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中兴篇) -- dreamflyer

共:💬267 🌺137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中兴篇)17

“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天师府楹联

  

   位于龙虎山中的天师府,是个有名的大宅门。光是占地面积就有40000多平方米,其中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住的地方。据说,全中国唯一可以与之相比的大宅门只有两家:曲阜的孔家和紫禁城的皇帝家。大家都说,张天师的嗣汉天师府是全体道士们的骄傲,孔家的衍圣公府是全体儒生们的骄傲,紫禁城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

   ——没有办法!作为没有钱的普通人,实在找不到机会住进去,只好站在门外面看着别人的房子骄傲一下,安慰自己了事!

  

   天师府中,供奉的天师像却是不多。最醒目的地方,只供着三位天师宝像:祖天师张道陵,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

   在天师府的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有一间小屋子,莫名其妙的被命名为“狐仙堂”。更莫名其妙的是,里面居然还供有狐仙的牌位。要知道,这狐仙和天师可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明清的笔记小说中,记载了大量的天师和狐仙之间的恩仇故事。

   大多数狐仙,都像燕子一样,喜欢挤在凡人的屋子里和人一起住。其中少部分和主人和平共处,但大多数都爱玩点恶作剧,抛砖丢瓦,讹诈些酒肉来吃。这个没有关系,一点酒肉值几个钱?中国老百姓的“忍功”天下第一!但有些狐仙比较过分,居然饱暖而生淫欲,开始勾引别人的老婆或闺女!

   这就没有办法忍了。主人一气之下,先是请来道行一般的道士。可惜一般的道士一般都不管用,一般都会被狐仙一块板砖拍下来,敲得头破血流,狼狈逃窜。狐仙手舞足蹈,欢呼胜利,但却不知道悲剧就在后头。——狐仙只是散兵游勇而已,但道士们背后却有极为厉害的狐仙终结者张天师!

  

   所以当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张继先天师在天师府后花园里晏坐,看到眼前这位忽然出现的狐狸精之时,心中不免满是诧异之情:咦!居然还有敢找上天师府的狐仙!

   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狐狸精:这是个黄衫女子,二十出头,靓丽异常!不过,此时却是满面泪痕,宛如一枝梨花春带雨,格外地迷人。

   正如前文所说的,张继先天师是一个英俊、潇洒的杰出青年。名声显赫,不仅很有才而且还很有财!所以每次上街,都不得不带上两个小道童,专门负责收集女粉丝们所献上的鲜花和礼物。只可惜张继先诚心修道,发誓三十六岁之前,绝不婚娶!

   他的众多粉丝们毫不气馁,她们立刻总结出张继先天师的另一个优点:特有事业心!这样一来,张继先天师几乎就是完美的男人了!令人惋惜的是,后来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人算毕竟不如天算啊!

  

   因此,当张天师看到眼前这个美丽狐狸精时,心中不免提高了警惕:这个妖狐是否心中另有所图?如果是这样,她不免太小看俺虚静先生张继先天师了!

  

   但这次张天师多少有点自作多情了。这位狐狸精小姐哭诉说,她修炼将近2000年,眼看就要成为天狐了。但,正如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所说的那样,修道之人,夺天地之变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会面临一个大劫:老天爷会降天雷轰炸你!仿佛出少林寺一定要经过木人巷一般。躲得过,您就成仙了道,吃香喝辣;要是躲不过啊,对不起,不仅不能像少林寺和尚一样回锅练习,还会锉骨扬灰,一点幽灵,贬在阴山之下,永世不得超生!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神仙是这般好做的。高风险职业!高风险才有高回报,这是上天入地都不变的法则。

  

   张天师听狐仙这么一说,心中略略有些失望。于是,他轻咳一声,板着脸说:“正邪不两立!我是天师,专业就是收服狐狸精的;你是狐狸精,生来就应该准备被天师收服。要是今天放过你,改次你炼成了天狐,收起来反倒麻烦!——左右,俺的天师斩妖剑何在?”

   狐仙连忙求情,“天师啊!您斩了我不足惜,只是我肚子里的孩儿,他可是无辜的……”

   什么?张天师一时很是愕然,这狐狸精居然练功恋爱两不误呀!想到自己的亲身经验,张继先先生对这狐狸精多少有些佩服。

   他心下一软,对狐狸精说:“也罢!孩子是无辜的,我可以帮助你,但你得依我三件事!”

   …… ……

  

   后面的情节就和电影里一样了。有本事的好人们,大多都是像唐僧一样啰嗦的家伙,绝不会一声不吭地爽快放人走。一般都要说,“也罢,但你得依我三件事……”至于这三件事是哪三件不说也罢,总之都是好事。从来没有一部电影里的好人会说:“第一件事,你必须每天给俺献上一百两银子,供俺打麻将时零花……”

  

   于是,张继先先生在祖天师殿摆上香案,烧了封求情信给玉皇大帝。天师一家在上面有人好办事,一求就灵。玉帝老儿好不容易发了回善心,原谅了这个本性善良,而且追求浪漫的狐狸精。

   狐狸精眼中含着感激的泪花,千恩万谢,再拜退去。青年天师张继先望着她冉冉消失的窈窕身影,心中多少有些怅然,不由自主地吟道: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件事在张继先天师的一生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比这大得多的风浪,他早已见惯不惊。因此,尽管当时略有些感触,但过不了多久,一忙起来,他便把这件事整个地抛在脑后,宛如一丝梦影,飘然逝去,不留一点痕迹……

  

   他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在一百多年后,又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

  

  …… ……

  

   时间过了一百多年,龙虎山上的天师,已经传到了第三十五代的天师张可大。此时北宋早已灭亡,坐在杭州金銮殿上的赵官家,是南宋理宗赵与莒。这个皇帝不像宋徽宗有这么多的业余爱好,但昏庸无能的表现也相去不远。

   和宋朝的大多数皇帝一样,赵与莒先生同样对治理国家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于研究一种比较枯燥无聊的学问:理学。在他出生的前五年,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刚刚逝世,此人便是影响深远的理学大师朱熹。宋理宗一定为和朱熹擦肩而过深表遗憾,于是便把国事统统交给奸相史弥远和更奸的奸相贾似道,自己埋头于学问。——如果他知道有一天,自己坟墓会被蒙古人掘开,头盖骨会被用来制成一个精致的尿壶的话,他可能会对做皇帝这个工作更加用心些。

  

   嘉熙三年(公元一二三九年),就算宋理宗这样的皇帝,也不禁有点坐立不安了。那一年流年不好,各种灾害接踵而来。光是在京城杭州附近,就一连发生几件大事。

   那一年的四月,钱塘江大水,浪高如山,唬得这个旅游胜地没有人敢去观潮。顷刻之间,大水冲垮大堤,从艮门涌入。附近的民房统统被淹没,大量的灾民无家可归。

   眼看水势越来越大,宋理宗手足无措,当下使出宋徽宗的故伎。派人火速上龙虎山,请嗣教天师,观妙先生张可大下山禳解此灾。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Leono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