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最大民办教育集团崩溃 董事长成A级通缉犯 -- 大大的熊

共:💬10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中国最大民办教育集团崩溃 董事长成A级通缉犯

赫赫有名的南洋教育集团,曾经的中国民办教育的翘楚,最高峰时,在全国拥有12所幼儿园至高中一贯制学校,2003年时总资产价值人民币13亿元,在2004年底被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惟一的“中国民办教育最佳品牌”。

仅仅一年后,南洋即全面崩溃。2005年入秋,到期的各校教育储备金无法兑现,从而引发全国南洋学校的挤兑----至年底,济南、青岛南洋学校停办,大同、洛阳等校由各地政府接管,南洋集团董事长帅建伦以涉嫌集资诈骗罪被定为A级通缉犯并被抓捕。

更为惊人的是,2006年5月,济南南洋学校的两任校长和一任财务主管被押上法庭,被控犯有“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

在最辉煌的时候,无数媒体曾把南洋比作中国民办教育的旗帜。那么这面旗帜是如何落地的?这座民办教育“王国”的坍塌又意味着什么?

有教育局官员说,南洋是一场持续十年的骗局。有家长说,南洋的失败,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有老师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决定了南洋的失败。

南洋崩盘

曾经的民办教育王国一朝崩塌,满地狼藉的背后是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和令人头痛的善后事宜

★ 本刊记者/朱雨晨(发自济南、太原)

2005年初冬,曾经的中国民办教育第一品牌,被誉为“航空母舰”的南洋教育集团衰象毕露。

此时的南洋尚有七所学校,分布于全国五省。各校情况几乎完全一样:到期的教育储备金无法偿还,家长不停追讨;欠供货商大量货款,连暖气和水电都无法保证;教学秩序无法维持,教师为拖欠的工资罢课。

一句话,学校没钱了。各地教育局派工作组进驻后,发现学校账上都只有几千元。

问题集中在教育储备金上。所谓教育储备金,是从1993年开始被民办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由广东英豪学校董事长陈忠联发明。其操作方式是,家长一次性交一笔钱给学校(不同阶段、不同学校从8万元~20万元不等),此外不再缴纳学费和伙食费。而收取的储备金,则由学校开设新校,或用于投资其他领域。待学生毕业之后,学校以投资获得的利润,或新生缴纳的新储备金,将教育储备金全额不加利息如数还给家长。

在南洋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教育储备金一直是集团的脊柱,也是后来南洋崩溃的直接原因:到期的教育储备金无法偿还,频遭挤兑,最终将各地南洋学校压垮。

封校

2005年秋,济南市教育局牵头的工作组进驻济南南洋学校。“教育局一直许诺说,政府会负责到底,教育局会支付学校的开支,包括老师的工资。”一位施姓学生家长说。

从夏天的挤兑风波开始,家长们非常清楚学校已是“气若游丝”。但很大一部分家长,尤其是毕业班的家长希望将学校维持下去,至少到孩子参加了高考和中考之后。

2005年11月,由于学校无法开支,济南市教育局曾发动全市公办教师募捐,每人为南洋学校捐100元。但每月不菲的运营成本,不是靠募捐可以维系的。当时学校人心浮动,教师们由于领不到工资,曾出现短暂的罢课。也许,这是教育局最终作出封校决定的最重要动因。

封校决定的出现,让家长和学生感觉“措手不及”。

2005年12月17日傍晚6时许,毛伟送读小学的女儿回南洋,很意外地看到校门口黑压压站着几百名警察,里面还有部分是戴着头盔手持警棍的防暴警察。

这一天正是小学生返校的日子,而中学生则在校内正常上课。毛伟回忆,当时警察把校门口封住了,只允许一个家长带一个孩子进去,收拾完东西出来。和警察站在一起的教育部门官员解释说,学校解散,办学许可证已经吊销,剩余的学生将被分流到市里各个中小学。

“我们也是为你们考虑,减少你们的损失。如果把这个学校继续办下去,家长的损失更大。”当时在场的教育部门官员说。

后来在法庭上,北京的中业律师事务所律师、济南学校财务主任袁国霞的辩护律师李方平曾对此提出异议,“吊销办学许可证是一种行政行为。教育局作出这样的行政行为,没有召开听证会,而且立即收缴了公章,连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力都剥夺了,这是典型的违法行政。”

强行分流的方案第二天开始执行。学生和老师抱头痛哭整整一夜。12月19日,孩子们一步三回头地走出校门。

2006年5月15日,记者面对的济南南洋学校看起来一片破败,田径场上的草已没过膝盖。

2006年1月18日,太原市教育局也宣布,山西南洋学校停办。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太原市教育局在南洋学校原址上建立了“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教育局声明,南洋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一概留校,教育局只是“借用”南洋学校的校舍办学。而学校的一切运行费用,目前都由教育局承担。

艰难的善后

但家长的储备金问题并没有解决。

在停办之前,太原市教育局曾向山西省政府申请,由山西大学并购山西南洋学校。其理由是,山西南洋开办之初,山西大学就是第一举办人----山西大学每年从南洋学校收益土地租金50万元;根据12年前的协议,学校举办28年后,山西大学将无偿收回土地包括其上的建筑。

太原市教育局的消息称,并购申请由于山西大学的抵触而于去年12月份搁浅。

“问题是,我们觉得现在没人管了。”在太原,山西南洋的老师和家长都这样对记者说。家长等待的是自己的储备金,而教师从去年底开始只得到每月一千元的生活费,之前欠下的工资怎么清算,也没有一个说法。

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长施永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本来的计划是由家长申请学校破产之后,进行资产评估,并由教育局出资将学校购下,然后以“实验中学” 的名义,纳入公办的学校序列。可是,山西南洋由于建校早,基建折旧率高,家长们唯恐学校破产后资不抵债,坚决不肯申请破产,而要起诉学校的第一举办方山西大学。

但此案一直不被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据家长和代理律师王杰君的说法,太原中级法院要求家长们把官司拆开打,而且不同意家长对诉讼费的减免;而家长对于此案的胜诉虽然很有信心,但是对之后的执行并不看好,因此要求执行后再扣除诉讼费。

这是2006年4月份的事情,目前的状况仍是僵持。几个月之后,新学年开始,实验中学是否招收新生,学校如何继续?施永宁他们也在挠头。

济南方面,是个更难解的局。政府方面短暂接管后,宣布封校。2006年4月,济南警方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正式逮捕南洋济南学校两任校长吕军和韩峰,以及前济南学校财务主任的袁国霞后,再无下文。家长们也没有得到储备金。

济南的案子是5月15日开庭的。庭上检方提供的一份对济南南洋学校的资产评估报告称,学校资产总额为1.4亿元,而拖欠的家长储备金约1亿元。辩方律师李方平则认为,该报告大大低估了济南学校的价值。

家长们对该资产评估结果不置可否,但是以行政不作为提请了对济南市教育局的行政起诉,然而一直不被受理。

根据目前公布的材料,青岛南洋学校和昆明南洋学校已被出售,当地家长的储备金得到了归还,而其余学校,仍是僵局。

《中国新闻周刊》接触的所有采访对象,无论是律师、家长和各地教育局官员都认为,由于南洋集团全国运作,资金全国调拨,最合理的清算方式是教育部成立一个清算小组,在全国范围进行统一清算并偿还各地家长的储备金,及所欠的货款,家长们的储备金,就在全国各个学校的校产里。根据其学校本地的资产状况,进行单独清算的结果不仅可能是亏损,也会很不公平。比如大同南洋学校的资产状况最差,因为土地是租用的,只剩6年使用权。当地传来的消息净资产几乎为零,负债近1亿元。

《中国新闻周刊》就此解决方案向教育部提出采访,被教育部以“问题正在解决过程中”为由婉绝。

4月,南洋教育集团的创始人、2003年之前的董事长任靖玺派人向济南警方提交了他离任前包括资产评估结果在内的一整套材料。后来济南庭审过程中,检方并没有出示这套资料。2004年起,任靖玺的职务由帅建伦接任。而任和帅交接后的南洋集团总账在何处?据南洋的最后一任董事长蒋国斌说,帅的部下赵富生向济南警方承认,财务资料在他们手中。★

祸起教育储备金?

融资途径的匮乏,令民办教育机构纷纷选择了教育储备金这样的高危模式,一旦政策尺度和宏观金融环境发生变化,祸起萧墙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 本刊记者/朱雨晨

2006年5月15日,济南历下区法院开庭审理济南南洋学校的两任校长吕军、韩峰和长期担任济南学校财务主任的袁国霞,罪名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检方指认的罪名是,三人自2002年起,先后向学校家长收取教育储备金人民币1亿元以上。

济南南洋被诉

根据检方公布的资料和吕军等人的陈述,济南南洋学校的大致情况如下:2002年,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山东省特大型企业山东三联集团首先找到了南洋。此时三联集团在济南历城区获得了大约7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商品房开发,邀请南洋学校进驻办学拉动此地的价值。于是,北京南洋和山东三联共同投资成立“济南新南洋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其中南洋占90%股份,以下简称“济南南洋公司”),法人代表是南洋集团的首任董事长任靖玺。接着,以济南南洋公司的名义,于 2002年投资建立济南南洋学校。学校当年开学,并与原青岛南洋的副校长吕军签订校长聘用合同。

各地南洋的学校和公司基本上都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受北京南洋集团垂直管理。学校和集团之间,收支两条线,学校收取的储备金和学费统一上缴集团,或根据集团的指令与南洋其他学校进行资金调拨;开支则根据每年学校申请的预算,由集团批准后执行。

校长受集团直接领导并负责学校的正常教学和行政,对财务只有行政协调职能,而财务的业务领导是集团财务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