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徜徉于苏唯埃大地的恶魔-“公民X” -- 马伯庸

共:💬54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序 连环杀手

序 公民X

“连环杀手”一直是一个充斥着戾气和血腥的专有词汇,比起其他犯罪,连环杀人案最引人注意的往往不是杀手动机,而是那种毫不留情、视人类生命如草芥,并且持续不断的冷酷杀戮。每一个连环杀手身后,都至少飘荡着三个不幸怨灵。一位专门研究连环杀人案的美国纪实作家曾经评论说:“纵观连环杀手的历史与个案,生命的价值对他们来说就象路旁的石子一样。”

“连环杀手”的鼻祖可追溯到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他并非出现时间最早的一个,但却是最著名的一个,从他开始,“连环杀手“的名声终于开始大行于世,象一个血色幽灵一样飘荡在各国上空。据一个连环杀手的专题网站不完全统计,自从开膛手杰克以来,仅仅在公众中引发震撼的知名连环杀手就高达三百二十二人,死于他们之手的受害者则是这个数字的十倍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只是以美国犯罪记录为基础,未能完全涵盖其他国家。

目前杀人数量最多的连环杀手当属美国人Henry Lee Lucas,他自称杀过300到600人,得到证实的也有150人之多,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屠夫。曾经有一部电影《Henry: Portrait of a Serial Killer》 ,就是关于他的。

而史上杀人最多的第二名不在美国,而是生活在铁幕的另外一侧,他就是本文的主角——来自于苏联的“公民X”,死于他手下的受害者高达53人,而且基本都是少男少女。

想写这个人的初衷是看了一部叫《CITIZEN X》的电影,因为非常喜欢,所以我连看了二十几遍。看完以后意犹未尽,又跑去买了关于这个杀手的纪实文学《Killer Department》,亲自翻译了一半。后来食少事烦,原著文字又颇为繁琐,可读性不佳,于是决定还是择起大要,把这个杀手简要地介绍一番比较现实。

“公民X”的魅力不在于杀手本人的特异人格,也不在于他杀害受害者的残酷手法,而是追捕他的历程。追捕连环杀手绝非易事,在《CITIZEN X》的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细节: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连环杀手调查分组组长说“在我的队伍里,每隔十八个月——无论他们是否情愿——都要把队员调离,以防止因太多失败和沮丧而留下无可治愈的心理后遗症。”

而主持“公民X”调查工作的维克多·鲍洛科夫中尉,他从1983年开始接手案子,一直锲而不舍地追踪调查了整整11年,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和难以想象的挫折感,殚精竭虑,最终将其绳之以法。整个漫长的追捕过程很琐碎、枯燥,也缺乏戏剧性,却能让人体会到俄罗斯人特有的坚韧与顽强。

比起犯罪电影里那些高潮迭起百转千折的破案过程,维克多·鲍洛科夫中尉代表的是“连环杀手”背后艰苦卓绝的真实侦破历程。

题外话:2006年中,俄罗斯爆出了一个“比茨维斯基公园杀人狂” 皮丘什金。他是个国际象棋爱好者,计划杀够64人,用他们的尸体填满一个国际象棋棋盘,于是就在莫斯科附近的比茨维斯基公园游荡,寻找目标。截至2006年6月14日落网的时候,他已经接近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已经有61名受害者上了他的棋盘。但是皮丘什金有严重的精神幻想症,他自称杀掉了61个人,但至今尚未得以确认,所以“俄罗斯第一杀手”的名头暂时还不能归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