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被劳动改造的牛郎织女 – 说说日本的“七夕” -- 萨苏

共:💬37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七夕的由来

a. 节选自(http://www.china.org.cn/ch-jieri/qixi/2.htm)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b. 节选自(http://culture.qianlong.com/6931/2006/07/21/[email protected])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恨河梁。 ——魏曹丕《燕歌行》

  作为七夕传说的蓝本,牵牛织女及七月初七首先牵扯到上古天文历法及星祀宗教。牵牛织女在具有人格意态前首先是作为二星出现,按照上古神话系统发展规律,先从“星到神”,而后“神到人”,牵牛星又名“河鼓”,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六颗(正好是希腊神话中的摩羯座六星);与银河另一端的织女星(即天琴座三颗主星)遥遥相望。牵牛星被我们农耕的华夏民族祖先的视为谷物神,织女则传说是天帝之女桑神,谷物神和桑蚕神都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的先民极为看重的神祗。七夕之“七”的记日法是夏历的习惯,上古人们祭祀常常选在一七和二七,祭牲仪品数量也常常为七的倍数。

西周的开国使华夏先民逐渐结束了迷蒙的神祗时代,

宗教色彩退去后的牵牛织女开始焕炼出人格色彩,同时也逐渐渗入人文浓郁的文学系统。这类作品可上溯到先秦甚至更早。《诗经·小雅·大东》有: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报箱。”

  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牵牛星、织女星,徒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微言大义的后世注解习惯将其作为一首对西周王室怨恨讽刺的诗,刺其虽身居高位,却无恤民之行。这里的织女、牵牛还没什么故事情节,只是有关日月星辰的简单人格化,不过,这颗文化的种子已经开始萌芽了。

  “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秦汉魏晋是神话志怪的大发展的时期,“牵牛织女”的上古神祗在这时化成优美的传说,经过后来的不断丰富,成为中国四大传说之首。

  西汉时,织女、牵牛开始有了人的形态,他们的石像遥遥矗立在彼时长安城的昆明池两畔。班固《西都赋》有句:“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他们已从天上来到人间,但仍然远远地隔离在池的两边。这个神话传说的雏形成立于西汉武帝至东汉明帝之间。

  爱情的灵感迅速充盈进了这个简单的想象模式,孕育幻化出优美的诗篇和动人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是以悲剧的形式出现,纵使后世好心的弥补依然无法弥合先天的悲情。《古诗十九首》首先透露了这一信息,见《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

  这故事在后世的漫漫岁月中酝酿、丰富。到了东汉时慢慢缓和了悲剧的色彩。鹊桥这个非常有创意的元素出现在东汉人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同时还提到了七夕的相会,这就使悲情的故事稍微有了一点安慰,其中有一段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也许是偶然遇见的一只秃头喜鹊所触发的灵感?

  牛女故事的爱情情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代几乎发展完备,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天帝似乎是一个严厉的家长,这大概是汉魏时期家族生活、伦理规范的反映。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七夕开始出现节日的气息。《御览》卷三十一引东晋周处《风土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祈富祈寿,无子祈子,惟得祈一,不可兼求……”

 中国文学的特点是以诗文见长,早期神话传说的流传也多以诗词为载体,诗人墨客们伤怀吟哦那相思时的期待,相会时的缱绻,相离后的惆怅,而诗文的优点是可以无限浪漫缥缈,却难有实质性内容,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段里,这一传说情节并无太多进展,这一现象对于什么都想翻拍成电视剧的现代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后来话本志怪小说戏剧的兴盛繁荣,才使得牵牛织女的传说真正拉开了讲故事的驾式,包括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眉目清晰,详细完整。

  干宝《搜神记》卷一的《董永之妻》便是这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最早的版本,也是后来《天仙配》的蓝本:董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天帝派织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妇,助他偿债;另一篇《毛衣女》则讲了一位下凡的羽衣仙女,与豫章新喻县一名男子结为夫妇的故事。后来的《天仙配》大概把二者加上古老的牵牛织女传说揉和起来,最后成形了今天耳熟能详的故事。

  《搜神记·董永之妻》原文: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日:“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日:“以钱与君矣。”永日:“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日:“妇人何能?”永日:“能织。”主日:“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嫌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日:“我,夭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

  干乘:汉代设置于乘郡,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这句是说鹿车载了父亲;自己跟随在车后面。遣之:发送他回家。 俱(ju居):在一起,指同居。必尔者:必定要象你所说的那样。缣(jian兼):细绢。

  《搜神记·毛衣女》原文: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走。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据说,该故事中毛衣女下凡的地点为目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郊16公里处的仙女湖。这198平方公里的景区,50平方公里的湖面记录了1800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段神仙与凡人缔结婚姻的文字。)

  从织女奉命执行公务到私自下凡,而后不得不含恨而去,显得冲突更加尖锐化;牛郎私藏仙女之羽衣,颇有新意;天帝改成王母娘娘,重要的反面角色从幕后黑手直接跃然纸上,出镜机会也大大增加。王母还很创意地用发簪划出天河,使二人生生相隔。最值得一提的是,故事后来还出现一位重要角色,就是那头神奇的老牛——这条通人性、懂人语老牛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牛郎的好伙伴、好助手、好智囊:嫂嫂要毒害牛郎,是老牛让他不要吃嫂嫂做的馅饼;当织女下湖洗澡时,是老牛指点他偷得衣衫,从而抱得美人归;当织女被抓回天宫时,又是老牛献身,让牛郎杀了自己,披着它的牛皮飞上天。有的传说对老牛的作用,更是强调尤加,比如说牛郎的哥嫂常背着牛郎自己做扁食、蒸包子、炸油糕等好吃的食物,由于老牛的帮助,每次都能让牛郎回家赶上……显然,人民群众是最好的编剧,这故事的现今版本完全符合小说体裁文学作品的“矛盾突出突出再突出,人物鲜明鲜明再鲜明,情节曲折曲折再曲折”的三大原则。

  位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首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以及“七夕节”这一最有民族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西元七世纪传入了日本,影响深远。日本第一部和歌集《万叶集》即是一部以七夕为主题的七夕星歌,该诗集对日本文学影响深远,以至于很多一部分日本人坚定地认为七夕故事乃是本土文化。但实际深入研究的不少人也承认中国作为起源地的观点。1991年就有一批日本的游客根据《万叶集》中的注释说“牛郎织女”相会的地点 “天河口”即湖北襄樊的老河口,称此地是“汉水连天河”,因而专程来“老河口”拜访“牛郎织女”的遗迹,可惜当时襄樊人对此没有研究,这些热心的日本人空跑了一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