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只顾攘外却忘安内的曹操 -- 凌云雕龙

共:💬69 🌺3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几个问题,提一下

如曹兄赵兄所说一般,还是老问题,论证薄弱,结论过于随意。

先说黄须儿破乌丸,你说

史书也夸说曹彰以少击众,但实际未必,汉军对少数民族那有老是汉军人少,汉军又不是少数民族。相同的状况可以推回建安十二年的曹操北征乌丸,据说也是以少击众

此不免曲解史书。

一,三国志所载,均言此两次“战斗”以少胜多。黄须儿那次是步卒数千大军未及,乃被围,后以车阵自守打了个防反,乘胜逐北,鲜卑轲比能率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其所向皆破,乃请服,事可见武帝纪、任城、田豫及鲜卑等列传,叙述并无二致。

孟德一战,则是因其在距离敌军大营约二百里时为敌军发觉,遂倾巢而来,于是行军途中卒遇二袁及两单于所率领之数万骑。此战孟德措手不及,形势应该说相当危险,兵未及被甲而大军辎重在后,全靠张辽突击侥幸斩杀蹋顿而胜,若张辽不胜事未可知。

然而,诸书均未尝言两次战役的全局兵势之众寡,并没说曹魏全军兵力不如对方。若单说这两次战斗,则均为曹魏大军未至,对方大军云集而突然爆发的遭遇战,以少击多乃当然耳。

若说双方总兵力是曹军少,你缺乏可靠的史料和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武帝纪也只说斩蹋顿后,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但这是包括了老弱妇女的全部部落人口,且曹军兵力多少诸书都无明确数据,是以你这个说法,等于先硬给孟德按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名份,然后你再摁着他痛打之,不免令人哭笑不得。

其次一个问题,孟德迁戎,如仲德、赵括所言,既非其所创,也不是最后一个,我们不追汉初,就是三国之前的顺、桓、灵几朝,内附的乌丸动辙十余万口:“顺帝时,……於是鲜卑三万馀落,诣辽东降。匈奴及北单于遁逃后,馀种十馀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要说为祸,其时已经滥觞:“至灵帝时,大钞略幽、并二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其毒。”孟德故后,自魏文帝到司马氏当政、晋武帝等数朝,均不断有同样的举措,何以独责孟德?

又,五胡乱华,孟德故去有年,司马氏之西晋建立,几于孟德身后50年,到胡人乱起又还复有时日,刘季高老尝云,西晋之立国,源于篡夺,非是马背取天下,故皇帝、大臣不知民间之疾苦,不明对胡之政策,不知兵甲为危事,胡作非为,而富于政治战争的经验的能臣大将均已老病而死,始有此祸。若使孟德、文若、文和等人处之,多不至此乱。

孟德不过继承自汉以来一贯的少数民族政策,战抚两用,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你将多年后他人胡作非为产生的结果,硬给他扣上并要他负责任,得无太过乎?

这就如同现在还有没处理好的领土争端,若处理不当引发事端,不说自己处理不当,却找康熙乾隆甚至大明朝的罪过,说都是他们的错一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