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同性恋和同性恋婚姻 我的看法 -- 马前卒

共:💬64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是潜水艇。继续补充点资料...

我是来河里虚心学习的,平时潜水居多,偶尔也会冒个泡。

正如你在前面说过的,基因组合千变万化,要弄清楚一种复杂行为跟生理或基因遗传的关系,殊不简单。同样,以心理分析等方法研究后天的成因动机,也很复杂。我觉得没有哪种方法是特别容易的,也没有哪种答案是特别简单的,并没有找出所谓简单真理的捷径,这些只是追寻真理的不同角度而已。当然,不管真理如何,大众确实喜欢把事情简单化、极端化,记得你写过关于科学与社会的文章,作过很好的探讨。

我还要补充一点---关于社会环境成因的研究并非毫无建树,比如成长期间父母离异,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会有更大机会产生同性恋儿子,这也是有数据支持的理论。如果我在前面所说的让人以为后天影响方面的研究都只是凭空猜测的空中楼阁,容我在此道歉,并不是这样的。

你谈到动物,我也多说两句。人们没法问动物你喜欢谁,是否承认自己是同性恋。但确实有很多的动物在族群中持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展示出无可争议的同性性行为,而且其性取向跟很多人类同性恋一样,是一生不变的。姑且不论动物研究是否可以直接套用于人类,哪怕不往人类上套,这仍然反驳了同性恋行为会被进化淘汰,不可能靠遗传得来的说法。总不会认为这全都是因为后天影响(比如单亲家庭? )而导致了同性恋行为吧。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90-95%的人类中存在有某种程度的同性恋倾向’这个倒不觉得有多流行,至少我甚少听说有人知道,更不要说认同了。不知道这是否指金赛使用的性向指标(Kinsey Scale)?这是一种连续性的指标,有7格,一端是彻底的同性恋,另一端是彻底的异性恋,金赛认为大部份人都在中间某处,这样说来有90-95%不是极端异性恋也许有点可能。不过最近一些研究认为,这种标示方法比较适用于女性,因为女性性取向比较模糊,有流动性(Fluidity),而男性相对来说是比较二元化的。

关键词(Tags): #Kinsey#动物同性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