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谈一点现在对十五年前大事件及后果的感想 -- 黑岛人

共:💬519 🌺1598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ZT)邓小平有过,赵紫阳有错

来稿/本文提要:在“六四”血案十七周年祭奠之际,有必要对此历史事件作一个文化的

审视和历史的观照。虽然邓小平对此血案有着不可推诿的罪责,但当时最有可能阻止这场

血案发生的赵紫阳,也同样犯有不可忽视的过错。赵紫阳当时的位置在邓小平和学生运动

之间,他非但没有调解邓小平和学生可能发生的冲突,反而以官场上的圆滑不断地从中脱

身,把学生运动推给了邓小平,同时也把邓小平推给了学生运动,导致了血案的发生。此

外,从邓小平跟胡耀邦之间的那次历史性的谈话中可以得知,真正不愿退休的不是邓小平

,而是赵紫阳。邓小平原意是想通过他和胡耀邦、赵紫阳的带头退休,建立最高权力的退

休制度,以防止毛泽东时代的独裁和家天下的复辟。可是,赵紫阳及其智囊却以“新权威

主义”加以抵制,造成了上层最高权力的致命冲突,导致了一九八九年的那场学生运动以

“六四”惨案告终。

邓小平断然开枪,结果打掉了什么?

以“猫论”着称的邓小平,安邦治国确实是只好猫;可是一旦面对群众运动尤其是学生运

动,就变成了一只坏猫,恶猫。

长于治国,短于治人

就共产党的领袖素质而言,邓小平长于治国,短于治人。邓小平具有曾国藩那样的改革开

放能力,却没有毛泽东那样的文化高度和历史视野。毛泽东擅长运动群众,而邓小平却害

怕群众运动。早在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的时候,邓小平就显露出了厌恶群众运动的秉性。

尽管邓小平曾经是一九七六年“四五”群众运动的最大获益者,但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化

大革命对邓小平的冲击、对他家人造成的伤害,却使他加深了对群众运动的厌恶,并且还

因此成了他的一个心理情结。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之交,邓小平重新复出。上台伊始,他就宣布取消大鸣大放大字报。这

曾经是毛泽东用来运动群众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民众籍以向政府表达意见的主要途径。

一九七六年春天,邓小平从在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的群众集会中,听到过同情他和支持

他的声音。但邓小平并不领情。

一九八0年,邓小平取缔了西单民主墙,不允许民众再以大字报的方式向党提意见。一九

八七年初,邓小平以撤销胡耀邦总书记职务和点名批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方式,向一九

八六年底的学生运动表明了势不两立的态度。

邓小平一方面吸取了毛泽东的独裁教训,努力建立集体领导;一方面又强调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一党专制,既不容他党参政,也不容他人议政。邓小平通过退休制度的确立,成功

地将共产党由毛泽东时代的革命党转变成了致力于改革开放和安邦治国的执政党。同时,

他又以默许子女经商,以身作则地开始了权力寻租、以权换钱的官僚资本主义。邓小平虽

然不再重蹈毛泽东式的家天下和世袭制,让子女经商、而不是让他们准备接班;但邓小平

又不肯放弃党天下的政治体制,横眉冷对民众的言论权利、信仰权利、议政权利和参政权

利。可见,以“六四”开枪结束学生运动,并不是邓小平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一贯的政治

立场,也是他对群众运动长期抱有的敌意。

邓小平于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弹压,不仅忘记了五年前学生以“小平,您好!”的横幅

向他表示的支持和友好,而且也忘记了中国民众在七十年代中后期不惜流血牺牲向他表示

的拥戴。文化大革命时军队支左,连枪都不敢带,只带毛泽东的语录。蒋介石面对汹涌澎

湃的学生请愿,宁可下跪也不肯开枪。邓小平在面对民众时的高度,比不上毛泽东是可以

理解的,但比不上蒋介石,却实在是矮得可以了。须知,正是当年蒋介石对共产党人的肆

意屠杀,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巨大的道义资源。

邓小平的断然开枪,打掉了无数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换来的正义感和道德优越感。这使许多

老共产党人痛心疾首。当年的血,白流了;当年的牢房,也白坐了。线儿长,针儿密,不

再用来绣红旗,而是用来编织裹尸布了。

人民的军队,向人民开枪

邓小平的断然开枪,也打掉了人民军队的人民性,致使一些老将军气愤难平:人民的军队

,竟然向人民开枪!

邓小平的断然开枪,不要说在毛泽东那里通不过,就是在列宁那里也行不通,尤其马克思

的在天之灵,更是因此哭笑不得。毛泽东曾经斩钉截铁地说过,镇压群众运动,绝没有好

下场。列宁会对邓小平说,本来还以为你又要搞一次十月革命,没想到你把中国的一九八

九年变成了俄国的一九○五年!马克思会把邓小平定为千古罪人。因为邓小平的开枪,导

致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整个一场共产主义,从巴黎公社开始,到“六四”惨案结束。

一个直接的历史效应便是,苏联东欧的共产主义政权,纷纷倒地。马克思的在天之灵,不

过打了个盹,醒来发现,《法兰西内战》里的梯也尔为成了邓小平。小平同志,真是玩笑

开大了。当年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难道连《法兰西内战》都不曾读一读么?

将近一百年前的慈禧太后,杀了几个书生,弄得灰头土脸,后来还差点被八国联军扯去听

政的垂帘。一九八九年的邓小平杀了那么多的无辜百姓,竟然好意思慰问军队。当年周武

王打下朝歌,恭恭敬敬地拜访殷商大贤箕子;还下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表示要与暴力

革命一切两断。那还是两军交战,两国相争。而今,邓小平杀了手无寸铁的百姓,竟然都

不知道说声对不起,硬生生地让那些孩子们的妈妈,变成了“天安门母亲”。

毛泽东搞继续革命,确实是站在穷人的立场,站在陈胜吴广的立场。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选择的是富人的立场。邓小平不喜穷人,也不喜知识分子。红小鬼出身的胡耀邦,没读

过大学,却始终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就算没有那个退休事件,胡耀邦也早晚会和邓小

平分道扬镳。

成为先富起来的富人,虽然基于不公平的竞争,但也颇有黑格尔说的意思,凡是现实的,

就是合理的。只是黑格尔没有说过,凡是合理的,就可以是没有底线的。邓小平的让一部

分人富起来,越过了底线。因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不可以杀死没有富起来的穷人。“

六四”惨案的无辜死难者,绝大部分是可怜的穷苦人。就算是读上了大学的学子,也是穷

人家的孩子。且不论“六四”是否平反,至少得给死了孩子的穷苦百姓一个说法,一点补

偿。

二、赵紫阳本来可以阻止惨案发生,可是他却抽身走开了

倘若以戊戌变法来比较的话,那么赵紫阳的角色就像是重演了一次光绪皇帝。但赵紫阳并

不真的是光绪。赵紫阳比光绪要聪明得多。光绪连自己的爱妃都保不住,可是赵紫阳却能

够在一场惊涛骇浪里,带领着全家人平安度过,毫发无损。相比于邓小平的一身血污,赵

紫阳干净得一尘不染。

将来的历史家家,平心静气地面对历史时,他们会发现,一九八九年的中国,其实是有一

个人可以阻止惨案发生的,那就是赵紫阳。也只有赵紫阳,可以化解邓小平和学生运动之

间的过结。学生运动兴起之后,最令人担心的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邓小平。邓小平对学

生运动的那股怒气和那种情结,赵紫阳不会不知道。而且,赵紫阳更为清楚的是,邓小平

是真心实意想要以身作则地建立退休制度的。然而,赵紫阳不仅聪明绝顶地把学生运动推

给了邓小平,而且有关邓小平通过胡耀邦向他透露的退休计划,他不仅极为世故地三缄其

口,还借跟戈尔巴乔夫会面的机会向学生暗示,他们的命运,乃是握在邓小平手里,跟他

赵紫阳无关。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作为一个普通人,赵紫阳完全有权利选择自保,就像在战场上,士兵

有权利选择投降。放弃责任,也是一种自由。但问题在于,得把真相说清楚。邓小平确实

不喜欢学生运动和群众运动,但在建立退休制度上,邓小平是真心诚意的。并不是邓小平

不肯退休,导致了上层最高权力的冲突,而是邓小平的退休计划被搁浅,造成了高层的动

荡和不安。

不善言辞的邓小平,对于他所从事的改革,确实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想法。其切实可行之处

在于,该冒险的时候就冒险,该稳重的时候就稳重。政治在这样的历史时期,真的成了一

门艺术。就政治是一门艺术而言,胡耀邦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艺术家。他的天真,将政治

改革弄巧成拙。赵紫阳似乎懂得这门艺术,可是却把自己的政治才智交付给了自私的聪明

。邓小平的退休计划,先是被胡耀邦打乱,后是遭到了赵紫阳的抵制。赵紫阳的智囊们,

以新权威主义的造势,把邓小平逼向死角。

其实,邓小平是预感到赵紫阳不肯退休的。这可能也是他之所以把退休设想透露给胡耀邦

,而不是直接告诉赵紫阳的原因之一。邓小平相信胡耀邦是肯退休的,但对于赵紫阳是否

愿意退休,邓小平没有把握。

在后来经网路广为流传的那次历史性的谈话中,邓小平告诉胡耀邦说:“我全下,辞去军

委主席,你半下,接我的军委职务,紫阳也半下,去当国家主席,总书记和总理都让年轻

人去做。”(引自《国史通鉴》第四卷187页)邓小平向胡耀邦如此交底,并非是故作姿

态。早在一九八四年与金庸的一次会面中,邓小平就已经透露了自己不愿当主席的退休想

法。邓小平虽然固执,但却实在,不会像毛泽东那样玩欲擒故纵之类的游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