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保卫西西河,加班原创】台海战术的一些胡思乱想(一)(完) -- 晨枫

共:💬114 🌺8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想,可能是用一个浮空器做母艇

飞到平流层,再释放吧,这个不难.报道中说2008年能做出产品,拭目以待吧.

顺便说点平流层.

平流层的开发应用是个新领域.很早就有考虑利用平流层做通信中继.比如在高度20km放飞艇,就可以实现地面覆盖半径约500 km的通信区。若在平流层安置250个充氦飞艇,可以实现覆盖全球90%以上的人口。不过军事再次走到前面,主要技术基本已经到位,能做出产品大概就这两年了.美军去年年初也已经开始做试验了.平流层的开发应用很值得注意啊.转一篇文章.

竞争向平流层扩展

王先国 杨卓宁

地面上方大约11~50公里的空间范围被称为平流层,该区域内的大气温度基本上是常数,所以也称为同温层。平流层空气密度较小,不适宜飞机飞行。所以,平流层成为人类航空和航天活动较少触及的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空中竞争愈演愈烈,人类的触角正向平流层延伸,而军用浮空器成为开拓这一领域的急先锋。

浮空器要续写新传记

军用浮空器是以气球、飞艇为平台的浮空军事装备。信息化战争时代,各种高科技装备异彩纷呈。正当人们对各种新奇装备应接不暇的时候,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越来越热衷于军用浮空器的研究。

低空浮空器用于军事目的由来已久。1794年,法国人开始用载人气球进行军事侦察。1852年,法国人H·吉法尔制造了第一艘装有蒸汽机的飞艇。此后,飞艇技术不断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军用气球和飞艇等浮空器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运用。人们在发展和运用飞艇的同时,也发现飞艇具有难以克服的不足。当时,制作飞艇使用的气囊结构简单,抗毁能力差,内部主要是填充容易燃烧的氢气,所以在遭受炮火攻击后易燃烧爆炸,并会因气囊破损而坠地,生存能力很低。飞机出现后,很快取代军用飞艇成为军用航空器的宠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飞艇几乎已经从战场上销声匿迹。经济、实用的军用浮空器并没有被人们忘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浮空器获得了新生。安装高功率发动机的飞艇,不但载重量大,而且飞行速度快;采用新材料蒙皮和多气囊技术的飞艇,再也不惧怕炮火的攻击,即使在受到攻击后也能坚持数小时飞行;填充惰性气体则有效地降低了飞艇爆炸的危险;高能燃料、电池和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使得高空飞艇有可能获得更轻便的动力系统。当代先进科学技术使飞艇的研制可以突破以往技术和使用上的限制,促使人们对飞艇用于军事用途的方式和能力重新进行评价,并由此掀起了浮空器军事应用的一场新的革命。

美军争当浮空器领头羊

如同发展其他尖端军事装备一样,美军在军用浮空器研究应用方面,也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早在1964年,美军就开始了多气囊飞艇试验,并成功制造出一艘由3个气囊组成一体的“艾伦”号飞艇。此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军用浮空器的研究。

目前,美军研制开发的军用浮空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系留式小型飞艇或气球;另一类是非系留式巨型飞艇。在系留式小型飞艇和气球的研制方面,美军的研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有些产品已经投入使用。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4年 10月20日报道,美国陆军提出的“快速初始部署浮空器”计划已经获得成功。该项目官员称,美陆军部署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该系统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了20 多个,主要用于替代巡逻部队,监视美军部队驻地周围的威胁情况,保护美军官兵安全。有消息称,目前其作用已扩展到用于监视位于波斯湾海域的两个石油平台。此外,美国陆军的联合防御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空中组网传感器系统项目中,正在研制71米长的系留式浮空器,主要用于探测可能的巡航导弹攻击。

在非系留式飞艇研制方面,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开发和试验。美国国防部预先研究计划局正在开发的巨型“海象”飞艇,计划2008年实现首飞,该飞艇的研究目标是作为大型动力飞行器,起飞重量达500~1000吨,航程为 1.1万千米,能将陆军一个作战单位及其装备从驻防区运送至战区。美国导弹防御局正在开发用于监视和通信中继的高空飞艇,工作于2万米高空,10艘这种飞艇组成的飞艇群,能为整个美国本土提供预警屏障。这种飞艇最初只装载传感器设备,以后将装载导弹之类的武器系统,以用作武装平台。美空军正在开发的近地空间机动飞行器,即“攀登者”V型飞艇,集卫星和侦察机的功能于一身,用于侦察、监视、通信中继和导航。目前,“攀登者”初期阶段研制工作已经结束。此外,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也正在开发被称为“哈维”的高空飞艇,目标巡航高度在1.9~3万米,可以折叠放入巡航导弹中,导弹飞入一定高度后释放,可以持续巡航一个月以上,具有极大的潜在军事应用价值。

高科技拓展浮空器应用空间

航天航空侦察监视持续性不够和卫星导航信号易受干扰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美军作战能力生成和发挥的隐忧。这促使美军在航空航天平台之外寻求一种可以弥补航空航天侦察导航不足的新型平台。这种平台需要具有这样的特点:能够上升到比一般航空平台更高的空间位置工作,以便覆盖更大的战场空间;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以便保持持续侦察监视能力;能够提供比卫星导航信号强度更大、保密性更好的导航信号。通过深入研究,美国有关专家提出,近地空间军用浮空器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开发项目,能够工作于2万米以上高空,并且使用恰当的动力设备可以持续工作一个月以上。正是基于这种结论,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纷纷斥巨资展开相关项目的研究开发,期望不久的将来,高空浮空器可以用做侦察监视和通信中继平台,以弥补航空航天侦察通信平台的不足,使其成为美军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能力的新增长点。

除美国之外,俄罗斯、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对军用飞艇的关注也不断增加,正投入大量经费开展研究,并且已经在大载荷军用飞艇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俄罗斯早已建立了专门用于浮空器操作的部队,正在研制的大载荷飞艇的有效载荷可达200吨,巡航时速90千米,航程达1.5万千米。德国研制的CL-160超大型飞艇,采用半硬式充氦气气囊,最大飞行时速140千米,航程 80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450吨,有效载荷160吨。英国投入开发了包括“飞舟”-600型、“哨兵”-1000型和“哨兵”-1240型等多种飞艇。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军用浮空器的发展和应用空间,古老的军用浮空器,正在续写新的传奇。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军用浮空器将成为各国军备的重要内容,成为信息化战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