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也来说说中医 -- 山寺桃花

共:💬207 🌺3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脉诊仪

中医诊断客观化的目的是设法将依靠纯个人经验的诊断转变为标准量化的诊断。这种研究有工程技术方面的困难,但更多的问题是“医者,意也”的中医本身。中医脉诊仪研制参加过。其效果如何就不评论的,我反正是不会用它的。下面转的一篇也只供“娱乐”。

另外说一下,我当时接触一些中医师对这种客观化是不太赞同的。他们的疑义不是因为顽固,而反应的是一种中医思维。在他们看来,仪器即使在先进也做不到能够全面地综合识别、分析和处理,反而是走向机械化思维的极端。比如他们诊脉会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在判断脉象时做一些调整,而机器,至少在现在和可预见的近期未来是不会有这样的灵活性。此外,中医传统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脉象仪即使能识别脉象,缺乏“望闻问”,所以用脉象仪来识别何病何证,他们以为还是与人相差太大。说到底还是那句“医者,意也”。

“电脑中医”号脉开方 传统医学领域尚属首次

北京娱乐信报 2005年02月12日: 张秀珍女士去北京军区总医院看中医,可给她看病的却是一台电脑。

该医院的大夫把一条布带缠在张女士的手腕上,电脑不但测出她浑身无力、血小板减少【电脑对中西医结合到蛮门清的】等症状,还给她开出了一张药方。昨天下午,张女士告诉记者,经过检查治疗,她的身体已恢复了健康。

给张女士看病的电脑叫“全自动脉象仪”,它是一种运用中医手段给病人看病的职能电脑。“简直就是把华佗装进了电脑。”张女士兴奋地说。

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徐黎明告诉记者,缠在张女士手腕上的布带上有三个传感器,可把张女士手腕上的“寸脉”、“关脉”和“尺脉”反映出的人体信息传送到电脑上;电脑根据人体脉搏的数据与数据库进行对比,最后得出张女士的临床症状和体内的疾病;最后,电脑再根据数据库内存储的老中医的药方,给张女士开出了一服中药。

徐黎明说,脉象作为中医传统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学者们对其进行过众多的研究。但直到目前为止,中医一般靠经验辨别脉象指征,凭感觉描述脉搏的表现,没有从理论上形成一个客观化、标准化的统一量化分析诊断方法。而“全自动脉象仪”以三部六病医学为模本,集名老中医众家之长,使中医脉象诊断客观、规范、量化,避免了诊脉过程中人为的感觉差异。

前不久,徐黎明与课题组做过一次对比试验。在封闭的一排诊室中,5位著名的老中医与脉象诊疗仪摆开“战场”。当日挂号的68位患者分别接受了老中医的诊治后,科研人员运用脉象仪再对患者一一问诊、把脉、开方。结果证实仪器所输出的脉象、方药、临床表现与老中医辨证施治吻合,诊断符合率为96.6%,总有效率为93.3%

“这在祖国传统医学领域尚属首次。”徐黎明说,“全自动脉象仪”实现了临床诊疗的一脉一方,一症一方、一病一方的全自动诊疗流程。“最重要的是它运行快、不知疲劳、携带方便,很适用于大专院校中医教学,也可解决基层医院中医门诊量大、患者病情复杂的治疗需要。”(记者王成旻 通讯员张梅珍)

信息来源:北京娱乐信报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