是一个无神论国家,缺乏宗教背景的我们不必把“职业”中超越世俗的层面视为“神召”,因此,它不妨是一种“志业”。“职业”与“志业”彼此因应,前者如果是为谋生,后者则更多是为了信念。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双重性:职业与志业。虽然,本文并不企图给知识分子下一个严格定义,这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但,如果我们试图解释何为知识分子,则不妨从这两个维度分别展开。这里,“志业”之维显然更重要,它是知识分子所以为知识分子的关键所在。这个“志”,不是别的,也正是上述俄国“知识阶层”和法国“知识分子”留给我们的风范:对公共领域的深切关怀和对政治事务的批判介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