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武学的困惑(一) -- 履虎尾

共:💬153 🌺1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武学的困惑(七)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中学时期,我们每学期都有一次下乡支援农业的劳动。那天下午,劳动任务是刨土豆子(马铃薯),我和一个女同学分为一组, “男刨女拾”。俺用“二齿钩子”在前面刨,把土里埋着的土豆刨出来,女同学提着篮子在后面捡,把土豆拾起装进筐里。刨着刨着,捡着捡着,俺就觉得鞋子里塞进了什么东西,感觉凉丝丝的。低头一看,是女同学把一个什么东西,塞到俺的鞋里边了。俺弯腰脱鞋,把那个东西取出来,原来是从土里刚刨出来的一个虫茧子。俺不怕虫茧子,随手就把它扔掉了,要说本来也没什么。可是,那时候可是讲究男女生授受不亲,互相不说话的。俺受宠若惊,不由得心猿意马,意乱情迷,手足失措,二齿钩子一下子轮在了脚面子上。钩子尖穿透了鞋面,在俺左脚无名指与中指之间,刨出一个小眼儿,血立即就流了出来。奇怪的是,当时一点儿也没觉得疼。以后,俺的左脚上便多了一个疤痕,每次洗脚的时候,摸着疤痕,都会想起当年的那个顽皮的小姑娘来,心里都有一股甜丝丝的感觉。那个女同学比俺大两岁,长得很漂亮,命运也非常苦……俺插队下乡后,就没了她的消息。

等到读《倚天屠龙记》的时候,俺从书中读到了与自己的经历相类似的故事。少年时的张无忌,在表妹殷离的手背上狠狠地咬了一口,结出了一个很深很深的伤疤。从那以后,张无忌便在殷离心中扎下了根,殷离姑娘就永远也忘不掉那个“狠心短命的小鬼”了。汾阳王郡主赵敏知道此事后,醋意大发,也在张无忌手背上咬了一口。赵敏为了让伤口更深一点,还在伤口上涂了一层“去腐消肌膏”。当张无忌指责她时,赵敏回答说:

“好罢!我跟你说,当时你咬了殷姑娘一口,她隔了这么久,还是念念不忘于你,我听她说话的口气啊,只怕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也咬你一口,也要叫你一辈子也忘不了我。

“我瞧她手背上的伤痕,你这一口咬得很深,我想你咬得深,她也记得深。要是我也重重的咬你一口,却狠不了这个心;咬得轻了,只怕你将来忘了我。左思右想,只好先咬你一下,再涂‘去腐消肌散’,把那些牙齿印儿烂得深些。”

说罢了这段得胜回头,醒堂木一拍,俺接着上回往下讲。《鹿鼎记》中的韦公小宝,不仅战胜了书中所有的男人,同时还征服了书中的所有女子。

金庸先生在他的新武侠系列作品中,不仅塑造了一大批的豪杰侠义的形象,还塑造了一大批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如果有谁下一把功夫,写一篇《金庸笔下的女人》,一定能轰动整个网络论坛。金庸笔下的女人,有的英姿飒爽,好似含苞玫瑰;有的温柔体贴,就像带雨梨花,总而言之,那可真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

呵呵,韦公小宝都征服了那些女子呢?韦小宝所征服的第一部分女人,是年龄、辈分与韦小宝有明显的距离,于法于理于情,都不能与韦小宝婚配的老女人。包括皇太后老婊子毛东珠,毛东珠的师妹、假宫女柳燕,明朝崇祯公主老尼姑九难,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两朝老宫娥陶红英,庄家寡妇二少奶奶,五毒教原教主何铁手,等等。这些老女人,或者对韦小宝佩服得五体投地,或者被韦小宝收拾得服服帖帖,或者被韦小宝玩弄于掌股之上,我们就不细说了。

相比之下,韦小宝的师父陈近南,对这类老女人毫无办法,陈总舵主受制郑克塽与董太夫人,整日愁眉不展,进退维谷,束手束脚。韦小宝知道后,对师父请缨说:

“师父,你几时带我去瞧瞧郑家这王太妃,对付这种老太太,弟子倒有几下散手。”

陈近南以为弟子是吹牛胡闹,呵呵,岂不知对付这种老……老……糊涂老太太,正是韦小宝的拿手好戏。太妃再大,总大不过皇太后去。陈近南若是真的把韦小宝带到台湾,最后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呢。

韦小宝所征服女人中的另一部分,是年龄辈分都与韦小宝接近,可以婚配者。

女人是男人的镜子,男人的价值,存在于女人的心目中,表现在他对女性的征服上。韦公小宝一生,共娶了七房夫人,此外还有一位“洋二奶”,远在万里之外的罗刹国,暂且不算在内。

韦小宝无德无才,其貌不扬,然而,所娶的七位太太,却是个个出众。其中包括,天下第一身份高贵的建宁公主;天下第一美貌的珂珂(注意,不是咱河里的那位);天下性情第一温柔和顺的双儿,天下第一纯情的小郡主沐剑屏;天下第一工于心计的狡诈女子方怡;天下第一心黑手辣智勇双全的苏荃;天下第一善解人意、楚楚可怜的小女子曾柔。

这七个女子,都是“玫瑰花一样的相貌,牛奶一样的皮肤,夜莺一样的声音”,“个个年轻貌美,都是处女,决非寡妇。”韦太夫人讳春芳者,慧眼识佳人,眼见七个媳妇个个如花似玉,心中便想道:“呵呵,小宝这小王八蛋挑女人的眼光倒不错,他来开院子,一定发大财。”

在这七位夫人中,有三位是慧眼识英雄,一眼便看中了韦小宝,自动找上门来的,包括建宁公主、曾柔和双儿。有两位是本来看不上韦小宝,架不住韦君小宝死缠乱打,穷追不舍,最后只好缴械投降的方怡和珂珂两个大美人。还有两个先是莫名其妙、稀里糊涂、身不由己,而后是顺水推舟,水到自然成的小郡主沐剑屏和洪教主原配苏荃夫人。尽管她们进门之时,各有各的缘由。一旦入门之后,她们便都是心甘情愿以身相许,死心塌地终身相随。韦小宝开明得很,也大方得很,随心所欲,来去自由,韦小宝决不做“王老虎抢亲”中的那个大恶霸。

天下第一身份高贵的建宁公主,相中的是“太监小桂子”的胆量。别的太监、侍卫,天生的奴才相,贱骨头,对主子公主,既不敢打,又不敢骂。而“小桂子”则是胆大包天,既敢打,又敢骂,还敢浑身上下乱掐乱拧,更敢巴掌举起就往屁股上拍。建宁公主要选的是老公,不是选奴才。所以,建宁公主将韦小宝牢牢抓住,就再也不肯放手了。

天下第一善解人意、楚楚可怜的女子曾柔,看中的是“花差花差小宝将军”的胆识。“王八羔子,赢了就跑;英雄好汉,越输越笑!”这话说得真是“荡气回肠”、“振聋发聩”。最令曾柔服气的,是花差花差将军掷骰子的本领,在曾柔自己掷出要命的“三”来之后,花差花差将军居然能够掷出一把救了命的“别十”来。

对天下第一工于心计的狡诈女子方怡的追求,是韦公小宝恋爱史上的第一次尝试,也是技术含金量颇高的一次猎艳行动。方怡原本是有了情人的,这情人就是曾经朝夕相处的“亲亲刘师哥,那个又体贴,又漂亮的刘师哥”。但是,韦小宝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比刘一舟强上百千倍。如果说当恳求韦小宝去营救刘一舟时方怡还带有一定的权宜之计的话;那么,当韦小宝冒着生命危险去取回那根不值几个钱的银簪子之后,在方怡的心中,已经只剩下了韦小宝一人了。

《鹿鼎记》第十六回中描写道,小郡主沐剑屏询问方怡“你这样对待刘师哥,岂不令他好生伤心”,方怡冷冷地回答说:“那有什么法子?他早些伤心,早些忘了我,就早些不伤心了。”而当沐剑屏又问“你真的决意嫁……嫁给韦小宝这小孩子?他这么小,你能做他老婆吗”时,方怡立即反唇相讥:

“你自己想嫁给小猴儿,因此劝我对师哥好,是不是?

“我发过誓,赌过咒的,难道你忘记了?那天我说道:‘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桂公公如能救刘一舟平安脱险,小女子方怡便嫁了公公为妻,一生对丈夫贞忠不贰,若有二心,教我万劫不得超生。’我又说过:‘小郡主便是见证。’我不会忘记,你也不会忘记。”

如果以为方怡对韦小宝的这种认可,是一种纯粹的少女痴情,是重信守诺的话,你就大错而特错了。韦小宝清楚得很,方怡可不是小郡主、曾柔或者双儿,方怡这小娘皮聪明得紧,也势利得紧着哩,她心里的小九九清楚着呐。方怡为什么还要跟着韦小宝呢?呵呵,利益,利益呀,再也没有比韦小宝更值得追随的男人了呀。所以呀,韦小宝的心中那是清清楚楚:

“我韦小宝如果自杀,我那七个老婆中不知有几个相陪?双儿是一定陪的,公主是恕不奉陪的。其余五个,多半要掷掷骰子,再定死活了。方怡掷骰子时定要作弊,叫我这死人做羊牯。”

小郡主沐剑屏对韦小宝,最初也就是少女情愫,朦朦胧胧,扑朔迷离,自己也稀里糊涂。小郡主沐剑屏不谙世事,遇到事情无主见,一切都看师姐的,一切都听师姐的,一切唯师姐的马首是瞻。眼看着方怡紧紧抓住韦小宝不放,使得沐剑屏明白了韦小宝的价值。于是,小郡主沐剑屏紧跟师姐,心甘情愿地上了贼船。

对天下第一美貌的阿珂的追求,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韦小宝的对手郑克塽,实力强大,一切都比韦小宝胜出“几筹”来,珂珂姑娘的一颗心,更是牢牢地栓在郑克塽身上。书中说道,常人身历此境,若不是万念俱灰,心伤泪落,便决意斩断情丝,另觅良配。韦小宝却天生一股光棍泼皮的狠劲韧劲,脸皮既老,心肠又硬,他不顾一切,死缠到底,不到黄河心不死,九头老牛也拉不回。

大凡追求女性发现存在着情敌的时候,男人处理方式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死缠乱打,纠缠到底的强烈进取态度,一旦认准了目标,就一心一意,非卿莫娶,破釜沉舟,百折不回,不论有多少竞争者,我都不管,我要击败一切竞争者,有我无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另一种正相反,是首鼠两端,犹豫不定;姜太公钓鱼,再加守株待兔;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从始至终,都留有余地;一旦发现更好的,立即跳槽离去。

韦小宝对珂珂的爱慕,是用积极进攻的方式来表达的:

“你奶奶的,我今生今世娶不到你臭小娘为妻,我是你郑克爽的十七八代灰孙子。我韦小宝是王九蛋,王八蛋加一蛋……总而言之,老子一辈子跟你泡上了,耗上了,阴魂不散,死缠到底。就算你嫁了十八嫁,第十九嫁还得嫁给老子。”

韦小宝这种死皮赖脸、一往无前的精神,在当时,很可能是令被追求者珂珂姑娘格外反感,南辕北辙,适得其反。而过后,一定会令珂珂姑娘回味无穷的。后来,珂珂终于在对比中,明白了韦小宝的种种好处。当台湾郑克塽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到通吃岛上时,“阿珂默默无言,心想当年若是嫁了郑克爽,势须随他一同被俘,去了北京,亡国妾妇,难免大受屈辱。当日眼见郑克爽乘小艇离通吃岛,于他生死存亡就已浑不关心,此时听到他失国降敌,更不在意下,回忆前尘,自己竟能如此为他风采容貌所迷,明知此人是个没骨头、没出息的纨绔子弟,自己偏生就如瞎了眼睛一般,对他一往情深,此刻想来,兀自深感羞惭。”

最后一个,该说说小丫头双儿了。俺把她放在最后,是因为俺不喜欢这个形象。曾经有“金学同好”问我,金庸笔下的女子,你喜欢哪个?

俺虽然喜欢金庸的作品,喜欢金庸的故事,喜欢金庸塑造的侠义,但是,金庸笔下的女子写得都不是很好。于是回答道:要论起个人喜好来,金庸笔下的女子,呵呵,俺一个也不喜欢。

太矫情了吧?难道你连小昭和双儿都不喜欢?

呵呵,不是俺矫情,在金庸先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俺最不喜欢的,就是双儿与小昭这两个人。正如同在《红楼梦》里,俺喜欢黛玉、晴雯、尤三姐,而不喜欢宝钗、袭人、尤二姐一样。

艺术作品同现实生活是有区别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需要温柔和顺的女人。真要是谈婚论嫁的话,俺肯定选宝钗、袭人,决不会选黛玉、晴雯、尤三姐的。但是,换到了艺术作品中,我们欣赏的,就换成了充满了叛逆精神的人物,而小昭和双儿,不过是两个奴才罢了,有什么值得欣赏的艺术价值呢?

俺想起了另一部小说《儿女英雄传》来,书中的主角,就是著名的侠女十三妹何玉凤。《儿女英雄传》通过对十三妹结识安骥安公子前后过程的叙述,塑造了一个甘心由侠女转变为奴才的艺术形象。在文学史上,《儿女英雄传》被视为“反动”小说,不仅在政治上艺是反动的,在术上,它也是反动透顶的。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是至理名言啊。对韦小宝的仰慕,直到今天,依然是大有人在。俺与老伴结婚五周年时,老伴的两个原闺中好友来家做客。闲聊时,问起了她们的终身大事,得到的回答是:虽然是急着出嫁,但没有遇到真男人,中国的真男人大概死绝了。所以,她们决心去通吃岛寻找韦公小宝,做韦小宝的第八房、第九房姨太太。

有现成的豆腐,谁不吃啊?俺乃曰:与其去天涯海角,苦苦搜寻,还不如就留在此处,做个二房、三房,呵呵,起码的说,名次上还靠前一点儿。

两女大怒,一个拿着矿泉水瓶,凌虚向俺比了一下,意近拍砖;另一位掐下一朵缅桂花骨朵,向俺掷来,“碎挼花打人”。

关键词(Tags): #金庸笔下的女人#儿女英雄传#碎挼花打人通宝推:然后20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