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贴图】抗日名将---孙立人(1) -- 浣溪沙

共:💬352 🌺256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于你指出的两点

首先,我承认,我是看了《孙立人传》后写的,关于仁安羌大捷一役,我印象中记得两点:

1、书中记述,孙后来回国述职时,与友人一起划船,神采飞扬的谈起自己以一千左右兵力,击败近一万日军,解救七千英军

2、仁安羌一役,孙获得英国皇室颁发的勋章。

当我写这篇贴子的时候,书已经到期还了,所以到网上匆匆搜了一下相关的内容写的,也许不是很准确。

但是你所说的两点:

1、

一个当时英军并没有被一万多日军包围,想想也知道,一万多日军,都超过一个旅团了,被歼灭一个大队几百人就能解围了?当时孙接受采访的时候好像也称日军为“一个联队的主力”。

关于日军的人数这点,你认为应当是多少?难道我应当相信你说的,而对《孙立人传》中的记述怀疑?

由于你指出的这点,我又特别去网上搜了相关资料,下面ZT的材料和我看过的《孙立人传》中的记述差不多。

仁安羌大捷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战役,是现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所得的荣誉,是盟军在第一次缅战中唯一的大胜仗,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亚战场打得最艰险的一次大胜仗。因为新38师在极劣势的情况下,竟以800多人的兵力,击败10倍于我的敌人,救出数倍于我的友军,当时缅甸整个战斗情势,就盟军方面来说,左翼为中国远征军第6军,当面之敌为敌第18师团,正面为第5军,当面之敌为敌第15师团,右翼为英方第1军,当面之敌为敌第33师团,新38师在曼德勒,无形中有东西策应的任务。

4月14日,由于英军第一师放弃马格威,改守仁安羌。新38师的112团和113团先后奉命由副师长齐学启将军率领,开往纳特曼克与巧克柏当两地布防,负责支援英军和掩护正面我军的侧背,曼德勒卫戍的任务,只留下114团的两个营担任。至于114团彭克立的第1营仍然留在腊戍,担任飞机场的警戒任务。

敌军探听到英军退守仁安羌的消息,马上就派两个联队兵力,绕到英军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切断英军归路,将英军的第1师全部和战车营的一部,包围在仁安羌北面一带地区,又用一个大队的兵力占据拼墙河北岸渡口附近,阻截英军的救援,当时在拼墙河北岸和敌作战的英军,只是少数步兵和装甲旅战车山炮的一部分,自身都已难保,更无力分兵去救援在南岸被围的部队了。

4月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军第1师已经被包围两个昼夜,弹尽粮缺,水源断绝,危急万分。孙立人将军当面接受英军史琳姆军团长求救,立即命令驻扎巧克柏113团前往救援。

救兵如救火,113团连夜奔赴,在17日的黄昏时分,到达拼墙河北岸,在距河5英里的地方,进入准备攻击的位置,当晚就展开了猛烈的战斗。18日拂晓起战斗更激烈,孙立人将军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正午12时,将拼墙河北岸敌军肃清,英方催请我军立刻渡河攻击。当时我军因兵力太少而且南岸地形暴露,敌军又是居高临下,我军站在仰攻的地位,如果攻势稍一受挫,敌人可能立即窥破我军实力,这样一来,不但不能达成解救英军的任务,并且可能把113团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孙将军决心暂时停止进击,打算在黄昏以前用尽各种方法把当面的敌情和地形侦察清楚,再利用夜间去周密部署,准备在第二天拂晓进行攻击。英军第1军团长史琳姆将军对于孙将军这样计出万全的筹划,虽然表示十分钦佩,但怎样才能把他的被围部队立刻解救出来,却是他更焦急的另一个问题,因为他只剩两天的水粮,无法继续维持下去,若是今天再不能解围,便有瓦解的可能。所以史琳姆将军要求孙将军无论如何要立即渡河攻击救援,不能等到明天。后来孙将军一再的解释利害,并且请他打电话通知斯高特将军务须再忍耐一天。史琳姆将军正犹豫不决的时候,斯高特师长又打来一次告急的无线电话,说是被围的部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再也不能忍耐一刻了。史琳姆将军凝视着孙立人将军,目光慌乱,神情紧张,但孙立人将军的态度却依旧是一样的平静,并再请史琳姆将军转告斯高特师长说:“贵师既已忍耐了两天,无论如何还是要再坚持这最后一日,中国军队一定负责在明天下午6点以前,将贵师完全解救出围”。可是电话中又以焦急而怀疑的语气传来“有无把握”的询问,孙将军斩钉截铁地回答他说:“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战到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把贵军解救出险!”这句话使史琳姆将军大为感动,和孙将军郑重地紧握双手,认为这是一种“君子协定”。

18日夜晚,孙将军选派数十名敢死队,各自带了特殊装备,这一次任务如地狱生死战。黄昏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日军大本营,敌人万想不到后山断崖又森林密布,怎会有神将天兵出现,敌人哨兵一个个先被解决了,只等待19日凌晨空中的信号弹出现,里应外合让敌人的营帐变成火海。

19日凌晨4时,敌人还在睡梦中,信号弹提早一个小时升空,攻击便开始了。破晓时,左翼部队将敌军第一阵地完全攻占,战斗转进到山地里。敌军不顾一切猛烈反扑,我军已得的阵地,三失三得。在敌军优势兵力的压迫下,我军必须要处处防备敌军侦知我军的实力,所以用种种方法,设置疑兵,虚张声势,又用小股部队进行扰乱突击,更使敌人无从判断我军的虚实。主攻部队利用山炮、轻重迫击炮及轻重机关枪的掩护,反复肉搏冲杀。第三营长张琦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还喊出“弟兄们!杀呀!”的呼声!弟兄们眼看着自己的长官倒了下去,心头热辣辣地默念着他最后发出的口令,含着眼泪,前仆后继地拼死冲了上去。从午前继续到午后,敌人的第33师团完全被击溃了,他们丢下了200多具死尸,退出阵地。我113团实际参与作战的800多兵员也伤亡了一半,113团付出重大代价,战死第三营营长以下204人,伤318人。这不但是一个冒险的攻击战,简直是一个可怕的空城计,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毛骨悚然!

下午5时,我军克服了全部仁安羌油田区域,枪炮声渐渐的稀远,敌人显然是在加速往后撤退。我军首先将被俘的英军7000多人、美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解救出危境,并将夺回被敌人抢去的英方汽车100多辆交还英方。接着英军第1师的步兵、骑兵、炮兵、战车部队等7000余人和一千多匹马都在我军安全掩护下,从左翼向拼墙河北岸退出。三天的苦熬已使他们狼狈不堪,一路对着我们的官兵,个个都是竖起大拇指高呼“中国万岁”、“孙立人将军万岁”;更有许多军官抑制不住感激的心情,抱着我们的军官跳了起来,友情的高扬已经到达了顶点,可惜当时没有摄影师在场,要不然倒确是一组动人的镜头。

仁安羌之役,在军事史上是一个奇迹,中国军队是以少胜多,以客胜主,以寡救众。这一仗,不但表现出中国军队有严格的训练和旺盛的士气,更表现出中国的作战指挥官有卓绝的将才,有很高的判断能力,有超人的战术眼光,有胆大心细的断然处置。同时,这一仗还不只表现出中国军队作战的英勇无比,并且显示出中国文化传统的优越性来,从孙立人将军回答史琳姆将军的“中国军队战至最后一人,也一定要把贵军解救出险”的一句话语中,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舍己救人和不背盟信的美德,以及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对道义的高深教养。后来新38师转进到英法尔时,又和英军第1师碰在一起,彼此言语不通,相互以目光表达情感。有些英军官兵一见我军,眼眶中竟都含有感激的泪水,这种表情不只是在羡慕新38师的战功,也不只是在感谢中国军队当日解救他们出险的好处,而是他们被中国军队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对于这种诚挚的友情协助,他们会终生感念不忘的。

由于仁安羌援救英军卓越的战功,孙立人将军荣获“英帝国司令”(C.B.E)勋章和美国的丰功勋章。

2、

另外,也没有乔治六世这个东东啊,乔治五世的接班人就是英国的今上啊,接下去也不是查尔斯就是威廉,再出一个乔治也还早呢

对于这点,看来我第一次引用的网上资料错了,照上面重新找的资料来看,应当是“英帝国司令”(C.B.E)勋章

但我认为这只是引用错误,而不是吹牛。

最后,如果你认为我的贴子抗日名将---孙立人(1)(2)(3)(4)(5)(6)里还有其他吹牛的地方,请一一指出,如过没有,你就应当写明,而不是不负责任的轻飘飘的说:“这里就有点水吧,

别人说过的俺就不说了,俩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