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一) -- 冰冷雨天

共:💬237 🌺405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八)

伊藤博文发动甲午战争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把朝鲜从大清国的附庸地位里面“独立”出来,进而全面控制朝鲜。所以伊藤博文的战略是全部围绕着朝鲜半岛展开的。

但是,仅仅从开战前和开战时的静态数字来看,要达到这个目的谈何容易。因此进行和大清国的战争对伊藤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赌博。一场除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以外,连日本的国运也全盘压上的大赌博。所以作为操盘手的伊藤博文,决不能容许有任何不和谐音来干扰这场超级大赌博。

最可能的不和谐音源就是首任参谋总长,现任枢密院议长,亲手制造出了三个二元化的,弟子门生满军中的那位山县有朋大将。

伊藤博文还真没有把山县有朋放在眼里。不就是一个军事指挥系统给你搞得支离破碎吗?本老爷现在再给他拼起来就是了,一个战时大本营制度在伊藤博文那儿就把个陆海军二元化的问题给解决了;再把陆相海相也塞到大本营里去,军政军令二元化的问题也没了;至于政治军事的二元化,老爷是干什么的?什么,大本营里面没文官编制?老爷本人不就是文官第一人吗?这不,什么事都没有吗?就你们这些穷酸在那儿叽叽喳喳,咸吃萝卜淡操心。

但是伊藤没有认识到一条,他只是凭自己的资格和威望在办事,没有从组织上解决问题。大本营制度虽然在甲午战争和后来的日俄战争时期到了作用,但是随着明治维新的重镇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制度上的缺陷就显现了出来,以至于到后来几乎成了20世纪最大的灾难。这是后话。

参谋总长是天皇的幕僚总长,天皇统帅陆海军。这句话翻译一下其实就是参谋总长指挥陆海军。那伊藤还能干什么?人家伊藤有办法,把个山县有朋派到第一军去当司令官。理由冠冕堂皇:这是日本第一次和大国打仗,咱哥儿们的脑袋全赌在这上边儿在呢,作为陆军的最元老,你不去最前线亲自指挥,还有谁能担此重任?其实伊藤的用心就是要把山县有朋和当时的参谋总长小松宫彰仁隔开来,省得妨碍老爷我在大本营里发号施令。

大本营里面可没有文官编制,伊藤他就算是人在大本营他又怎么发命令,命令谁呢?伊藤有办法,你们不是都号称听天皇调遣吗?本老爷我把天皇给调遣来,看你们还能怎么整。一壮自己胆,二刹众人威,这才是伊藤把大本营设到那天涯海角的广岛和把天皇也搬了过去的真正目的。

但是山县也不能就那样任人摆弄了。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山县可深知其中三味,一到了外面,山县又要开始暴走了。

伊藤博文的战争目的就是要争取朝鲜的独立,如果天照大神开眼再加上台湾就更好了。本篇之六里面提到的以川上操六参谋次长为首的参谋本部的“征清大作战构想”中的在掌握黄海渤海制海权以后,日军与清军在直隶一带的平原地带决战的计划伊藤其实是不太同意的。因为伊藤博文不认为进攻北京,打垮清王朝是个好主意。把个清王朝给弄没了,你和谁去谈判去?而欧洲列强也不会容忍日本在中国大陆独大,弄不好列强联合干涉一下,最后日本落个羊肉吃不着空落一身羊骚臭。所以伊藤博文在作战的同时一直在寻找与清王朝谈判的最好时机。

由于叶志超等清军将帅的无能,1894年9月16日,也就是大本营搬到广岛的第二天,清军大败于平壤。到了11月上旬,山县有朋指挥的日军第一军攻到了鸭绿江边,而另一支由原陆军大臣大山严指挥的第二军也在11月21日攻占了旅顺。按照所谓的“征清大作战构想”,此时应该就地筑营,等待来春的直隶决战,以来因为冬季作战不便,二来因为日军的兵站力量不足,后方供给不上。兵站不足的问题在朝鲜境内作战时就已经暴露出来了。由于弹药和粮食不足,日军在平壤一带是打得相当苦的,如果不是主帅叶志超弃城而逃,朝鲜之战鹿死谁手也未可而知。

而伊藤博文的想法则是战争应该结束了,他已经在寻找和谈的机会了。但是山县这时跳了出来,贸然下令进攻海城。海城是山海关的屏障,山海关失守则清廷的祖陵危矣。大清号称“以孝道治天下”,怎么说西太后不是东西也不会让谁轻轻松松就把祖坟给挖了。所以清军在海城一带作战异常奋勇。山县在海城没讨着便宜。

这边伊藤可急了,其实日本当时也已经到了极限。两个月内不能停战谈和,日本就要先于大清完了蛋,这年头,山县还要扩大战火,如何是好?

伊藤博文让天皇发了一道诏书,说正在活蹦乱跳的山县有朋你回来养病吧。山县有朋看到诏书也一愣,心想这天皇陛下可真想着自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病,人家天皇愣就知道。可这话说回来,自己到底是什么病呢?管他,反正天皇圣明,回去查查没准真能查出什么病来,这就回去养病去了。

这山县有朋一走,那边伊藤博文就放弃了在直隶和清军决战的计划,改为进攻威海卫和台湾。放弃进攻山海关是为了诱使大清坐到谈判桌上来,而进攻威海卫和台湾则是为了在将来的谈判中增加施压的砝码。这两手是相辅相成的。

大清一来政治腐败,二来军事无能,又根本判断不出日本的战略目的,对日情报更是一无所有,没有逃脱伊藤博文的算计,乖乖地坐到谈判桌边上来了。几经讨价还价,终于同意朝鲜独立,再赔银二万万两,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

还是在伊藤博文的意料之中,德俄法三国来联合干涉了。本来对伊藤博文来说,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就都是本来并没有算计在内的战利品。这时候正好就驴下坡,还能给各列强卖个人情,让大清再以银三千万两把辽东半岛给“赎”了回去。

至此,日本全胜。但说到这里,也就可以看出来了,甲午战争的胜利,并不是日军组织的胜利,而是伊藤博文以其个人的资历,能力和天皇的信任克服了山县们制造的日军的种种缺陷,把政治和军事紧紧结合在一起,战略为政略服务,从而最大限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实应该说日本赢的是很侥幸的,不管大清在军事上打了多少败仗,只要再抗击几个月,那时候谈出个什么结果来就没人知道了。

但是历史没有“假如”“只要”这一说,只能让无数后人掩卷兴叹。

那么,日俄战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键词(Tags): #战犯#参谋#甲午战争元宝推荐:神仙驴,神仙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