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抽烟故事 (一) -- 夏翁

共:💬169 🌺20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抽烟故事 (二)

猜大麻之类毒品烟的全错,因为当时不象现在,人很单纯,反正我自己是从来没见过什么毒品的,到现在也是,还是很单纯的。

猜熊猫的同学也太高瞧老夏以及老夏的老板了,没那口福啊,现在也没见过呢。

有人猜外烟,对,是什么外烟呢?改革开放已经几年了,各种外烟蜂拥进了中国大陆,看过的抽过的也有不少种。比较常见的有 Good Companion (良友)、Marlboro (万宝路)、Kent (剑)、Hilton (希尔顿)、Dunhill (登喜路)、Silk Cut (时运)、Rothman (乐福门)、Mild Seven (七星) 等等。

但我老板递给我的那支烟,比上面列出来的都要好,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是德国烟 Davidoff,深紫色的烟盒,紫中透点红出来。

点看全图

老板刚刚结束在德国的访问学者生活不久,这烟大概是带回来的最后存货了,以后再也没见他抽过这个。

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吧,我此后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烟,所以在下意识中总是把 Davidoff 排在了名烟的首位。如果让我天天抽这个烟,可能它的排名就会大大下降了。

我们那个教研组,从我老板起,到下面的教师,几乎都是大烟枪,组里开起会来,大家先得把茶先泡上,然后互相转着圈儿敬烟,点上了,叼上了,这才能开的起会,满屋青烟缭绕,开会的人全都跟大雄宝殿里的神像一个味儿,几位不抽烟的女教师从来都是坐在门口,恨不能坐到走廊上去。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只有跟着抽烟跟着上瘾了。那谁说啥?意志不坚定?开什么玩笑?你说老板笑嘻嘻地递过来一支烟,你能一巴掌给回绝?开玩笑!你还想不想在这里混了?你只能诚惶诚恐地接过,还要以更快的速度把火奉上,然后洗耳聆听导师的教诲。就这样,没多少日子,我就给培养出来了,真不知道是因为我聪明呢还是以前吐烟圈也算是打下了点儿基础。

买烟是一笔大费用,如果只抽好烟的话。研究生有津贴,跟工作的同学工资也差不多,但没奖金,那时候奖金并不多,所以日子过得也凑合,况且我还能回家蹭饭。

那时候买什么好烟外烟都不凭票了,只要有钞票就行。但烟票还存在着,一般是让老百姓逢年过节的时候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买点好烟,因为工资水平还很低嘛。最常见的凭票烟就是不带过滤嘴儿的上海牡丹。

我有一阵子尽抽这种牡丹了,价格公道才四五毛钱,味道还正,不象有的烟价格贵不说了吧,口味还差,混合不象混合,烤烟不象烤烟,整个一个四不象。

不是说这样的平价烟得凭票吗?我那时幸亏认识了一个学生,搞平价烟本事极大。

当时,研究生除了自己学习和实验室工作之外,还要带习题课,带实验课等等,用老外的话讲就是做 TA,RA。但是从中并得不着任何收入,这已经是你研究生成绩的一部分了,到了毕业之前还必须经过讲授主课的一步,因为研究生毕业就直升讲师了。届时,系领导也会到场旁听,形式很吓人,实际上一般是走过场,大家都能通过。只听说过一个不让通过的,那是系里卡住不让毕业的一个倒霉蛋。

说起那个学生,实际上我们早就认识,只不过当时不熟悉罢了。他是我中学时的同学,但是不同班,所以面熟就是叫不出名字。我比同龄人早了两年多上大学,他呢,中学毕业之后就参加工作了,在铁路调度部门工作。现在呢,铁路局办的职工大学读书,混个文凭为将来呗。

铁路局职大又跟我们学校联合办学,微处理器上课和实验就由我们教研室担任。那天我把学生们安顿好,自己坐在门口看书,那家伙一个人溜了出来,一拍我肩膀,你还认识我么?

很不好意思,看着很面熟就是想不起名字。那家伙倒是没往心里去,告诉我说,我就是以前X班的Y,跟你们班那Z特熟。啊,我想起来了,是的,是有这么一主儿,校门口外头抽烟小混混里的一个嘛。

Y君是个自来熟,更何况跟我确实是中学校友,有了他在旁边,我抽烟从来没法从兜里掏,每次正想着是不是该冒一支烟,Y君连烟带火都掏出来了。

大概是铁路部门的神通广大,Y君总能搞到各式各样的平价烟,作为同学师生双重关系,我以后抽的烟基本上都来自Y君弄来的平价烟了,有牡丹、红塔山、大重九之类,有时候还有白皮装的云南烟,极便宜,估计是内部职工烟。

不过即使这样,抽烟的花销还是蛮大的,好象我读研究生拿的那点钱,除开买些饭菜票,剩下的也就只够买些邮票和香烟了。

看着满大街的地痞流氓都先天下富而富起来了,那时候,确实是这么种现象,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计算机的不如养老母鸡的。难道读书最后就这么一个下场?难道非得后天下乐而乐?

难道说就没个地方找点儿活份钱?都这个年代了,谁还没点儿资本主义思想捏?

[待续]

猜一猜:从什么地方找外快?答案从老夫已发表文章中寻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