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民族文化是好的,杂种文化是强的 -- 圆融法界

共:💬11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同意见

我觉得儒家思想并非如您所言。特别是“除了权力架构之外,儒学都未曾真正关心过。”我很反对。儒学看上去是入世,实际上也是出世了。儒家思想强调的是自身修养的建设。相关问题我非常同意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论据和论点。

关于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问题,这恐难下定论。但是窃以为这更多的是与中国自春秋以来的主流哲学思想,特别是黄老的思想造成的。我觉得很多人把儒家思想和中国哲学看成静态的了,他们觉得自己接触的明清的儒家思想就是2000多年来的中国的哲学思想。明清这500年正是思想愈来愈僵化的500年,并不能代表过去2000多年的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并没有排斥新的创造,你在论语中,四书五经中恐怕找不出来排斥新生事物的语句。实际上真正保守的是传统的西方宗教文化,中世纪西方宗教文化太僵硬了,太违背社会的发展了,终于被人们打破了。从而形成一个突破口。而中国的文化一直没有没有那么极端(除了文化大革命),所以大家就这样相安无事两千多年,谁也没有与欲望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社会的精神支柱。

日本与韩国、台湾、新加坡等传统儒家国家(社会)为什么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国家?并不是他们彻底抛弃了儒家思想。正好相反,他们用儒家社会思想+西方科技与专家治国政治思想相结合的结果。

对于日本人的学习精神,我也是很佩服的。不过这也是它无奈的结果。他学习西方文明一定程度是因为它当时太弱小了,船小好掉头呀。中国为什么没有能够当时没有掉头呢,船大,自然掉头比较慢。而且2000多年老大哥,不是说不干就不干的。

你说得:“历史越悠久的民族,往往包袱越重。”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也有些苦恼。不过中华文明能够绵延发展几千年,而别人却没有做到的。我想这一次,我们应该也能挺过去把。

“民族文化,是好的;杂种文化,是强的。”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我觉得每个文化都应该站在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角度来看待别的文化,学习或者批判别的文化,这样才能常青。杂种两个字简单,做好却也不易呀。这就像是转基因,不是随便能转得,要转出一个更好的,生命力更强的来,不易呀!

胡乱说几句,抛砖引玉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