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朱元璋的理想和它的幻灭 -- 萨苏

共:💬100 🌺14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没关系,讨论而已

我还真不是学历史的,思路不清这个毛病不是您一个人提醒过的。关于明这个问题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从一个封建王朝的角度来说,朱明王朝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朝代。

首先,这时有人建立了一个颇为完善的国家机器,即便皇帝被敌人抓去或者整天修道依然可以相当长的时间里无头运转。皇帝打文官的屁股和杀十族,与其说是厉害不如说是无法如臂使指。

其次,这时有人比较注意吸取其他王朝的教训,比如对武将专权的控制,比如对周边态度的强硬,比如对外戚的控制,比如使用高科技武器的积极倾向,都有很成功的地方。这些“吸取历史教训”的国策一直贯穿整个王朝的历史。

第三,这时有人选择儒家而不是道家或者佛家作为文化和文官的代表,如果换了别人做朱元璋,肯定也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儒家在皇朝中的地位比较合乎儒家自己的理论,不高也不低。如果把明朝早期皇帝神化一下,那就是他们发现了文化对于这个东方国家的意义。

第四,这时有人试图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所以想把官员变成伙计而不是老爷。。。

很多历史上其他王朝的“遗憾”,在明朝都被老朱和若干小朱考虑到了,并且试图与以弥补。

正是因为明朝的“成功”,才凸显问题。明朝中叶的人口爆炸,更加让一个帝王的模式力不从心,虽然他已经不是一个人治理国家,但他是这个国家的灵魂并且要负责对抗和管理整个文官集团。小冰期的出现是一个对明朝近乎致命的打击,然而假如没有这个小冰期,结果又将如何?认真学习明朝经验的清朝已经给出了答案。儒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它对自己的定位似乎有点儿问题,明朝给儒的机会不算不好,个人认为儒在明亡后对它的抨击则不太有良心。

人参是好药,不能包治百病。用儒管理国家,朱元璋的选择是当时“有脑子”的人几乎最好和最现实的选择。然而结果是儒没能真的如所期望建立一个黄仁宇先生所说的“琥珀”社会,而儒自身的活力,也因为朱家需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真理”,无奈的放大了自己的毛病 -- 制定矫情的信条而走向虚伪,提倡不可能的道德而极度腐败,脱离了现实而走向僵死 -- 儒不是被阉割了,他们不怕杀,但是明代儒为了自身求名求节给国家添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用这种精神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的程度。

而这种社会结构,即便真的如同琥珀一样固定下来,也有它的极大问题 -- 它排斥一切变革,而且不重视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难以引发新的发展。

仓促间,随手写下一点随笔,和您探讨而已,认为东方封建制度如果确实想好好搞,可以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这种思想不是没有市场。我想,明太祖就是这个思想的一个积极支持者,用我们的脑袋套一套他的思路和实行结果,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