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七路半”的将军们 一.傅先生 -- 萨苏

共:💬166 🌺5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不可忘却的民族抗争史:乱世存亡(下)第17节:

http://appbook.qq.com/book/3766/0017.htm

日军向密云追击的时候,集结于北平昌平附近的傅作义所部第59军第73师,奉命由昌平地区进到怀柔布防。5月15日,第73师进入平古大道怀柔西北牛栏山经石厂、高各庄一线构筑阵地。17日,主力在后方30余里构筑第二道防线。傅作义将曾延毅第218旅、叶启杰第210旅部署在一线阵地左右两翼,金中和第211旅部署在二线主阵地。

傅作义非常重视知己知彼,所部到昌平后,专门派人到各部队广泛搜集日军作战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深知日军装备优势显著,须用良好的工事弥补我方装备悬殊。针对日军的飞机轰炸和坦克冲锋的特点,他提出了"七分用土,三分用枪"的对策。

为修筑好工事,傅作义亲自带参谋人员和工兵到牛栏山现场察看地形,设计出多种样式的掩体和战壕,绘制成图,连夜下发到各连。在上万名当地劳动力的帮助下,各团营连按照要求,在20日前抢筑了相当规模的三线纵深配备阵地,还在阵地前挖出4米深的外壕两道,外壕外面另埋地雷。为应对飞机轰炸,各连工事均分为上下两层,炸毁上层,还有下层。各掩体内设有指挥部、弹药库、绷带所、厕所等。前后阵地之间有四通八达的交通沟。并且,为对付日军侦察机,阵地上都进行了伪装,伪装得甚至连人走到跟前也难于发现。

21日,日军第8师团长西义一坐镇密云,派出飞机和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向阵地扔下少量炸弹,但损坏和伤亡很小。

23日凌晨4时,西义一派出铃木旅团和川原旅团福田支队,以飞机10架、坦克10辆,山炮、野炮各10几门的兵力,向一线阵地发起猛攻。日军以惯用战法,先以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再以坦克掩护数路步兵冲锋。前沿阵地的董其武第436团将士,凭借坚固工事沉着迎战,直到中午,日军都未能攻破该团主阵地。

其间,上午8时左右,傅作义接到何应钦从北平来的电话,要他到北平去开紧急会议。傅作义因战事紧张,抽不开身,就让军参谋长苗玉田代往。

中午,铃木亲自到一线指挥,把主攻方向改为左翼的第210旅薄鑫团。与此同时,还派出骑兵第72联队和早川步兵联队偷渡过河,向薄团后方迂回包抄。为打退日军围攻,炮兵连把山炮抬出掩体,在暴露的高地上用零线子母弹进行轰击。这种炮弹射出30米即爆炸,杀伤面积长、宽各30米。由于我军官兵有工事掩护,我军很少被自伤。但炮弹中的铅弹却使日军造成重大伤亡,日方《朝日新闻》随军报道称:"两军相距甚近,华军竟敢发炮射击,实属罕见,其勇敢令人惊叹。"

骑兵第72联队和早川联队转而攻占了我方守备薄弱的茶坞村阵地,对其他阵地构成威胁。傅作义电令二线阵地的第211旅孙兰峰第421团增援收复。孙兰峰准备从背后抄袭日军,被日军发现,派骑兵来冲击步兵。孙兰峰留下重机枪连和一连步兵依托树林伏击日军骑兵,大部队继续前进。结果,敌骑不仅没有冲垮我方步兵,反而伤亡惨重,茶坞村阵地也被我方收复。当天,其他丢失的前沿阵地均被夺回。

其间,在下午4时前后,双方激战之际,傅作义接到何应钦让苗玉田和其他人打来的4次电话,要其停止战斗。傅作义因两军胶着,自己不可能单方停战挨打,未予执行。

此次连续15小时的恶战下来,第59军阵亡将士367人,伤400余人。日方公布的数字,阵亡340余人,伤600余人。即便按日方公布的数据,也意味着我方获得明显胜利。

当晚,傅作义让孙兰峰团替下了伤亡较重的薄鑫团。孙兰峰提出当夜扰袭日军的计划,傅作义认为不错。孙兰峰随即挑选了素质好的奋勇队员500名,配备上全团所有的冲锋枪,准备在12时出发实施夜袭。

这时,上午派到北平参加何应钦紧急会议的苗玉田赶回来,他带来了何应钦的手令:"着第59军即刻停战,向高丽营撤退集结。"当晚,傅作义被迫传令部队撤离阵地。

第二天,日军专门到第59军阵地来研究我方工事构造。日本《大阪新闻》报道说:

有少数部队顽强抵抗,是役我军因受地雷之损失甚大,所以士兵不敢走不长草及无道路之地。……敌在高地筑有中国式的坚固阵地,该阵地两旁伸出,一对密云前来之我军,一对由蓟县前来之我军,侧背之早川联队,突受敌千余人之进攻,结果伤亡约三百余人。在高地之敌,利用微小之枪眼孔射击,我军既难达歼灭之目的,又无法攻击前进……5月24日观看中国式之阵地,实有相当之价值,且于坚硬之岩石中,掘成良好之战壕,殊令人惊叹。敌兵陷藏于坚固之穴中,仅露出2寸宽、4寸长之枪眼,做殊死之抵抗。观其在作战中掩埋之遗体,其中尚有十六七岁者,且有类似学生者,青年之狂热可见一斑矣!

当天,日军进至怀柔县城以南一带后,正准备继续向顺义进攻时,也收到了关东军司令部停止战斗的命令。于是,牛栏山一战,成为整个热河--长城抗战的最后一战。

怀柔抗战胜利的消息,被全国各报竞相报道。傅作义率部返绥后,将长城抗战牺牲的阵亡将士遗骸收敛安葬于城北大青山下,并下令建立烈士陵园,树立纪念碑,请胡适作了一篇白话体的碑文,碑文由钱玄同书写。碑文最后写道:

这里长眠的是二百零三个中国好男子!

他们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了他们的祖国。

我们和我们的子孙来这里凭吊敬礼的,

要想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报答他们的血!

【1.牛栏山一仗,充分利用条件有限的地形构筑良好工事,扬长避短,重创日军,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打得很智慧的一仗。可惜,如此富有战略价值的阵地战战术,在日后的抗战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推广。2.傅作义令孙兰峰团及时从二线增援,而不是"节节抵抗",不仅解除一线之危,也救了二线,避免了重蹈中央军的古北口纵深防御被逐次击破的覆辙。3.傅作义爱护官兵,忠于职守,无愧抗战名将。4.这次阵地战,仍属于纯粹的防御战,不如日后的平型关大捷那样主动和丰收。】

永津、黄郛密谈,何应钦欲弃城而逃

其实,此时侵华日军的真实处境,远比牛栏山的失败更加危险。当时在平津一带的中国军队,有40个师,而日军只有两个多师团,并且日军的战线很长,各深入部队,实质上都处于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日方很清醒地看到这一点,"较中国远为劣势的关东军,战斗力殆已用尽。因此,必须乘胜于最短时间内导致停战。惟恐予中国军以反击的余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