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熊向晖之子谈周总理的神机妙算(1) -- 衲子

共:💬16 🌺8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熊向晖之子谈周总理的神机妙算(2)

得知这些情况后,我第一个感觉是中国西南今天的现状实在够侥幸的。在1949年

整个国民党军队里,真正提得出让人们到今天还能感受出分量的战略对策的将领

只有胡宗南和宋膝。他们进军滇西的战略决策真的差点改变了历史。当时其他

的国民党军队将领都没有什么象样的战略主张,除了负隅顽抗,就是争先恐后逃

往台湾。按那些将领的主张办改变不了历史和现状多少。而胡宗南、宋膝进军

滇西缅甸的战略如果当真付诸实施,那历史和现状就当真大不一样了。然而这一

切居然都没有发生,因为蒋介石的坚决反对而没有发生。如果蒋介石对胡宗南和

宋膝的计划仅仅是一般的不同意,就凭这两个人对自己的计划的无比积极性,

凭他们蒋介石亲信嫡系的身份也能够来点小动作。哪怕他们从几十万人的大兵团

里偷偷抠出点零头送往滇西,也足以超过李弥那几千残兵败将。然而蒋介石却对

他们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控制措施,使他们一点空子都没法钻。所以我第二个

感觉是蒋介石可真做了件大好事,积了大德了。简直好象替共产党当帮手一样。

但是再仔细一想,实际情况有那么简单吗?蒋介石干吗成心跟自己的嫡系亲信和

几十万大军过不去呢?究竟是他当真昏了头了,还是另有原因?于是我重新清理

了一下思路:整个西南战役真正的要害其实是阻止胡宗南、宋膝兵团进军滇西

,真正的关键人物是胡宗南。想到这里,我脑子里突然一闪:周总理向张治中等

公开父亲共产党员真实身份的时间,恰好正是西南战役开始的时间;而当时西南

国民党军队主力兵团的将领,又恰好正是父亲的老冤家胡宗南。胡宗南,又是这

个胡宗南。这一切难道都是偶然的?我顿时联想起以前的那些疑惑,愈发觉得这

一切似乎都跟胡宗南有关,背后大有文章。我于是翻阅了周宏雁、姜铁军所著《

解放战争全记录》,了解当年进军大西南的全过程,又得知了一些很重要的事实

1.1949年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是二野、三野两大野战军并肩渡江直插东南,二野掩

护三野,防备美国武力干涉中国内战。等美军从上海、青岛等地撤走、美国武力

干涉中国的可能性变小时,才把二野主力西调以解放大西南。西南战役打响时,

已经是1949年11月1日。整个战役的主要战斗经历了不到两个月。

2.毛主席在部署进军全国时的主要意图都是进行战略大迂回,大包抄,力图把国

民党军队全部消灭在中国大陆,防止其外逃。在进军西南时“明修栈道,暗渡陈

仓”,故意制造从秦岭向南进攻的声势,吸引蒋介石把主力胡宗南集团布置在川

北,实际从川东和黔东南大包抄,以切断敌军逃往云南的退路。总之是不怕敌人

打,就怕敌人逃。而蒋介石“坚守西南”的战略方针恰恰最符合毛主席的战略意

图。

3.跟其他战场情况不同的是,西南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主力的指挥官胡宗南和宋希

濂始终根本不赞同蒋介石的坚守战略,而是千方百计要实现自己取道西昌撤往滇

西的计划。他们不但抓紧一切机会游说蒋介石,而且想尽办法找种种借口变相把

部队调往西昌。宋膝最后干脆关闭电台,不理蒋介石的命令,抛弃一切重装备

,擅自率部偷偷徒步走小路逃往西昌。于是出现了既躲解放军又躲蒋介石的滑稽

情况。但所有这一切努力却都因蒋介石的顽固拒绝和严密防范而未能成功。

4.西南战役打响的时间是1949年11月1日。我军开始切断四川国民党军队逃往云

南的通道的时间是攻破黔东南防线、占领贵阳的1949年11月15日。我军切断成都

地区胡宗南兵团逃往西昌的最后一条通道的时间大致可以认为是占领乐山的1949年

12月16日。在西南战役发起两周后,即占领贵阳的1949年11月15日,我军真正的

主攻方向和战略意图其实就已经暴露无遗。如果蒋介石头脑够清醒,那时就完全

应该能够判明我军主攻方向不是川北,而是川东和川南,由此判断出解放军的战

略意图是大包抄,全歼西南国民党军队;而且应该能够从初战的严酷现实中意识

到自己原先“国军能够据险坚守保卫西南”的主要战略构想靠不住。只要蒋介石

意识到这些,就完全可能被胡宗南、宋膝的进军滇西方案所说服。从1949年11月

15日四川国民党军队逃往云南的道路开始被切断到1949年12月16日最后一条逃路

被切断其间共计31天。在这31天内我军鞭长莫及。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和郭

汝槐的起义可以阻止国民党小股部队的逃跑,但真正能够有效阻止胡宗南大兵团

全力以赴逃往西昌进军滇西的人只有蒋介石一人。只要蒋介石改变主意,或对胡

宗南看得不严,从理论上来说胡宗南完全有可能率部逃离成都,实现自己取道西

昌进军滇西的计划。

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开始对1949年11月的形势有所认识了。原来那是一个历史转

折的紧要关头。我军的战略目标是将国民党在西南的全部军队就地歼灭,防止其

逃往国外。而国民党军队手握重兵的关键将领胡宗南、宋膝却早已看清了形势

,下决心取道西昌逃往滇西、进入缅甸。整个西南战役成败的关键已经不是如何

迷惑他们不逃跑,而是如何让他们跑不成。在我军断其全部退路之前,唯一能够

真正阻止他们逃跑的人是蒋介石。蒋介石坚持“保卫大西南”的战略对我军来说

是正中下怀,求之不得。但蒋介石的主要战略依据是能够据险坚守西南。一旦蒋

介石意识到自己错了,就可能同意胡宗南和宋膝的进军滇西计划。而由于胡宗

南和宋膝对这个计划充满积极性,只要蒋介石看得不紧,他们就可能自作主张

进军滇西。在我军全部切断他们逃往西昌的通道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我军无

法控制的“历史的空挡”。在此期间,历史的走向竟取决于蒋介石的一念之差。

对于我军而言,最需要、最希望的就是蒋介石这一念之差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

即蒋介石不但不听胡宗南和宋膝的主意,而且“帮忙”替我军看住这两支部队

,让他们动弹不得,留在原地乖乖等死。但任何高明的战略家都不可能把胜利的

希望寄托在敌人自发的愚蠢之上。鞭长莫及的时候最现实的办法就是设计调动敌

人,争取时间,让蒋介石听我方的“指挥”,在我军没法拦住胡宗南兵团的时候

“替”我军拦住他们。具体说就是设法让蒋介石在这最关键的一个月里死死坚持

自己的,千万不要听胡宗南的。不但不听,而且要牢牢看住胡宗南兵团,不准他

撤往西昌滇西。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离间蒋介石和胡宗南至少

一个月。做到了这一条就“调动”了蒋介石,就争取了时间,全局就活了。

但要离间蒋、胡谈何容易。胡宗南追随蒋介石多年,一直是蒋的嫡系亲信、封疆

大吏。虽然胡在西北战场连吃败仗,但这并未影响蒋对胡的信任重用。国民党将

领败给共产党军队的人多了,如果个个都吃了败仗就失宠于蒋,那蒋非成光杆司

令不可。但蒋从来是容得打败仗的将军,容不得对己不忠的将军。要离间蒋、胡

,就必须动摇蒋对胡宗南的信任,就必须抓住胡在关键问题上对蒋不说实话的过

硬把柄。而父亲一事恰恰正是这样的把柄。军统破获了父亲所在的地下党组织,

发现了父亲的共产党员真实身份。但军统头目戴笠当年因被胡宗南推荐给蒋介石

才得以飞黄腾达,两人私交甚好。结果是军统和胡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对胡不利

的事总让胡自行处理,对蒋只轻描淡写汇报。胡宗南为了保护自己,没有把父亲

在自己身边潜伏多年的具体情况如实报告给蒋(见附录二:周恩来谈西安情报工

作)。只要把父亲的真实身份如实捅给蒋,就足以动摇蒋对胡的信任。

但问题在于:如何把父亲真实身份捅给蒋介石而不至引起蒋的疑心?通过秘密渠

道?军统既然能替胡向蒋隐瞒父亲的真实身份,自然也能利用职权阻止这类信息

通过其它秘密渠道向蒋介石传递。公开宣扬?那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起蒋的怀

疑。而张治中、邵力子这些国民党前和谈代表则正是最理想的人选。他们在国民

党身份不低,影响很大。身为“和谈代表”,自然能直接通天。虽然已经“投共

”,但通过他们在国民党的故交旧友向蒋直接递送封信仍绰绰有余。 ... "http://org"

明白了这些,我顿时豁然开朗,关于父亲共产党员身份公开过程的种种疑惑全部

迎刃而解。周总理特设酒宴,表面上是向张治中等人公开父亲的共产党员身份,

实际是对蒋介石的攻心战,瞄准的是蒋介石的大脑。全部的逻辑关系是:通过张

治中告诉蒋介石:胡宗南西北大败的原因是胡的亲信熊向晖是中共地下党——让

蒋介石发现胡宗南向他隐瞒了这么重大的事实——让蒋介石把自己丢天下的原因

归罪于胡宗南——让蒋介石怀疑胡宗南的忠诚——让蒋介石不相信胡宗南的“撤

退滇西、进军缅甸”是为蒋谋利益——让蒋介石拒绝胡宗南的这一建议——让蒋

介石采取措施,防备胡宗南阳奉阴违,自行撤退——假蒋介石之手彻底破坏胡宗

南的战略计划,看死胡宗南兵团,为我军完成战略大包围、就地歼灭胡宗南兵团

争取到那必须的一个月时间。总而言之,周总理举办公开父亲的共产党员身份的

酒宴表面上是个酒宴,实际上是场攻心战。是看不见的战线上最高统帅之间直接

的、无影无形却有声有色的智斗交锋。觥酬交错的背后是刀光剑影,语笑喧哗的

弦外之音是炮火连天。只要看看时间顺序就很说明问题。1949年11月1日,西南战

役打响。11月6日,周总理举办酒宴“公开一个秘密”。现在回想起来,周总理的

讲话中有一段话十分耐人寻味:“蒋介石、胡宗南已经知道他是共产党员,今天

我向大家讲出来,希望文白先生(注:即张治中)有便转告蒋介石,让他知道来

龙去脉。”既然“蒋介石、胡宗南已经知道他是共产党员”,却又要再“公开一

个秘密”,而且专门点出“希望文白先生有便转告蒋介石,让他知道来龙去脉。

”可见军统和胡宗南只轻描淡写地向蒋介石作了汇报,真正的“来龙去脉”蒋介

石并不知情。现在周总理特意委托张治中给蒋介石写信,就是要把所有真相一下

子毫无掩饰地全部直接捅给蒋介石,让这个漏子再也捂不住。在11月6日“公开一

个秘密”,这决不是随意的安排,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巧妙选择。这一天是星期

日。在星期日举行酒会“公开一个秘密”不显得很扎眼,不容易引起蒋的疑心。

假定酒会后张治中立即给蒋写信(父亲亲口告诉我,张回去后马上就写了),在

当时的条件下,假定蒋介石辗转收到张治中的信需要一至二周左右时间,则蒋大

约会在11月13日至20日左右读到该信。这正是我军预定攻占贵阳、开始切断四川

国民党军队主力逃向云南的通路的时候,是我军进军大西南真正的战略意图充分

显露的时候,是最需要蒋介石犯糊涂、听不进胡宗南的意见、继续执迷不悟、固

执己见的时候。周总理对蒋介石发起的攻心战选得不早不晚,恰恰正是这个时候

,节奏火侯掌握得分毫不差,恰到好处。

按时间顺序观察1949年夏天开始的一系列事件,就更容易看清事物的前因后果。

8月11日,胡宗南、宋膝在巴中秘密会晤,一致决定取道西昌进军滇西的战略计

划。

8月28日及8月31日,胡宗南、宋膝于两次向蒋介石推销游说撤退滇西的计划,

均被蒋拒绝。

9月23日,即胡宗南、宋膝向向蒋介石提出撤退滇西计划后20多天,中共即派出

特使,策反胡宗南。

10月中旬,中共招降使者张新与胡宗南秘密多次会晤谈判。胡宗南最终拒绝反蒋

,决心跟蒋到底。

11月1日,西南战役打响。

11月6日,即胡宗南拒绝中共策反20多天后,周总理特设酒宴,向张治中等前国民

党和谈代表“公开一个秘密”,公开了父亲的中共党员身份,并请张治中将此事

通报蒋介石:“今天我向大家讲出来,希望文白先生有便转告蒋介石,让他知道

来龙去脉。”

12月5日,周总理在给刘文辉起义的指示中特别强调:行动关键在勿恋成都,而要

守住西康、西昌,不让胡宗南部侵人。万一窜入,应步步阻挡,争取时日,以利

刘邓解放军赶到后协同歼灭。

从这一系列回合的交锋可以看出,周总理对胡宗南部逃往西昌进军滇西的战略企

图始终极为关切,全力以赴予以防范。胡宗南、宋膝刚向蒋提出撤退滇西的计

划,中共很快便作出反应。先是在带兵将领身上做文章,派人策反胡宗南。一旦

策反失败,立即采取另一手,在将领的“老板”身上做文章,发动对蒋介石的攻

心战,离间蒋、胡,来个釜底抽薪,从上面硬压,逼胡的计划彻底流产。战斗尚

未打响,“上兵伐谋”已经伐得如火如荼了。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解放战争全记录》和《胡宗南这个人》这两本书里记载的

西南战役的发展和结果,可以说非常圆满地实现了我军最主要的战略战役目标,

比希望的还要顺利。从1949年11月15日攻占贵阳到1949年12月16日攻占乐山,在

这关键的31天内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不管胡宗南和宋膝如何苦苦哀求,蒋介石

一概充耳不闻,严令他们死守四川,眼睁睁看着解放军把他们通向西昌和云南的

退路一条一条封死掐断。宋膝反应最快,决心也下得最早。他在自己把守的川

东防线被突破就不再抱任何幻想,不再买蒋介石的帐。11月17日,蒋介石派蒋经

国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和金条去见宋膝命令他继续坚守。蒋经国11月18日前脚刚

走,宋膝11月19日便亲手烧掉了蒋介石亲笔信,关闭了电台,切断了与蒋介石

的一切联系,抛弃汽车等一切重装备,穿上草鞋,沿小路逃往西昌,决心绕过蒋

介石实施自己进军滇西的战略计划。然而他虽然逃得最早,却仍然没有逃掉,最

终还是被解放军追上当了俘虏。因为他既要躲解放军,又要躲蒋介石,只好徒步

走小路从川东到川西南,又绕弯路又跑不快,跑了一个月仍然没有跑出包围圈,

于12月19日被俘。如果没有蒋介石阻拦,宋11月19日得以乘汽车逃往西昌,则完

全能在最后一条通路被切断前逃掉。也就是说,尽管宋膝不理会蒋介石的反对

,强行实施了自己进军滇西战略计划,却仍然因为蒋介石的原因而归于失败。这

等于是蒋介石帮助我军“看住”了宋膝。宋膝会玩“将在外,不由帅”,胡

宗南也不比他差。他也几次三番试图背着蒋介石把部队调往西昌。但蒋介石防范

得更严密,胡宗南始终无法得手。比如胡宗南12月4日试图将自己嫡系的1师的两

个团空运西昌,但因无蒋介石的命令,蒋军空军拒派飞机,致使胡的计划泡汤。

从12月4日到12月16日,蒋介石连续四次拒绝了胡宗南放弃四川、通过西昌进军滇

西的请求。12月9日第三次拒绝时竟当面要求胡宗南“自杀成仁”,对自己昔日的

亲信爱将冷酷无情得异乎寻常。那一段时间蒋介石简直就象中了邪,好像存心要

跟胡宗南过不去,要跟自己的几十万大军过不去,硬把他们往绝路上逼。直到胡

宗南兵团一切外逃通路全部被切断、我军关门打狗之势已完全明朗的12月19日,

蒋介石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大错特错,批准了胡宗南的第五次弃川请求,命令胡率

部向西昌突围。然而此时胡宗南兵团大势已去,兵无斗志,将生贰心。胡宗南本

人丢下部队不管,乘飞机带头逃跑,而且不去西昌直飞海南岛,等于临阵脱逃。

胡一走,手下几十万大军顿时分崩离析,起义的起义,投降的投降,溃散的溃散

,几天工夫便冰消瓦解,不复存在。蒋介石喊了半天“决战四川”,逼着胡宗南

几十万大军放弃了一切逃跑机会。等真的到了走投无路、只能“决战”时却又突

然变卦,把“决战”变成了“逃窜”。连前带后,等于是“不战,不降,不走”

,结果是既不“决”,又不“战”,“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国

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个精锐重兵集团就这样既未能战,又未能逃,几乎兵不血刃

就被彻底解决。而胡宗南逃到了海南后,又被蒋介石赶到了西昌,命令他率领剩

余的万把人“坚守”西昌三个月。西昌到1950年3月才被攻占。在此之前,胡宗南

自然有机会率领西昌万余部队逃往滇西。然而胡宗南虽然曾经千方百计进军西昌

,但等他真到了西昌,掌握了进军滇西的机会时,却已经时过境迁,他也已经心

灰意懒,而且被蒋介石吓得再也不敢自作主张,在西昌老老实实呆到底,哪里也

不敢去,彻底放弃了原来进军滇西的雄心壮志。这才真算历史的侥幸。因为胡在

西昌虽然只有1万多残兵,但那也已经超过了进入缅甸的李弥残部的总数。如果胡

那时依然坚持自己的既定方针,硬带着这万余人进入缅甸,仍然等于李弥的危害

加倍,照样够全世界受的。

西南战役的最后结局是我军完全达到了最理想的战略目标。不但胡宗南的几十万

大部队没能逃往滇西缅甸,连剩下的万余零头也没能逃往滇西缅甸。而之所以能

如此圆满,除了因为我军动作神速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蒋介石的高度“配合”

。他不但始终拒绝胡宗南、宋膝的建议,而且严密防范二人自行其是,替我军

“看住”了他们的几十万大军。没有蒋介石的“密切合作”,要取得如此圆满的

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整个西南战役过程中蒋介石的表现,给人的感觉的的确确

象是在充当我军的“同盟军”。本来蒋介石“坚守西南”的战略决策对我军来说

是正中下怀。如果说蒋介石在没打响之前严重脱离实际,不知道我军战略意图和

战斗力,不知道国民党军队已经兵无斗志,再有险要也不能据守,那还可以说是

犯了“不知彼又不知己”的常见错误。但当战役已经充分展开、蒋介石一切不切

实际的空想都已经被初战的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一相情愿时还要固执己见,还要

排斥胡宗南、宋膝提出的对我军最不利的战略方针,还要继续做我军最希望他

做的事,那就很难简单用“愚蠢”二字来形容,也很难相信这是因为蒋介石天生

低能。更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周总理的攻心战大获全胜,在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地

方、关键的人物身上充分发挥威力,扰乱了敌人的战略判断能力,决策一错再错

,最终一败涂地。

周总理的攻心战能充分发挥威力,除了周总理料敌如神之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客

观因素:金门之战对蒋介石的影响。1949年10月下旬的金门战斗失利,对蒋介石

来说等于来了一针超强兴奋剂。这就如同输得倾家荡产的赌棍突然小捞了一把,

顿时觉得手气来了,马上精神抖擞继续下大注。设身处地想想,蒋介石的心理其

实也差不多可以理解:输了这么多年了,可该翻翻本了。金门之战不正好证明我

下死命令坚守是对的吗?金门能如此,四川为什么不能如此?金门之战失利本是

坏事,但对蒋介石的影响却产生了有利于我西南之战的客观效果,使他越发只相

信自己,不相信部下。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周总理巧出奇招,让蒋介石得知了胡

宗南欺瞒自己的要害事实。他在既自负又恼怒的情况下怎么还肯买胡宗南的帐?

一旦蒋介石看见胡就气不打一处来,恨胡害得自己丢了天下,那胡的任何建议,

包括撤退西昌进军滇西的战略建议自然统统被打入冷宫,置之不理。于是周总理

的攻心战大功告成。金门之战的另一后果是分散了蒋介石的精力,消耗了蒋介石

有限的时间资源,使之更难以及时正确判断整个战局。西南战役11月1日打响,军

情瞬息万变,十万火急,而蒋介石父子却跑到台湾忙着庆祝“金门大捷”,留守

西南的张群又不敢做主,只得一封电报接一封电报请示蒋介石,进一步延误了军

机,加剧了混乱。蒋介石直到11月14日才飞到重庆,算是开始全力以赴应对西南

局势。从11月1日西南战役打响算起他已足足耽误了两周。整个西南战役主战场总

共打了不到两个月,蒋介石光为庆祝“金门大捷”就耽误了两周,而且耽误的是

对判断我军战役展开方向和真实战略意图、校验自己战略方针至关重要的两周。

结果等于蒋介石的金门小胜换了个西南大败,捞了九千,赔了三十万。三野金门

失利的坏事,却有助于二野西南全胜的好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至”。从

这个角度上说,金门之战死难官兵的血并没有白流。

想透了这一切之后,我终于恍然大悟:西南战役的结局并非出于侥幸。历史并非

出于侥幸。中国今天的西南边疆的基本局面状况更是并非出于侥幸。最不堪设想

的严重局面之所以得以避免,表面上应该“谢天谢地”谢蒋介石,实际真正应该

感谢的是周总理。没有周总理的神机妙算,没有周总理用巧妙的攻心战征服了蒋

介石的大脑,“调动”了蒋介石,为我军争取到了那极其珍贵的几十天时间,胡

宗南与宋膝的战略计划就完全有可能得以实现。周总理的攻心战“调动”了蒋

介石对他们采取了异乎寻常的严密的防范措施,使他们的一切努力终归失败。历

史差一点就是另外一个样子。或者说历史本来是另外一个样子,却被周总理扭过

来了。被周总理不声不响地、巧妙地扭过来了。不知有多少生命因周总理的这一

神机妙算而得以保全,不知有多少军人家庭因周总理的这一神机妙算而避免了在

深山老林中的营垒中过日子的命运。总理一顿饭,歼敌三十万。西南胡宗南几十

万大军的命运,实际在周总理向张治中等人“公开一个秘密”的特设酒宴上就等

于已经被决定了。如今重新认识这一段历史,遥想当年开国之初周总理酒宴歼敌

兵的音容笑貌,我脑中不由自主闪出苏东坡的千古名句:“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孙子兵法云:“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

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一般说来,间谍一旦暴露身份就失去了价值,成了棋局中的废子,不能再起什么

作用了。父亲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在被周总理向张治中等人公开的两年前就已经

暴露,在间谍战这局棋中算是“废子”了。但周总理却审时度势,巧妙地把公开

父亲共产党员身份这一“枝节小事”变成了离间大计,变成了对蒋介石攻心战的

一着妙棋,在阻止胡宗南兵团进军滇西、逃往缅甸的历史紧要关头派了大用场,

一举改变了历史。“废子”不废,反抽老将。在周总理手中,父亲这枚棋子投下

去,毁了蒋介石的西北战场,运筹千里平天下;亮出来,毁了蒋介石的西南战场

,谈笑一举定边关。一发一收,招招要害,挥洒自如。用间之妙,空前绝后,神

鬼莫测。真是“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关键词(Tags): #周总理#反间通宝推:小飕风风,springisok,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